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桔梗配伍清热解毒药的引经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郑丰杰;李宇航;牛璐芳;黄颖;郭明章

关键词:桔梗, 清热解毒, 引经增效, 神经肽
摘要:桔梗归肺经,在很多传统复方配伍中扮演着“开提肺气,载药上浮”的引经角色,这对于中医药组方治疗胸膈以上疾病,特别是肺部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桔梗的这种肺靶向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了.课题组在桔梗归经引经理论及中医药组方原理基础上,复制动物模型,综合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证实桔梗及桔梗配甘草对清热解毒中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引经增效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病理状态下肺组织中TFF3、VIP含量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中医护理干预策略

    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睡眠质量普遍不佳[1].本文主要分析ICU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中医护理干预策略,具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取本院ICU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将300名肿瘤患者分为138名失眠组和162名未失眠组,进一步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38名失眠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名.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25 ~ 74岁,平均(42.28±8.4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35例,年龄27~ 70岁,平均(45.25±7.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原发疾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郝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草地盐碱化对灰绿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草地盐碱化对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人工种植碱蓬样地,测定生长的碱蓬生物量及进行土壤淀粉酶活性、脲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59%的盐碱化草地上人工种植灰绿碱蓬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38.7g·m-2.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73%时对灰绿碱蓬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只有83.4g·m-2,降幅达88.71%.然而,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至1.14%时地上生物量降幅却不是很大,较土壤可溶性盐含量0.73%时下降只有29.8%.随着盐碱化程度加深,生物量显著降低,淀粉酶、脲酶活性受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提高.结论 土壤淀粉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和土壤pH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作者:白红霞;斯琴巴特尔;秦树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翠云草中黄酮及酚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中黄酮及酚性成分.方法 对翠云草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萃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翠云草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及酚性化合物,分别为(2S)2,3-二氢-7′-甲氧基扁柏双黄酮(Ⅰ)、芹菜素(Ⅱ)、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Ⅲ)及阿魏酸(Ⅳ).结论 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本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郑俊霞;郑扬;张磊;赵肃清;方岩雄;张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及其复方指纹图谱的研究新进展

    文章就中药及其复方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解析方法进行综述,同时对中药及其复方指纹图谱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小结,以此为中药及其复方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聂燕;汪滢;赵璐;张巧艳;秦路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海南血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海南龙血树血竭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6,8-二甲氧基-3-甲基蒽醌(1)、薯蓣皂苷元(2)、偏诺皂苷元(3)、芥子醛(4)、3,4,2 ',4’-四羟基-3’-甲氧基查耳酮(5)、2’,4’,4-三羟基-3-甲氧基查耳酮(6)、表松脂醇(7)和(3E)-2,3-dihydro-7-hydroxy-3-[(3-hydroxy-4-methoxyphenyl)-methylene]-4H-1-benzopyran-4-one(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 aureus)有抑制作用.

    作者:申海艳;戴好富;赵友兴;罗应;陈惠琴;梅文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O级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能会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如足部再遇到外伤、溃疡、感染及深层组织破坏等因素,则可并发糖尿病足,表现为患肢末端发凉、麻木、灼痛、刺痛、间歇性跛行,终进展形成溃疡、剧烈疼痛,严重者趾节脱落、患肢坏死.糖尿病足根据Wagner分类原则[1]可分为0~5级,0级糖尿病足表现为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肢端发凉、供血不足、感觉丧失或迟钝、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常伴有肢端刺痛或灼痛,足或足趾畸形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糖尿病足,可降低致残率.我们对9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化疗并中药斑蝥酸钠治疗前后MMP-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转移的关系

    任何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形成需要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破坏ECM中起主要作用[1],并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MMP-2、MMP-9有表达[2].但外周血中的MMPS表达少见报道.新辅助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分级.了解卵巢癌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研究探寻化疗并中药斑蝥治疗前后MMP-2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对卵巢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颜波;袁野;段永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康微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制定冠心康微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各药材;采用HPLC法分别考察制剂中黄芪甲苷、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三批制剂均出现与对照药材相对应的斑点,阴性制剂无干扰;初步确定三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不得低于0.30mg·g-1,丹酚酸B含量限度不得低于20.00 mg·g-1,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限度不得低于16.00mg·g-1.结论 研究所得制剂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指标性成分的检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很好的考察制剂内在质量.

    作者:周雨欣;黄淑勤;唐跃年;陶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转化医学的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中医研究生存在着基础研究课题与临床脱节,缺少原始创新能力等问题.转化医学可能是沟通中医研究生基础研究与临床的桥梁.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提升中医研究生研究起点、强化中医经典文献学习、强调以临床为中心的课题设计并以团队协作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开展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强化研究生培养、提升中医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和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过程.

    作者:黎春华;吕志平;孙学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单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方面具有多靶点、多向调节的作用.文章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脑血流量改变、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一氧化氮脑神经毒性和保护作用、自由基损伤和氧化作用及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八个方面,就近几年中药单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陶录岭;刘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东4种钩藤中毛钩藤碱及总碱含量的HPLC、UV测定

    目的 建立UV、HPLC测定广东4种钩藤植物的总碱以及毛钩藤碱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间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毛钩藤碱含量,以Hypersil ODS C18(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含0.50%三乙胺,冰乙酸调pH 5.3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体积10.00μl,柱温为40.00C,245 nm波长下检测分析;以UV测定总碱含量,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毛钩藤碱在0.02 ~0.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30%,RSD=1.600%;总碱含量在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里存在差异性,其线性范围为2.00~ 10.00 μg/ml,r =0.998 4.结论 该法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精密度较高,可用于对钩藤属植物不同物种、不同部位的总碱以及有效成分毛钩藤碱合量测定.

    作者:严愉妙;罗超华;方丽华;雷晓林;刘伟;莫志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贯煎治疗妇科病举隅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璜所创,方出自《续名医类案》,由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主治肝肾阴亏,血燥气郁,证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及疝气瘕聚.在长期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妇科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其运用举隅如下.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象”与“枢”探讨三焦

    《内经》言三焦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三焦多有阐述,以探讨三焦“形质”为众.中医基础理论构建过程中受“象”思维的影响颇深,以“象”思维去探讨三焦,结合三焦“象”的多层次性,思考三焦之“形”.结合《伤寒论》“少阳为枢”的理论,从“枢”的角度分析三焦功能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三焦.

    作者:卞尧尧;周春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目的 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 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葛晶;何建成;袁灿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银杏酮酯分散片能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的动力学参数,能有效去除有害的游离自由基.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就诊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66例,对133例患者采用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叶祥;周宜轩;何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天南星与胆南星的寒热药性探讨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生南星和胆南星的寒热药性.方法 将生南星、胆南星分别制备成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11d后,测量体质量、饮水量、进食量、体温、耗氧量、肝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性、肝脏系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生南星组、胆南星组对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体温均无明显差别;生南星可使小鼠的饮水量、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增加;胆南星可使小鼠的耗氧量、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力降低.结论 该结果与传统理论相一致.故饮水量、耗氧量、Na-K-ATPase活力及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可作为评价生南星、胆南星的寒热药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作者:王薇;王珊;刘超;杨新杰;崔九成;宋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肝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学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也是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主要方法[1].目前使用的化学治疗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可是其毒副反应大,不仅影响患者的食欲、精神状况及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继续治疗和康复也会有影响.化疗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痛等综合征[2].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行化学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连阿胶汤机器煎煮工艺的正交设计法优化

    目的 为黄连阿胶汤及相似质地药方的机器常压及高压煎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优化提取方案,RP-HPLC法测定黄芩苷、芍药苷、小檗碱的溶出量.结果 终确定机器常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 min,一煎40min,二煎40 min.机器高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min,一煎30 min,二煎30 min.结论 优化方案的指标成分溶出量明显高于正交设计中所有9个实验的结果,符合医院药房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

    作者:孙晓惠;卢崟;刘铭超;丘小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论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笔者根据肩周炎病症之所在,联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肩周炎患者60例,其中女性33例,男性27例;40岁以下者11例,40~60岁32例,60岁以上者17例;发生于右肩者37例,发生于左肩者14例,发生于双肩者9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17例,3个月至一年者27例,大于1年者16例.

    作者:姜文清;谷学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瘤清胶囊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差异分析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良性肿瘤,病程长,且生长的速度缓慢,往往以育龄期妇女好发,一般以月经改变、下腹疼痛、经期延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通常分为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有研究表明[1],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孕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导致,而米非司酮是一种炔诺酮的衍生物,能够高度与孕酮受体结合,妨碍孕酮取代受体所结合的部位,以加速子宫肌瘤缩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保守治疗子宫肌瘤中,但近年来发现,长期使用米非司酮有一定的副反应,疗效未达到十分理想效果.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宫瘤清胶囊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差异,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