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德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龙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马兰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对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虚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推拿加理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加理疗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22%)以及视觉模拟评分,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理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志强;邓金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护理观察,探讨其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口服、熏洗.结果:观察组临床康复效果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8.9%,且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为87.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护理方法应用可加快紫癜的消退,防止其反复发作,促进小儿过敏性紫癜康复,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魏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电针与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与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对扁平疣的特征性表现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科接收的31例扁平疣患者,先选取典型皮损分析其皮肤CT下图像特征,然后对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二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扁平疣的皮肤CT特征:表皮轻度增生,颗粒层及棘细胞上层细胞大致呈同心圆样排列,近似玫瑰花团样,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稀疏炎细胞浸润.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皮肤CT的图像特征可以为扁平疣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刘玲玲;姜群群;原昌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汤加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参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当归汤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为90.63%,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11.96±3.59)分,观察组为(8.38±3.15)分,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观察组为12.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戴伟春;林启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胸痹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科的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在常规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0.05.实验组心痛次数为(2.32±1.2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3±2.11)次,实验组心痛缓解时间为(1.51±1.47)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3±2.02)h,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于气虚血瘀型胸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止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玲;刘彤;朱文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研究.
作者:陈华兴;陈高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疼痛的治疗是其中重要手段和机理原则之一,中医骨伤病有关疼痛的思想观点是寒邪入侵,经脉、筋骨、气血凝滞,导致损伤后的疼痛不适,机体损伤后出现的热证表现,是能够证明中医骨伤病以寒为因,由寒致痛的思想观念,能够通过损伤三期辨证与因寒致痛观点相结合,辨证审因论治,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木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6例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效率为79.07%,有效率为16.28%,无效率为4.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12%,显效率为30.24%,有效率为34.88%,无效率为34.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例腹胀,恶心呕吐1例,口苦干1例;对照组4例腹胀,恶心呕吐3例,3例口苦干,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明显少于对照组(23.26%),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症状需要通过龙胆泻肝汤加减来进行治疗,而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焦恩虎;李润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调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H型高血压患病率,并对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筛查年龄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和Hcy、baPWV关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筛查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795例,其中H型患者1242例,占总高血压人群的69.19%.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虚证以阴阳两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壅盛证为主.痰湿壅盛证Hcy水平高,阴阳两虚证baPWV值大,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为其主要证型,中医各证型与Hcy、baPWV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朱志扬;葛然;刘广昊;刘涵秀;刘三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NIHSS、CSS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BI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评价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降低,BI指数升高,生活能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得分、CS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BI指数评分较高(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
作者:江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评价.方法:将自2014年6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6例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两项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治愈效果,因此中西结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可作为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的佳护理方案.
作者:周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和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肺纤维化、MODS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亦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针灸推拿治疗,n=60)和对照组(予以物理牵引治疗,n=60),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针灸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琼;李聪聪;石雪娅;赵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选取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指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的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潘孝锦;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刀与局部封闭法对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7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1例患者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在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介质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①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IL-6(41.27±5.38)pg/ml和TNF-α(13.52±1.64)p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L-6(56.07±6.79)pg/ml、TNF-α(19.84±1.57)pg/ml(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的5-HT(0.29±0.01)μmol/L、PGE2(13.26±1.17)μg/L表达水平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HT(0.52±0.05)μmol/L、PGE2(25.04±1.83)μg/L水平(P均<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治疗比局部封闭治疗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对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增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迟景勋主任中医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李廷来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诊治50余年,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注意辨别病因、病位,擅长应用脉痹汤及消炎膏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庆;张幼雯;宋奎全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