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探讨

罗婉嫦;叶翠梅;王碧珍;黄秀珍;罗引娣;刘艳丽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改良
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良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改良组采用改良法注射,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一次成功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改良组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改良组一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采用改良法注射法,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在治疗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120例ARD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ARDS患者均实施西医综合性的治疗,治疗组外加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两组治疗时程均为20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治疗组ARDS患者有效率存在高于对照组的倾向,因样本量有限未做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呼吸频率、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对严重肺挫伤进行救治,能够使炎症反应减轻,可以使呼吸频率、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氧合指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显著提升.

    作者:薛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葛红汤治疗对胸痹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葛红汤治疗对胸痹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胸痹患者86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与观察组43例(给予中药葛红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痛、心悸及气短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葛红汤治疗胸痹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同时能抑制心绞痛发生.

    作者:蔡飙;王桂红;张智琳;孙铄;谢慧君;范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绝经综合征治疗现状述评

    绝经综合征是中年妇女常见的一种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长期困扰女性患者.现本文整理绝经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面总结现阶段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方法,发现早期预防和治疗对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毛海燕;习振文;陈国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通过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护理观察,探讨其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口服、熏洗.结果:观察组临床康复效果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8.9%,且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为87.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护理方法应用可加快紫癜的消退,防止其反复发作,促进小儿过敏性紫癜康复,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魏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改善疗效及 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改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肛肠疾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膀胱穴位按摩、水流声诱导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耳穴压豆、中药汤剂、中药熨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通畅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经秩和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通畅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且干预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X线摄片检查,判断骨折类型以及损伤情况,先进行闭合复位和夹板外固定尝试,必要时切开复位,观察组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复位及固定,加用中药:山茱萸8g,熟地黄16g,补骨脂18g,菟丝子18g,杜仲10g,枸杞子10g,当归尾8g、没药8g,肉苁蓉8g,独活8g,红花4g,每天1剂,水煎煮,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肿胀缓解时间(6.68±2.14)d、住院时间(7.23±1.26)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7.46±5.22)d,均低于对照组的(10.12±3.25)d、(8.89±1.64)d、(47.38±6.28)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8.10%(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复位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能缩短肿胀缓解、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燕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互影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首要肝脏疾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约2000万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病类型.临床上常见CHB与NAFLD并存.本文就近年来CHB合并NAFLD流行病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中药治疗进展进行浅述.

    作者:连开伟;罗晨;蔡洋;钟群燕;梁惠卿;杨嘉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NIHSS、CSS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BI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评价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降低,BI指数升高,生活能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得分、CS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BI指数评分较高(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

    作者:江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黄芪当归汤+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汤加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参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当归汤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为90.63%,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11.96±3.59)分,观察组为(8.38±3.15)分,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观察组为12.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戴伟春;林启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和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肺纤维化、MODS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亦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气虚血瘀型胸痹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胸痹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科的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在常规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0.05.实验组心痛次数为(2.32±1.2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3±2.11)次,实验组心痛缓解时间为(1.51±1.47)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3±2.02)h,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于气虚血瘀型胸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止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玲;刘彤;朱文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经验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使临床实习学生掌握临床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学习的兴趣,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陈彦;王永霞;朱初麟;郑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掀针治疗脑瘫儿童尖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掀针治疗对脑瘫儿童尖足步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1~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掀针,取穴解溪、昆仑、太溪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进行康复评定.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足背屈角测量及C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可改善痉挛型CP患儿尖足步态,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痉挛程度.

    作者:叶燕霞;谢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灸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及病例资料 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2例疲劳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琼;李聪聪;石雪娅;赵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H型高血压患病率,并对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筛查年龄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和Hcy、baPWV关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筛查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795例,其中H型患者1242例,占总高血压人群的69.19%.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虚证以阴阳两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壅盛证为主.痰湿壅盛证Hcy水平高,阴阳两虚证baPWV值大,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朱志扬;葛然;刘广昊;刘涵秀;刘三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联合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对照组则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对积分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联合组、中药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80%、64%,其中,联合组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坚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国名老中医迟景勋学术渊源及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经验

    迟景勋主任中医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李廷来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诊治50余年,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注意辨别病因、病位,擅长应用脉痹汤及消炎膏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庆;张幼雯;宋奎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平肝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平肝活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51例,分别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给药治疗与平肝活血方治疗措施.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与平肝活血方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活血方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李淑霞;李润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用于脾虚型腹胀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对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虚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