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郭齐;吴丹;田昕;杨傲然;朱晓奕;周亚平

关键词:调脂方, 高脂血症, 血脂,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调脂方的降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灌胃给予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预防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脂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调脂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高剂量组能升高HDL-C水平(P<0.05),低剂量组仅能降低TG水平(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调脂方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 <0.05或P<0.01).结论 调脂方具有良好的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状态,对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及其三个近缘种的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对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的块根、叶原药材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原药材红外光谱一维谱图及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屏边三七、疙瘩七、峨眉三七和种植三七为近缘种种质资源的关系,初步判断种植三七与峨眉三七的种缘关系近,屏边三七与疙瘩七的种缘关系较为接近.

    作者:张志信;张仕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酸马奶疗法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机理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回归自然.天然疗法因疗效确切、调节增强免疫功能、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蒙古民族在长期的迁移游牧生活过程当中认识了解到天然植物药物和动物的习性,利用天然疗术来防病、治病,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乌日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单纯性肥胖中医治疗护理研究

    小儿肥胖以单纯性肥胖为主,占肥胖的95% ~ 97%,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累、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1].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几点:①能量摄入过多;②活动量过少;③遗传因素;④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目前,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西药服用方便但不良反应多,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很难维持;中药不良反应较小,且成本低廉,适宜长期服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艾迪联合养阴清肺利湿在肺癌脑转移头痛的疗效观察

    肺癌脑转移是在肺癌的基础上发生的脑部继发性疾病,导致了一系列脑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和神经功能的缺损,甚则发生脑疝死亡.其临床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1].因肺癌脑转移系血行转移的一部分,多属晚期患者,多失去手术指征,且手术是局部治疗,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全身性疾病的控制,并且多发和特殊部位的转移,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而大多数化疗药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也非一种理想的方法.放疗作为一种局部疗法,其副作用和危险性较大.故临床如何治疗为佳方案,目前仍无明确定论,而中医药治疗有着一定的优势.本课题假想通过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相结合,从而达到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永忠;何刘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护肝汤干预糖尿病大鼠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护肝汤对糖尿病肝损害大鼠的影响.方法 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中药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12周后检测肝功能、处死后取血及肝组织行相关检查.结果 糖尿病中药组大鼠肝功能、肝病理、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肝汤对糖尿病大鼠肝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陈明;曹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目的 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 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葛晶;何建成;袁灿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探索提取迷迭香精油的较优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自制油水分离器,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迷迭香中提取精油,通过考察不同季节原料、原料粒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佳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选择秋季干料,粒径0.3~0.5 cm,料液比1∶8,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为120 min.结论 在该条件下,得油率可达到1.86%.

    作者:张立颖;樊红日;陈宝;沈芳;刘雄民;冯龙;苏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O级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能会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如足部再遇到外伤、溃疡、感染及深层组织破坏等因素,则可并发糖尿病足,表现为患肢末端发凉、麻木、灼痛、刺痛、间歇性跛行,终进展形成溃疡、剧烈疼痛,严重者趾节脱落、患肢坏死.糖尿病足根据Wagner分类原则[1]可分为0~5级,0级糖尿病足表现为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肢端发凉、供血不足、感觉丧失或迟钝、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常伴有肢端刺痛或灼痛,足或足趾畸形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糖尿病足,可降低致残率.我们对9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脂血症基本病机与证型规律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高脂血症之病名、主要病情散见于痰饮(浊)、肥人、胸痹、中风、眩晕、心悸等病证之中,所以病因病机、临床分型繁杂,缺乏统一标准,在临床疗效评价上难以规范.笔者查阅古今文献、现代医家观点结合临床中医药期刊文献所报道的对高脂血症病机、证候证型、证型分布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行整理,以揭示其辨证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临证治疗.

    作者:冯利民;李立凤;杜武勋;朱明丹;刘长玉;张建平;张少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芩提取物的耐药抑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抑制机理,为中药耐药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 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黄芩提取物处理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电泳图谱变化情况;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体内环丙沙星药物的蓄积量.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菌细胞外液中有关酶活性.结果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子量为43kDa~55 kDa范围内有蛋白质条带的缺失或表达量的降低,经黄芩提取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可恢复表达或表达量增加;黄芩提取物可使菌体内环丙沙星蓄积浓度明显增加,但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黄芩提取物具有恢复耐药菌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和抑制膜上外排泵的作用,因此具有明显的耐药抑制作用.

    作者:毛春季;李伟奇;王一然;贺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黔产吴茱萸水煎剂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黔产吴茱萸水煎剂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吴茱萸水煎剂累积浓度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并探讨用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胺、四氨基吡啶孵育离体胸主动脉后,吴茱萸水煎剂对去除内皮及内皮完整的家兔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 ①吴茱萸水煎剂可使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且肉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收缩作用明显强于去内皮组.②酚妥拉明阻断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α受体后,吴茱萸水煎剂不再使去内皮及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张力增加.③四氨基吡啶与吴苵萸收缩家兔离体胸主动脉平滑肌的作用无关,四乙胺对吴茱萸水煎剂的缩血管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吴茱萸水煎剂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的收缩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其机制与α受体有关.

    作者:陈天琪;杨卫平;王嫣;彭芳;赵云华;纪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天南星与胆南星的寒热药性探讨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生南星和胆南星的寒热药性.方法 将生南星、胆南星分别制备成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11d后,测量体质量、饮水量、进食量、体温、耗氧量、肝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性、肝脏系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生南星组、胆南星组对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体温均无明显差别;生南星可使小鼠的饮水量、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增加;胆南星可使小鼠的耗氧量、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力降低.结论 该结果与传统理论相一致.故饮水量、耗氧量、Na-K-ATPase活力及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可作为评价生南星、胆南星的寒热药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作者:王薇;王珊;刘超;杨新杰;崔九成;宋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肾阳虚证与尿石形成相关性及温肾化石汤调节

    目的 研究肾阳虚证与含钙尿石形成相关性.方法 60例含钙尿石症肾阳虚型30例,其它证型30例,测定尿pH值、24 h尿量、尿石形成促进物与抑制物含量,肾阳虚证组服中药温肾化石汤,其它证型组服用相应辨证方药.结果 肾阳虚组尿pH值、24 h尿量、尿石形成促进物——尿钙、磷、草酸含量高于其它证型组,尿石形成抑制物——尿镁、柠檬酸、甘胺聚糖含量低于其它证型组,差异显著.肾阳虚证组服中药温肾化石汤后,可提高含钙尿石形成抑制物水平,降低含钙尿石形成促进物含量.结论 肾阳虚是含钙尿石形成与复发的中医病因病机.

    作者:陈宝国;邱丽瑛;胡羽健;吕伟;熊贵华;肖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栀子药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栀子中总绿原酸含量的紫外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栀子中总绿原酸在波长300 nm处的吸光度.结果 此法在6~ 3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30.837X-0.01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96%.结论 紫外测定栀子总绿原酸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能用于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昊;芦乾;宋伟;魏绍峰;王粟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山芎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山芎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包括山芎、台湾山芎、鞘山芎,其中有关鞘山芎的研究较多,而其余两种植物的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山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兴博;刘海涛;齐耀东;张进;朱迎夏;张昭;张本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肾虚质实验动物模型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肾虚质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推动辨体论治和治未病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通过长期对体质和辨体论治研究的积累,对肾虚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体质和证候的区别与联系、肾虚质和肾虚证的动物模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肾虚证动物造模中出现证质混用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强调肾虚质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关键是明晰肾虚质形成的主要因素,把握病理体质与证候的区别.

    作者:孙理军;李翠娟;王震;党照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古文中借代与曲说手法解析

    医古文言简而义赅,文约而质朴,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修辞、句读、训诂知识,才能读通、读懂,领会其精神实质.借代和曲说是医古文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由于时过境迁,古今文化背景不同,两种修辞手法常常不好理解并容易混淆,文章仅以这两种修辞手法解析为例,探讨医古文中丰富的语言文化现象.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各种胸部疾病当中,其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大量的使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1].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应用于原发性肺癌治疗当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2].此外,由于手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抑制等.因此,提高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疗效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法对SD大鼠骨折模型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对SD大鼠骨折模型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手术造成SD大鼠胫骨中下段骨缺损模型32只,随机分成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给予淫羊藿、当归中药煎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在造模的第7,15,21,30,42天分别取两组大鼠进行骨折处X线摄片观察并评分,在造模的第21,42天分别选两组大鼠处死后在原骨折部位取材,制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n=16)与对照组(n=16)相比较,在造模第7天时X线影像学无明显差异(P>0.05),在造模第21天以后治疗组X线影像、组织形态学改变,骨痂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运状态,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成,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羿;党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运用PET脑功能成像对针刺脑梗塞患者外关穴的研究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功能活动为指标,研究中风病人经穴和非穴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1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针刺外关组5例,针剌非穴组5例),手法针刺24min后,开始PET扫描观察不同处理状态下的PET脑功能成像特点.结果 针刺引起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增高,大脑、小脑、丘脑均有激活,左侧激活区有BA6、BA13,BA18,BA19,BA24,BA32;右侧激活区有BA2、BA4、BA9、BA13、BA22、BA38、BA40,增强区域大多与躯体运动、感觉,语言,情志有关.结论 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点比较,外关穴其激活脑区与脑梗塞后损伤区域有特异性联系,能调节中风后运动、感觉障碍、失语、情志障碍有关的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并且与非穴在治疗效应上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孙曌;赖新生;沈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