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信;张仕秀
目的 观察护肝汤对糖尿病肝损害大鼠的影响.方法 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中药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12周后检测肝功能、处死后取血及肝组织行相关检查.结果 糖尿病中药组大鼠肝功能、肝病理、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肝汤对糖尿病大鼠肝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陈明;曹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重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中一种急危重症,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均以高黄疸(血清胆红素在17 1umol/L以上)或黄疸迅速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很快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胸水、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肝肾综合症等.医生治疗非常棘手,死亡率高达50%,医生应高度重视.
作者:戴琦;陈智军;陈崑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紫红獐牙菜进行系统的药材鉴定研究.方法 运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药材性状、显微结构进行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 详细描述了紫红獐牙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含量测定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结论 所得结果可以为药材鉴定、质量标准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紫红獐牙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水仙;陈晓勇;夏从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9 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1属)舌蕨属Elaphoglossum(2种).29.1 舌蕨系舌蕨科植物舌蕨Elaphoglossum marginatum (Fée)Moore的全草.生于海拔1 600~2010 m的山坡林下或河谷溪边,附生于石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疼痛,无名肿毒[3]29.2华南舌蕨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Elaphoglossum yoahinakai (Yatabe) Makino的根状茎.生于海拔550 ~1 000 m的溪边阴湿石上.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涩疼痛[3].
作者:赵能武;徐宏;黄静;杨理明;赵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利用统计学STATA 10.0处理分析数据.结果 ①针刺5 min,针刺前痛阈值(6.12±0.26)针刺后痛阈值(7.95±0.27);针刺10 min,针刺前痛阈值(5.31±0.51)针刺后痛阈值(9.27±0.44);针刺15 min,针刺前痛阈值(5.44±0.24)针刺后痛阈值(10.57±0.45);针剌20 min,针刺前痛阈值(5.29±0.22)针刺后痛阈值(10.34±0.34);针刺25 min,针刺前痛阈值(4.55±0.32)针刺后痛阈值(9.87±1.01);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1).②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0 min后痛阈值(9.27±0.44)配对t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 ±0.27)与针刺15 min后痛阈值(10.57±0.45)配对t检验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的改变(P<0.05).③针刺15min后痛阈值(10.57±0.45)与针刺20 min后痛阈值(10.34±0.34)以及针刺25min后痛阈值(10.8 ±0.89)分别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 =0.658 3;P=0.686 2).结论 手针平补平泻针刺大鼠“后三里”腧穴15 min、即可达到较佳的调节大鼠痛阈的针刺效果.
作者:杨晓明;鲁赛帅;孟凡迅;黄凯;常爽;陶松;石诚;杜文俊;汪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基本培养基与添加物及植物激素对紫花羊耳蒜种子原球茎诱导与分化.方法 比较不同培养基与添加物对原球茎生长分化的作用,用正交实验探索不同激素对原球茎生长分化佳浓度配比.结果 在1/2MS、MS、KC培养基中,1/2MS适于紫花羊耳蒜种子萌发;添加椰乳100 ml/L、AC 0.05%对萌发及分化均有促进作用;植物激素6-BA、NAA对原球茎生长分化有显著影响,KT无明显效果.结论 紫花羊耳蒜种子原球茎诱导分化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MS,佳激素组合为6-BA3.0 mg/L+ NAA0.5mg/L.
作者:王加文;高丹;李风琴;毛志珍;毛金娣;张寿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且临床用药独具特色.周老根据其多年临证经验从中医整体现提出了虚证的新概念,指出临证应脏腑分治,特别要重视整体治疗:首先要辨明原始病变的主要脏器;二是要了解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哪几个脏腑乘侮同病;三是注意区别其因果主次和病的特异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治疗着眼.虚证用药有温补、清养、峻补、平补之分,需注意补不可壅,温不宜燥,清不能凉,并强调了虚证当重视食养调治.
作者:周奎龙;史锁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金花茶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的原因和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快速判断金花茶开花量和氮素营养.方法 在金花茶花期内测定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植株一年生和二年生叶片的SPAD值和氮素含量.结果 在一定的范围内,叶片的SPAD值越大和氮素含量越高,开花越多;一年生叶片的SPAD值和氮素含量变化趋势差别较大,二年生叶片的SPAD值变化趋势和氮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的一年生和二年生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适量增加金花茶的氮素营养,有利于提高金花茶的花量;用SPAD值预测金花茶植株花量,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测定时期、部位以及SPAD值的大小和范围.
作者:漆小雪;韦霄;史艳才;王熊军;蒋运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痛经宝优化方总组分组及敲除其中1~2种组分后的缺组分组的解痉效应,分析痛经宝优化方在治疗原发性痛经过程中起解痉作用的物质组分.方法 采用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痉挛模型,实验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以MP-100多道生理信号分析系统,观察痛经宝优化方总组分组及9个缺组分组对离体大鼠子宫收缩的影响并与痛经宝颗粒比较.结果 无论预防组和治疗组,优化方总组分组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幅度的抑制作用均优于痛经宝颗粒组,其中总挥发油和生物碱组分是抑制大鼠离体子宫收缩的关键组分.结论 痛经宝优化方总组分具有很好的解痉作用,其主要的解痉物质基础为总挥发油和生物碱组分.
作者:范晨怡;曹伟;王绪颖;陈彦;贾晓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璜所创,方出自《续名医类案》,由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主治肝肾阴亏,血燥气郁,证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及疝气瘕聚.在长期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妇科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运用举隅如下.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芦丁固体分散体,提高芦丁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考察载体种类和用量、pH调节剂对芦丁溶出度的影响,以差示热分析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 芦丁以微晶无定形分散在载体中,药物溶出度随着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且PEG6000和Na2C03能显著促进芦丁溶出.结论 熔融法制得的三元固体分散体中芦丁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文苹;孙磊;隋宏;刘红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cer,PU)是胃肠道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Castric UC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为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1].患者有周期性上腹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且易复发.
作者:张红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皮肤瘙痒模型和4-氨基吡啶(4-AP)诱发的小鼠瘙痒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两种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另分别在不同模型中观察其对皮肤组胺含量、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肥大细胞脱颗粒、迟发型超敏反应等的影响,综合评价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结果 甘草总黄酮对药物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4-AP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组胺释放;对抗组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甘草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可能与抗组胺及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作者:康金森;程路峰;杨建;陶义存;胡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体外增殖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DAPI凋亡染色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表明姜黄素对细胞786-O具有较好抑制作用,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48h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90±1.78)%、(79.76±1.49)%、(91.11±1.38)%,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凋亡染色显示细胞在作用48h后,有典型的凋亡形态出现,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作用更为明显;Western Blot显示姜黄素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50 μmol/L和100 μmol/L浓度作用较为明显.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的生长,并能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马华谋;熊亮;廖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烧烫伤生肤剂的的药效学和毒理学.方法 采用不同的炎症和疼痛模型及镜下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法观察烧烫伤生肤剂对实验动物的抗炎、镇痛、活血化淤作用.对健康家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对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烧烫伤生肤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对家兔皮肤长期应用无毒性反应;能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显著延长,并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阀值;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使其中央静脉血管口径增大.结论 烧烫伤生肤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化淤作用,且安全无毒.
作者:黄志群;陆钢;韦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山芎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包括山芎、台湾山芎、鞘山芎,其中有关鞘山芎的研究较多,而其余两种植物的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山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兴博;刘海涛;齐耀东;张进;朱迎夏;张昭;张本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 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二者协同抗菌作用,MTT法评价二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SMIC50、SMIC80)的影响,镀银染色法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结果 麻杏石甘汤SMIC50和SMIC80分别为250,1 000 mg· ml-1;500 mg·ml-1的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态有显著影响.结论 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业梅;程惠娟;朱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降香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因素水平表,选择颗粒粒度、加水量、提取时间三个影响挥发油得率的因素,对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10倍量的水,提取16h.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合于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作者:魏运姣;赵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两个产地、三个采集期的罗布麻和大叶白麻中芦丁与绿原酸含量,以此为依据评判大叶白麻是否可完全替代罗布麻入药,并为两种植物人工栽培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对大叶白麻和罗布麻的同一生境和不同生境、相同采集期和不同采集期以及不同器官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就芦丁含量而言,精河产地在初花期和盛花期采摘罗布麻叶佳.就绿原酸含量而言,库尔勒产地在结荚期采摘罗布麻叶佳.结论 大叶白麻不能完全替代罗布麻入药.
作者:李玉薇;王芳;邓倩;计巧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小儿肥胖以单纯性肥胖为主,占肥胖的95% ~ 97%,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累、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1].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几点:①能量摄入过多;②活动量过少;③遗传因素;④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目前,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西药服用方便但不良反应多,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很难维持;中药不良反应较小,且成本低廉,适宜长期服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