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张秀萍;尹丽颖;牛雯颖;刘佳维;肖洪彬

关键词:辽东楤木叶总皂苷, SRB法, 抗肿瘤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 利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观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不同浓度对A549、BGC、BEL-7402和HCT-8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ETS浓度达到31.25 μg·ml-1时即可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达到62.5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其浓度达到125 μg· ml-1时即可对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浓度达到500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未测出其50%杀死作用.各组均未测出完全抑制细胞生长所需的ETS浓度.对于体外加药48 h后对A549、BGC、BEL和HCT-8细胞OD值的影响,ETS组500,250,125 μg ·ml-1均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62.5μg·ml-1对A549、BEL和HCT-8均有显著性意义;31.25μg·ml-1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S体外对人肺癌A549、人胃癌BGC、人肝癌BEL-2、人结肠癌HCT-8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脉隆注射液中多肽限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个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的测定心脉隆注射液中多肽的限量检测方法.方法 研究了3种比色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限量检测心脉隆注射液中多肽含量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排除了Bicinchoninic Acid (BCA)法及Bradfrd法,采用对蛋白质和多肽具有同样显色反应的Lowry法;并针对Lowry法,对波长选择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标准操作步骤.结论 Lowry法更能准确的检测心脉隆注射液中多肽含量,该方法便捷准确,检测出心脉隆注射液中的多肽浓度约为30 mg·ml-1.

    作者: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李树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为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白细胞介素(IL)由白细胞产生,作为免疫功能的调节因子,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IL-8和IL-13在PNS中的作用机制是目前热点之一,而INF-γ与TGF-β在PNS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其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于更好的治疗PNS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祛风行水、祛风除湿的功效,治疗可标本兼顾[1].本研究通过观察黄芪联合激素治疗PNS儿童血清各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PNS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为更好地治疗PNS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邓群繁;程顺茂;曾师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象”与“枢”探讨三焦

    《内经》言三焦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三焦多有阐述,以探讨三焦“形质”为众.中医基础理论构建过程中受“象”思维的影响颇深,以“象”思维去探讨三焦,结合三焦“象”的多层次性,思考三焦之“形”.结合《伤寒论》“少阳为枢”的理论,从“枢”的角度分析三焦功能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三焦.

    作者:卞尧尧;周春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论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笔者根据肩周炎病症之所在,联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肩周炎患者60例,其中女性33例,男性27例;40岁以下者11例,40~60岁32例,60岁以上者17例;发生于右肩者37例,发生于左肩者14例,发生于双肩者9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17例,3个月至一年者27例,大于1年者16例.

    作者:姜文清;谷学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营养干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实验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过28 kg/m2.近年来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已有超过3亿的超重和肥胖人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单纯性肥胖症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配合营养干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

    作者:徐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研究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没食子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采用UV-Vis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41.6 ~166.4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为1.16%;采用HPLC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100.5~ 670.0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1.23%.结论 该文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冀德富;郭东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治方法探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 Ucer,PU)是胃肠道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Castric UC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为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1].患者有周期性上腹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且易复发.

    作者:张红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和海群生治疗感染犬弓首线虫幼虫小鼠前后血清酶的分析

    目的 探讨芬苯达唑(FBZ)、阿苯达唑(ABZ)和海群生治疗小鼠犬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的疗效.方法 建立犬弓首线虫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按用药剂量分组,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药后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血清中的ALT、CK含量明显增高,AST和AL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ABZ用药组小鼠血清中的ALT和CK含量比FBZ和海群生明显偏低.结论 感染小鼠体内ALT和CK含量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ABZ能明显抑制感染小鼠体内ALT和CK含量的增高.

    作者:吴渊明;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贯煎治疗妇科病举隅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璜所创,方出自《续名医类案》,由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主治肝肾阴亏,血燥气郁,证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及疝气瘕聚.在长期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妇科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运用举隅如下.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了哥王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了哥王主要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层析分离技术对了哥王主要毒性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和波谱解析确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Ⅰ)、硬脂酸甲酯(Ⅱ)、大黄酚(Ⅲ)、大黄素甲醚(Ⅳ)、阿魏酸(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Ⅵ)、β-谷甾醇(Ⅶ)、伞形花内酯(Ⅷ)、西瑞香素(Ⅸ)、芫花素(X)、没食子酸(Ⅺ)、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Ⅻ)、β-胡萝卜苷(XⅢ)、木犀草素(XⅣ)、山萘酚(Ⅹ Ⅴ)、槲皮苷(Ⅹ Ⅵ).结论 化合物Ⅱ、Ⅲ、Ⅴ、Ⅺ和X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易文燕;刘明;陈敏;李玮;林昶;刘思瑶;周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中医整体观论治虚证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且临床用药独具特色.周老根据其多年临证经验从中医整体现提出了虚证的新概念,指出临证应脏腑分治,特别要重视整体治疗:首先要辨明原始病变的主要脏器;二是要了解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哪几个脏腑乘侮同病;三是注意区别其因果主次和病的特异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治疗着眼.虚证用药有温补、清养、峻补、平补之分,需注意补不可壅,温不宜燥,清不能凉,并强调了虚证当重视食养调治.

    作者:周奎龙;史锁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桔梗配伍清热解毒药的引经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桔梗归肺经,在很多传统复方配伍中扮演着“开提肺气,载药上浮”的引经角色,这对于中医药组方治疗胸膈以上疾病,特别是肺部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桔梗的这种肺靶向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了.课题组在桔梗归经引经理论及中医药组方原理基础上,复制动物模型,综合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证实桔梗及桔梗配甘草对清热解毒中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引经增效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病理状态下肺组织中TFF3、VIP含量有关.

    作者:郑丰杰;李宇航;牛璐芳;黄颖;郭明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品种陈皮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陈皮多糖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对7种不同品种陈皮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佳提取条件,于490 nm波长处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陈皮多糖的佳提取方法温度90℃、料液比1∶11、提取时间2.5h,多糖在5~30 μg/ml(r =0.999 2,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品种陈皮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大红柑中多糖含量高为15.84%.结论 该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韦媛媛;韦宾;周吴萍;谢兴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肝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学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也是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主要方法[1].目前使用的化学治疗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可是其毒副反应大,不仅影响患者的食欲、精神状况及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继续治疗和康复也会有影响.化疗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痛等综合征[2].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行化学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紫花羊耳蒜原球茎诱导与分化研究

    目的 研究基本培养基与添加物及植物激素对紫花羊耳蒜种子原球茎诱导与分化.方法 比较不同培养基与添加物对原球茎生长分化的作用,用正交实验探索不同激素对原球茎生长分化佳浓度配比.结果 在1/2MS、MS、KC培养基中,1/2MS适于紫花羊耳蒜种子萌发;添加椰乳100 ml/L、AC 0.05%对萌发及分化均有促进作用;植物激素6-BA、NAA对原球茎生长分化有显著影响,KT无明显效果.结论 紫花羊耳蒜种子原球茎诱导分化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MS,佳激素组合为6-BA3.0 mg/L+ NAA0.5mg/L.

    作者:王加文;高丹;李风琴;毛志珍;毛金娣;张寿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骨脂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目的 研究补骨脂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指标,首先对大孔树脂种类进行筛选,然后对选定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6 BV,以3 BV·h-1的流速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柱,静置1h,用6 BV去离子水以6 BV·h-1的流速通过树脂柱进行除杂,再用13 BV 60%的乙醇溶液以3 BV h-1的速度洗脱.结论 所优选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简便可行.

    作者:陈云红;姜云云;叶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山芎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山芎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包括山芎、台湾山芎、鞘山芎,其中有关鞘山芎的研究较多,而其余两种植物的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山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兴博;刘海涛;齐耀东;张进;朱迎夏;张昭;张本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三七及其三个近缘种的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对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的块根、叶原药材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原药材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为近缘种种质资源的关系,初步判断种植三七与峨眉三七的种缘关系近,屏边三七与疙瘩七的种缘关系较为接近.

    作者:张志信;张仕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草药大黄的近红外光谱和人工神经网络鉴别分析

    目的 用实验方法将近红外光谱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中药大黄的鉴别.方法 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对52种大黄样品进行测定和鉴别.结果 该法具有样品前处理少,测定快速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在中草药的鉴别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结论 用独立预测样本进行检验,识别正确率可高、操作简便、无污染、低消耗,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鉴别中草药的方法.

    作者:相翠玉;宋晓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证候的临床运用表现形式探讨

    文章提出随着组合形式、表现特征、系统层次等运用目的的不同,证候在临床运用中有简单证、复杂证,典型证、非典型证、隐匿证,理论证、具体证,基本证(母证)、细化证(子证)等多种提法.分清上述证候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用途,有助于辨识证候的临床特点、复杂病机,掌握辨证的方向,使辨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准确性,可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作者:陶怡;王浩中;沈宏春;邓瑞镇;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