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吴琼;李聪聪;石雪娅;赵文霞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型, T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互影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首要肝脏疾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约2000万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病类型.临床上常见CHB与NAFLD并存.本文就近年来CHB合并NAFLD流行病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中药治疗进展进行浅述.

    作者:连开伟;罗晨;蔡洋;钟群燕;梁惠卿;杨嘉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平肝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平肝活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51例,分别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给药治疗与平肝活血方治疗措施.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与平肝活血方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活血方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李淑霞;李润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宋国绪主任医师应用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主要介绍宋国绪主任使用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并通过动物药理实验来验证增液汤的药理作用,为在临床中使用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佐证.方法:宋老师认为内燥多系机体津液亏耗所致,为本虚标实,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床中使用以增液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在动物药理实验中,使用增液汤来治疗干燥综合征小鼠,主要检测SS小鼠的脾脏重量及指数、血流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等指标,以验证增液汤的药理作用.结果:临床中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有明显效果,在动物药理实验证实中,高剂量组小鼠脾脏重量和指数均降低,TNF-α、INF-γ、ηL、ηH、RV等指标也明显降低.结论: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干预SS小鼠的脾脏指数、血清TNF-α、INF-γ 及血流变,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干预其免疫平衡有关.

    作者:国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电针与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电针与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与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和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肺纤维化、MODS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亦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笔者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64%、88%),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湘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H型高血压患病率,并对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筛查年龄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和Hcy、baPWV关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筛查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795例,其中H型患者1242例,占总高血压人群的69.19%.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虚证以阴阳两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壅盛证为主.痰湿壅盛证Hcy水平高,阴阳两虚证baPWV值大,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朱志扬;葛然;刘广昊;刘涵秀;刘三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用于脾虚型腹胀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对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虚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射干麻黄汤加减方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选出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射干麻黄汤加减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比对照组的85.71% 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评分更低,且PEF% 高于对照组患者,PEF变异率则比对照组患者低,P<0.01.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方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治疗中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林志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良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改良组采用改良法注射,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一次成功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改良组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改良组一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采用改良法注射法,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婉嫦;叶翠梅;王碧珍;黄秀珍;罗引娣;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国名老中医迟景勋学术渊源及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经验

    迟景勋主任中医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李廷来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诊治50余年,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注意辨别病因、病位,擅长应用脉痹汤及消炎膏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庆;张幼雯;宋奎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抗生素加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联合应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疾病复发率为3.1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疾病复发率为16.67%;两组数据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将抗生素与中药外敷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控制疾病的复发.

    作者:胡同善;周凤任;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探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饮水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行剖宫产比例、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孕产妇AFI高于对照组,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治疗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能改善妊娠结局,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作者:刘粤萍;邓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中西医科服用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中药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经炮制后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服用中药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35%,对照组为81.40%(χ2=4.0737,P=0.0436);观察组仅有1例(2.33%)产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13.95%)(χ2=3.8879,P=0.0486).结论: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显著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增加药品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静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 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术莲;蒋松;刘学永;李静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扁平疣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的特征性表现

    目的: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对扁平疣的特征性表现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科接收的31例扁平疣患者,先选取典型皮损分析其皮肤CT下图像特征,然后对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二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扁平疣的皮肤CT特征:表皮轻度增生,颗粒层及棘细胞上层细胞大致呈同心圆样排列,近似玫瑰花团样,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稀疏炎细胞浸润.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皮肤CT的图像特征可以为扁平疣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刘玲玲;姜群群;原昌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扇门与天河水合用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体会

    因小儿特有的生理特点并结合现代的生活习惯,小儿发热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二扇门与天河水均具有清热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以二扇门、天河水为清热主穴治疗小儿发热的心得体会.

    作者:赖新生;刘焕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选取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指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的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潘孝锦;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联合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对照组则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对积分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联合组、中药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80%、64%,其中,联合组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坚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法治疗中医体质辨识为痰湿质兼夹血瘀质的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本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将痰湿质兼夹血瘀质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血压、中医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老年高血压具有显著效果,尤其擅长缓解患者的中医症状.

    作者:叶发期;吴玉玲;黄琪琳;罗丽娟;庞韬;李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