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 临床价值研究

陈华兴;陈高振

关键词: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高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改善疗效及 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法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改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肛肠疾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膀胱穴位按摩、水流声诱导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耳穴压豆、中药汤剂、中药熨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通畅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经秩和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通畅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且干预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探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饮水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行剖宫产比例、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孕产妇AFI高于对照组,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治疗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饮水疗法能改善妊娠结局,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作者:刘粤萍;邓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琼;李聪聪;石雪娅;赵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推拿加理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推拿加理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加理疗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22%)以及视觉模拟评分,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理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志强;邓金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扁平疣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的特征性表现

    目的: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对扁平疣的特征性表现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科接收的31例扁平疣患者,先选取典型皮损分析其皮肤CT下图像特征,然后对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二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扁平疣的皮肤CT特征:表皮轻度增生,颗粒层及棘细胞上层细胞大致呈同心圆样排列,近似玫瑰花团样,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稀疏炎细胞浸润.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皮肤CT的图像特征可以为扁平疣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刘玲玲;姜群群;原昌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掀针治疗脑瘫儿童尖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掀针治疗对脑瘫儿童尖足步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1~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掀针,取穴解溪、昆仑、太溪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进行康复评定.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足背屈角测量及C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可改善痉挛型CP患儿尖足步态,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痉挛程度.

    作者:叶燕霞;谢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医组各45例,单纯西医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尼莫地平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脱水、预防感染等处理,中西医结合组在其基础上加自拟中药汤剂:水蛭4g,天麻20g,三七4g,郁金12g,牛黄2g,黄芪20g,血竭3g,毛冬青30g,川芎15g,川牛膝15g.每日1剂,煎服,两组均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19.04±4.15)VS(19.15±4.08)],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NIHSS评分为(12.01±3.26)分,低于单纯西医组的(14.92±3.50)分(P<0.05);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单纯西医组的88.8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纯西医显示了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预后的改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陆钟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急症内科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在快速型心房颤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急诊内科收治的62例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连续7d中医综合护理后,两组患者窦性心律和血压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复率比例为96.77%,SBP为(108.26±20.38)mmHg,DBP为(70.54±9.65)mmHg,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65%,观察组为93.5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医综合护理中根据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准确的辨证分型,在中药护理、外敷护理、针刺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丰富了护理环节和内容,可以有效缓解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孙中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清热除痹汤治疗急性痛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针对急性痛风患者应用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患者,以投掷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西药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应用清热除痹汤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无效13例(33.33%),有效26例(66.67%),观察组中无效2例(5.13%),有效37例(94.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共发生11例(28.2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例(2.56%),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痛风患者应用清热除痹汤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经验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使临床实习学生掌握临床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学习的兴趣,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陈彦;王永霞;朱初麟;郑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灌肠法在肝性脑病中的应用进展

    肝性脑病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代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灌肠较为普遍.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肝性脑病灌肠治疗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对目前研究中相关评价指标、保留时间、灌肠液浓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黄芪当归汤+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汤加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参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当归汤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为90.63%,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11.96±3.59)分,观察组为(8.38±3.15)分,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观察组为12.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戴伟春;林启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平肝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平肝活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51例,分别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给药治疗与平肝活血方治疗措施.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与平肝活血方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活血方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降低其血脂水平.

    作者:李淑霞;李润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笔者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64%、88%),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湘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NIHSS、CSS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BI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评价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降低,BI指数升高,生活能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得分、CS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BI指数评分较高(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

    作者:江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本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3-2016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200例,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部干湿性啰音、发热、刺激性咳嗽、气急等症状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儿肺部干湿性啰音、发热、刺激性咳嗽、气急等发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②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③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中药贴片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曾志泉;陈燕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X线摄片检查,判断骨折类型以及损伤情况,先进行闭合复位和夹板外固定尝试,必要时切开复位,观察组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复位及固定,加用中药:山茱萸8g,熟地黄16g,补骨脂18g,菟丝子18g,杜仲10g,枸杞子10g,当归尾8g、没药8g,肉苁蓉8g,独活8g,红花4g,每天1剂,水煎煮,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肿胀缓解时间(6.68±2.14)d、住院时间(7.23±1.26)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7.46±5.22)d,均低于对照组的(10.12±3.25)d、(8.89±1.64)d、(47.38±6.28)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8.10%(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复位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能缩短肿胀缓解、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燕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良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改良组采用改良法注射,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一次成功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改良组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改良组一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采用改良法注射法,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婉嫦;叶翠梅;王碧珍;黄秀珍;罗引娣;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仁通腑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三仁通腑汤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酚酞片加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三仁通腑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1.6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通腑汤对胸腰椎骨折后引起的腹胀便秘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宽;严燕春;黄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