赵娴
目的:观察中风后实热型便秘患者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后实热型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饮食调护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腹部顺时针按摩,观察组予以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便的时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治疗能有效解除中风患者并发实热型便秘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玲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巡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我们以普外科手术室作为医院试点科室进行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以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开展前3个月(对照组,n=70)与开展后3个月(观察组,n=70)的手术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记录安全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巡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减少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志兰;施兰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正骨推拿联合理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n=43)和乙组(n=37).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理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加用正骨推拿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颈部活动指标、VAS评分以及CASCS评分.结果:甲组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均优于乙组患者(t=23.778、26.873、25.360、8.583,P=0.000).甲组VAS评分低于乙组患者(t=12.263,P=0.000).甲组患者的CASCS评分高于乙组患者(t=9.956,P=0.000).结论:通过正骨推拿同理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永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2000例,同时收取我院腹部疾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并且均经过临床疾病确诊,评价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结果:(1)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包膜增厚,肝表面呈凹凸不平,肝表面及腹壁各层可显见,细小结节存于肝实质内(直径≥3mm),能够显示肝段分支以下血流,部分显示结节周围及内部低速动、静脉血流;(2)肝囊性占位:能够清晰的显示近包膜处较小的无回声暗区;(3)多囊肝:小的直径2mm,肝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样无回声暗区弥漫分布;(4)肝脏占住性病变:能够对肝实质内近区小占位的大小、数目、血流、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并能对转移性瘤做到早发现;(5)胆囊病变:能够清晰的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的图像,清晰显示底部病变及胆囊体部的形态、大小、数目、回声及基底与胆囊粘膜的关系.结论: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分辨力和图像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续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的200例孕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全程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15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骨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33%、92.00%、94.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1.33%、74.67%,7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谷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情志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调查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医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中医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情志护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患者的对临床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郎学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完善我院供应室质量体系,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护理人员合理划分,定期开展总结和讨论,评估流程优化工作前后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流程优化后,各项工作质量和各区域综合护理检查评分、临床满意度均较流程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实施流程优化,能纠正工作流程中的某些不规范问题,使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
作者:黄莉萍;吴常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 2014年10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胺碘酮片+炙甘草汤加减)和对照组(胺碘酮片)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季小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7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97例为干预组,两组都给予基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的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6.54±1.00d和13.65±4.33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1.21d和16.13±4.56d.干预组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寒颤、心律失常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焕霞;王玲;张永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肺癌患者,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临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有45(95.0%)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疗效,有5(10.0%)例经过治疗后癌痛症状未消失;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5 13±0.67(分),低于治疗前7.31±1.15(分)的评分(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治疗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作者:彭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患者的护理,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结果:经过治疗护理,3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爱芳;王裕玲;涂晓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教育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悦;梁彩红;区春蓓;陈俊华;李少群;吴妙珠;唐欣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妇科外洗颗粒剂对各类阴道炎患者症状、阴道pH值、sIgA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其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妇科外洗颗粒剂)和对照1组(妇科外洗液)、对照2组(肤阴洁),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阴道pH值及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3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均下降,变化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0;治疗后3组阴道pH值两两比较,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治疗后的SIgA值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妇科外洗颗粒剂能有效改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阴道正常pH值,其近期疗效与肤阴洁效果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肤阴洁,具有携带简便、药性稳定的优点.
作者:曾润清;莫万绪;熊玉华;邓雪玮;雷军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拟三仁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辨证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医院自拟三仁汤颗粒剂干预4周,对照组给予三仁汤颗粒模拟剂干预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白介素IL-1 β、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IL-1β、IL-6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1 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组内成组x2检验(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颗粒方剂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中降低血清白介素水平,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吴明芳;张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名留置导管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医疗费用,尽可能避免CRBSI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调查广州两所中医院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明确影响因素.方法:调查300名广州两所中医院(广东省级中医院及广州市级中医院)的正式注册在岗在职的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共计4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论:学历、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培训学习机会为影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学历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影响大,其次是工作满意度,再次是培训学习机会,工作压力.
作者:孙嘉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36例确诊为老年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杵针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无创伤,无痛苦.
作者:李多秀;彭莉君;薛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收治的100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4.0%,观察组是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是16.0%,观察组是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大力推荐.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