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栀子药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学研究

刘昊;芦乾;宋伟;魏绍峰;王粟莙

关键词:栀子, 总绿原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建立栀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栀子中总绿原酸在波长300 nm处的吸光度.结果 此法在6~ 3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30.837X-0.01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96%.结论 紫外测定栀子总绿原酸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能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安络化纤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发病率日渐增高,据调查显示为17% ~33%,且患者年龄年轻化,并有约25%可发生肝纤维化,约1.5% ~8%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1].因此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门诊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病人53例,其中治疗组28例给予安络化纤丸与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5例予以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调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调脂方的降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灌胃给予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预防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脂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调脂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高剂量组能升高HDL-C水平(P<0.05),低剂量组仅能降低TG水平(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调脂方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 <0.05或P<0.01).结论 调脂方具有良好的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状态,对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齐;吴丹;田昕;杨傲然;朱晓奕;周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草地盐碱化对灰绿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草地盐碱化对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人工种植碱蓬样地,测定生长的碱蓬生物量及进行土壤淀粉酶活性、脲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59%的盐碱化草地上人工种植灰绿碱蓬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38.7g·m-2.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73%时对灰绿碱蓬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只有83.4g·m-2,降幅达88.71%.然而,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至1.14%时地上生物量降幅却不是很大,较土壤可溶性盐含量0.73%时下降只有29.8%.随着盐碱化程度加深,生物量显著降低,淀粉酶、脲酶活性受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提高.结论 土壤淀粉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和土壤pH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作者:白红霞;斯琴巴特尔;秦树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探索提取迷迭香精油的较优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自制油水分离器,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迷迭香中提取精油,通过考察不同季节原料、原料粒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佳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选择秋季干料,粒径0.3~0.5 cm,料液比1∶8,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为120 min.结论 在该条件下,得油率可达到1.86%.

    作者:张立颖;樊红日;陈宝;沈芳;刘雄民;冯龙;苏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目的 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 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葛晶;何建成;袁灿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贯煎治疗妇科病举隅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璜所创,方出自《续名医类案》,由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主治肝肾阴亏,血燥气郁,证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及疝气瘕聚.在长期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妇科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运用举隅如下.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宣教、中医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的调查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一大高发人群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治愈时间长,流行范围广等特点[1],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们对慢性肝炎不甚了解,更是缺乏相关医学常识,使得慢性肝炎疾病如此猖狂的肆虐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还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情恢复时间,给患者的经济和心里都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50例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孟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脂加酒精灌胃法诱导大鼠脂肪肝成模及思考

    目的 探索简便易行的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方法及成模时间,为保证酒精肝成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40%、45%、50%梯度浓度酒精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酒精灌胃,于实验的2、4、5、8、12周末分批采血测定生化指标,后脱颈处死,取出肝脏石蜡包埋,HE染色后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大鼠于第3周起观察到酒精性肝损伤的早期变化(如脂肪变性,点灶状坏死,炎性浸润等),并随时间变化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 应用高脂加酒精灌胃法可成功复制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作者:徐雨;赵远红;左小娜;韩素恒;李全征;杨彩霞;贾英杰;李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研究

    肝硬化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弥漫性、进行性、慢性肝病,其发病原因很多.经临床研究发现,一旦患者体内肝细胞发生变性,致使各肝脏纤维细胞出现增生,产生假小叶和再生结节,进一步破坏了原有的血管组织和肝小叶的正常结构,从而导致了肝硬化的形成[1].在我国,肝硬化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0.18%,男性患者居多,年龄在45岁以上更为常见.经有关资料统计,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例约为3∶1.早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有腹水,严重时出现出血、昏迷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常出现肝硬化腹水,约一半的肝硬化患者10年内有腹水产生,一旦发生腹水,50%的患者生存时间仅为2年.

    作者:谷党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芍药苷组.采用AlCl3建立AD模型,药物组大鼠用芍药苷溶液腹腔注射.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HE检测大鼠海马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芍药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5);芍药苷组大鼠海马细胞的形态比AD模型的改善而接近空白组.结论 芍药苷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李世朋;张培哲;张露露;马鹏涛;吴周亮;姬广全;朱虹蘧;袁晓晗;王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对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进行薄层鉴别并建立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铁包金药材中槲皮素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 (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5:1)A:0.1%磷酸溶液B(梯度:0~30 min,20% ~ 60%A);流速0.85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可鉴别槲皮素.槲皮素在0.69~4.83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 =7),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27%,n=6).结论 该此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铁包金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力城;滕红丽;梅之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栀子药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栀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栀子中总绿原酸在波长300 nm处的吸光度.结果 此法在6~ 3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30.837X-0.01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96%.结论 紫外测定栀子总绿原酸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能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昊;芦乾;宋伟;魏绍峰;王粟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 利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观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不同浓度对A549、BGC、BEL-7402和HCT-8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ETS浓度达到31.25 μg·ml-1时即可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达到62.5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其浓度达到125 μg· ml-1时即可对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浓度达到500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未测出其50%杀死作用.各组均未测出完全抑制细胞生长所需的ETS浓度.对于体外加药48 h后对A549、BGC、BEL和HCT-8细胞OD值的影响,ETS组500,250,125 μg ·ml-1均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62.5μg·ml-1对A549、BEL和HCT-8均有显著性意义;31.25μg·ml-1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S体外对人肺癌A549、人胃癌BGC、人肝癌BEL-2、人结肠癌HCT-8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秀萍;尹丽颖;牛雯颖;刘佳维;肖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各种胸部疾病当中,其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大量的使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1].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应用于原发性肺癌治疗当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2].此外,由于手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抑制等.因此,提高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疗效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运用PET脑功能成像对针刺脑梗塞患者外关穴的研究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功能活动为指标,研究中风病人经穴和非穴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1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针刺外关组5例,针剌非穴组5例),手法针刺24min后,开始PET扫描观察不同处理状态下的PET脑功能成像特点.结果 针刺引起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增高,大脑、小脑、丘脑均有激活,左侧激活区有BA6、BA13,BA18,BA19,BA24,BA32;右侧激活区有BA2、BA4、BA9、BA13、BA22、BA38、BA40,增强区域大多与躯体运动、感觉,语言,情志有关.结论 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点比较,外关穴其激活脑区与脑梗塞后损伤区域有特异性联系,能调节中风后运动、感觉障碍、失语、情志障碍有关的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并且与非穴在治疗效应上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孙曌;赖新生;沈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转化医学的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中医研究生存在着基础研究课题与临床脱节,缺少原始创新能力等问题.转化医学可能是沟通中医研究生基础研究与临床的桥梁.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提升中医研究生研究起点、强化中医经典文献学习、强调以临床为中心的课题设计并以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开展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强化研究生培养、提升中医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和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过程.

    作者:黎春华;吕志平;孙学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翠云草中黄酮及酚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中黄酮及酚性成分.方法 对翠云草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翠云草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及酚性化合物,分别为(2S)2,3-二氢-7′-甲氧基扁柏双黄酮(Ⅰ)、芹菜素(Ⅱ)、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Ⅲ)及阿魏酸(Ⅳ).结论 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本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郑俊霞;郑扬;张磊;赵肃清;方岩雄;张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单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方面具有多靶点、多向调节的作用.文章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脑血流量改变、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一氧化氮脑神经毒性和保护作用、自由基损伤和氧化作用及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八个方面,就近几年中药单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陶录岭;刘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宋代方剂名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浅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方药典,在两宋盛行两百余年,成为临床医生的处方手册和药局的配方蓝本,宋以后的历代方书中也被广泛引用,在中医方剂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在中医界尤其是金元时期也有一些医家存有一些偏见而被竭力攻击,因而低估了该书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该书学术特点的浅析,以期对《局方》有客观的认识与合理的评析.

    作者:吴承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化疗并中药斑蝥酸钠治疗前后MMP-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

    任何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形成需要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破坏ECM中起主要作用[1],并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MMP-2、MMP-9有表达[2].但外周血中的MMPS表达少见报道.新辅助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分级.了解卵巢癌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研究探寻化疗并中药斑蝥治疗前后MMP-2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对卵巢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颜波;袁野;段永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