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梅;程惠娟;朱小明
大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其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植物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大黄的描述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唐古特大黄作为药典规定的大黄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3].本研究选取产自青海的额唐古特大黄,对其野生品和栽培品进行药效学研究,分析比较其临床作用的差异,为唐古特大黄的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作者:虞文妹;武煦峰;徐方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9 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1属)舌蕨属Elaphoglossum(2种).29.1 舌蕨系舌蕨科植物舌蕨Elaphoglossum marginatum (Fée)Moore的全草.生于海拔1 600~2010 m的山坡林下或河谷溪边,附生于石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疼痛,无名肿毒[3]29.2华南舌蕨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Elaphoglossum yoahinakai (Yatabe) Makino的根状茎.生于海拔550 ~1 000 m的溪边阴湿石上.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涩疼痛[3].
作者:赵能武;徐宏;黄静;杨理明;赵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利用统计学STATA 10.0处理分析数据.结果 ①针刺5 min,针刺前痛阈值(6.12±0.26)针刺后痛阈值(7.95±0.27);针刺10 min,针刺前痛阈值(5.31±0.51)针刺后痛阈值(9.27±0.44);针刺15 min,针刺前痛阈值(5.44±0.24)针刺后痛阈值(10.57±0.45);针剌20 min,针刺前痛阈值(5.29±0.22)针刺后痛阈值(10.34±0.34);针刺25 min,针刺前痛阈值(4.55±0.32)针刺后痛阈值(9.87±1.01);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1).②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0 min后痛阈值(9.27±0.44)配对t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 ±0.27)与针刺15 min后痛阈值(10.57±0.45)配对t检验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的改变(P<0.05).③针刺15min后痛阈值(10.57±0.45)与针刺20 min后痛阈值(10.34±0.34)以及针刺25min后痛阈值(10.8 ±0.89)分别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 =0.658 3;P=0.686 2).结论 手针平补平泻针刺大鼠“后三里”腧穴15 min、即可达到较佳的调节大鼠痛阈的针刺效果.
作者:杨晓明;鲁赛帅;孟凡迅;黄凯;常爽;陶松;石诚;杜文俊;汪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天钩降压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天麻、钩藤、杜仲、黄芩、牡丹皮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条件:YMC-Pack ODS-AQ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0.190 4 ~1.142 4 μg(r =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为1.20%.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用来定性、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天钩降压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志敏;李凌军;王信;高鹏;代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作者:滕龙;洪芳;何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蜡梅属植物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根、茎、叶、花蕾和果均可入药,具有巨大的药用开发潜力.近年来,有关蜡梅属植物药用价值方面研究逐渐被人们关注,文章对蜡梅属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作了展望,以期为蜡梅属植物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凌云;张志斌;邹峥嵘;朱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早泄是性功能障碍中常见的疾病,发率率为35% ~ 50%[1],其病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心理性因素,又有器质性因素.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联合治疗.早泄治疗药物主要分三大类,抗抑郁药,PDE-5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舍曲林联合金锁二仙饮治疗早泄患者4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智兵;李文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补骨脂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指标,首先对大孔树脂种类进行筛选,然后对选定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6 BV,以3 BV·h-1的流速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柱,静置1h,用6 BV去离子水以6 BV·h-1的流速通过树脂柱进行除杂,再用13 BV 60%的乙醇溶液以3 BV h-1的速度洗脱.结论 所优选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简便可行.
作者:陈云红;姜云云;叶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文章提出随着组合形式、表现特征、系统层次等运用目的的不同,证候在临床运用中有简单证、复杂证,典型证、非典型证、隐匿证,理论证、具体证,基本证(母证)、细化证(子证)等多种提法.分清上述证候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用途,有助于辨识证候的临床特点、复杂病机,掌握辨证的方向,使辨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准确性,可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作者:陶怡;王浩中;沈宏春;邓瑞镇;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没食子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采用UV-Vis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41.6 ~166.4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为1.16%;采用HPLC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100.5~ 670.0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1.23%.结论 该文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冀德富;郭东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古文言简而义赅,文约而质朴,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修辞、句读、训诂知识,才能读通、读懂,领会其精神实质.借代和曲说是医古文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由于时过境迁,古今文化背景不同,两种修辞手法常常不好理解并容易混淆,文章仅以这两种修辞手法解析为例,探讨医古文中丰富的语言文化现象.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UV、HPLC测定广东4种钩藤植物的总碱以及毛钩藤碱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间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毛钩藤碱含量,以Hypersil ODS C18(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含0.50%三乙胺,冰乙酸调pH 5.3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体积10.00μl,柱温为40.00C,245 nm波长下检测分析;以UV测定总碱含量,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毛钩藤碱在0.02 ~0.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30%,RSD=1.600%;总碱含量在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里存在差异性,其线性范围为2.00~ 10.00 μg/ml,r =0.998 4.结论 该法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精密度较高,可用于对钩藤属植物不同物种、不同部位的总碱以及有效成分毛钩藤碱合量测定.
作者:严愉妙;罗超华;方丽华;雷晓林;刘伟;莫志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肝硬化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弥漫性、进行性、慢性肝病,其发病原因很多.经临床研究发现,一旦患者体内肝细胞发生变性,致使各肝脏纤维细胞出现增生,产生假小叶和再生结节,进一步破坏了原有的血管组织和肝小叶的正常结构,从而导致了肝硬化的形成[1].在我国,肝硬化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0.18%,男性患者居多,年龄在45岁以上更为常见.经有关资料统计,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例约为3∶1.早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有腹水,严重时出现出血、昏迷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常出现肝硬化腹水,约一半的肝硬化患者10年内有腹水产生,一旦发生腹水,50%的患者生存时间仅为2年.
作者:谷党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桔梗醇提取物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总浸出物、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来优化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因素对醇提取工艺的影响,寻找出佳的提取工艺.结果 通过综合分析,佳工艺为用12倍量7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h.结论 通过3个考察指标可以更全面地来考察提取的各因素,所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对质量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兵;江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制备工艺和处方因素上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筛选佳处方.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95 ±4)nm,多分散系数(PI)值为(0.24±0.01),Zeta电位为(-36.2 ±2.1)mV,平均包封率为(68.15±1.53)%.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符合要求,且稳定性和包封率较理想.
作者:管庆霞;郭玉岩;赵权涛;李永吉;高佳翔;王艳宏;杨志欣;封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栀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栀子中总绿原酸在波长300 nm处的吸光度.结果 此法在6~ 3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30.837X-0.01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96%.结论 紫外测定栀子总绿原酸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能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昊;芦乾;宋伟;魏绍峰;王粟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睡眠质量普遍不佳[1].本文主要分析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中医护理干预策略,具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取本院ICU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将300名肿瘤患者分为138名失眠组和162名未失眠组,进一步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38名失眠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名.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25 ~ 74岁,平均(42.28±8.4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5例,年龄27~ 70岁,平均(45.25±7.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原发疾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郝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对《脉学注释汇参证治》进行点校的过程中,笔者整理研究了其版本情况、作者生平和学术价值,并就其版本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与同道探讨.
作者:于莉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提取迷迭香精油的较优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自制油水分离器,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迷迭香中提取精油,通过考察不同季节原料、原料粒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佳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选择秋季干料,粒径0.3~0.5 cm,料液比1∶8,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为120 min.结论 在该条件下,得油率可达到1.86%.
作者:张立颖;樊红日;陈宝;沈芳;刘雄民;冯龙;苏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肾阳虚证与含钙尿石形成相关性.方法 60例含钙尿石症肾阳虚型30例,其它证型30例,测定尿pH值、24 h尿量、尿石形成促进物与抑制物含量,肾阳虚证组服中药温肾化石汤,其它证型组服用相应辨证方药.结果 肾阳虚组尿pH值、24 h尿量、尿石形成促进物——尿钙、磷、草酸含量高于其它证型组,尿石形成抑制物——尿镁、柠檬酸、甘胺聚糖含量低于其它证型组,差异显著.肾阳虚证组服中药温肾化石汤后,可提高含钙尿石形成抑制物水平,降低含钙尿石形成促进物含量.结论 肾阳虚是含钙尿石形成与复发的中医病因病机.
作者:陈宝国;邱丽瑛;胡羽健;吕伟;熊贵华;肖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