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中药丸剂用治肿瘤优势的分析

王文顺;杨晓媛

关键词:肿瘤治疗, 中药丸剂, 优势
摘要:当下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针对肿瘤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当下中药治疗主要以汤剂为主,但中药剂型丰富,不同剂型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优势,本文就中药丸剂治疗肿瘤的优势作简要论述.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叶天士胃阴学说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倡导脾胃分治,认为脾胃之治各有不同,脾喜刚燥而胃喜柔润,叶氏对东垣之说推崇倍至,但却不泥于此,并提出胃阴学说,以甘平、甘凉之法滋养胃阴,但其理论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合并它法并用于治疗肝、肾、肺、心等脏腑阴亏之证,扩大了胃阴学说的应用范围,使得脾胃学说之发展日趋完善.

    作者:张泽;姜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许建邦冠脉通方治疗心痛病经验介绍

    许建邦老师,中医主任医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名中医,全国和自治区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并建立了许建邦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许老师从医30余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许老师认为冠心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左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心悸喘息,短气不得卧等症.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总的病机是邪阻痰瘀,正气不足,不通则痛,治疗不外通补两法,自拟冠脉通方[1]治疗本病,再经合理加减,举一反三,疗效显著.弟子有幸伴其左右聆听教诲,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兹不揣浅陋,将其经验总结如下,望与同道共飱.

    作者:樊斌;关飞;许建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中频电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次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可快速缓解颈部痉挛、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任亮;郭振强;刘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杨运宽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总结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的范畴,是临床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杨运宽教授“养阴祛湿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颇具心得.文章结合具体病例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应用体会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李香蕾;朱昕昀;金红娇;李梓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从肝脾谈“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预防医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脾为后天之本,肝为情志之司,肝脾功能相互影响,在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饮食和情志是影响现代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关键因素,与肝脾功能关系密切,适饮食、调情志是调畅肝脾、健康养生的核心内容,贯穿中医治未病的始终.

    作者:闫早兴;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房颤射频消融术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至2017年行射频消融术房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朱雄雄治疗脾胃病常用对药集粹

    朱雄雄教授推崇对药,认为用好对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治疗脾胃病时擅长应用对药,今将其治疗脾胃病时常用对药加以总结整理,以研究其用药经验,从中获得教益.

    作者:杰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养生常见误区之浅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随着中医养生的普及,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观念的认知和行为的误区,从而因养生的不正确而造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中医养生中出现的误区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力求能修正错误认知,使人们对于养生的认识更加全面,以便能更好的普及中医养生.

    作者:宋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谈赵智强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赵智强教授认为,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素体燥热,外感风邪湿热,入里化热,血热内蕴,热盛生风;热毒久羁,耗伤气血,致津枯血燥;血少则血行欠畅,久则成血瘀之证.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风、化瘀.

    作者:孙玲;赵智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针药并用治疗痴呆经验

    痴呆是一类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其病位在脑,与心、脾、肾三脏相关,基本病机为脑髓失养,且大多兼有痰凝、瘀血等.故治法当以补益脑髓为主,辅以健运脾胃、健脾化痰、行气活血等治法,中药处方为益气聪明汤加减:生黄芪、党参、葛根、菟丝子、桂枝、石菖蒲、炙甘草、山萸肉、黄精、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川芎、丹参.肾虚重者加淫羊藿、制何首乌;脾虚重者加山药、太子参;痰湿重者加胆南星、竹茹;瘀血重者加三棱、莪术.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水沟、内关、神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丰隆、太溪、三阴交、涌泉.脾肾亏虚重者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加灸;痰湿重者加刺公孙;瘀血重者膈俞刺络放血.应用于临床,颇有疗效.

    作者:于丽;冯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动脉硬化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问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25.5%)、痰瘀互结型(30.0%)、脾虚湿盛型(23.0%)、肝肾阴虚型(21.5%);斑块类型:不稳定性121例(60.5%)和稳定性79例(39.5%);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度:轻度狭窄85例(42.5%)、中度狭窄61例(30 5%),重度狭窄33例(16.5%),闭塞21例(10.5%);4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动脉硬化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可了解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可了解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类型、狭窄度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耿春;陈绍辉;李阳;邱士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对痔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在痔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换药,对照组采用马应痔疮膏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83.34%,两组间无显著差别.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创面水肿评分(1.08±0.13分VS 2.02±1.09分)、疼痛评分(1.75±0.25 VS 3.25±1.3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同时无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具有明显的消除水肿、抗炎、止痛、止痒作用,起效快无不适感,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能降低患者因手术而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红芳;陈艳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归芪五草汤治疗崩漏60例

    目的:观察自拟归芪五草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归芪五草汤治疗崩漏60例.结果:痊愈48例,占80%;好转10例,占16.7%;无效2例,占3 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此方治疗崩漏疗效确切,收效快.

    作者:周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药新药研究的方法和模式

    中药及复方的使用基于中医理论的指导,它们都是长期临床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及可靠的安全性.而将传统中药开发成符合现代科技及健康理念的中药新药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既要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又要借鉴现代医药学的还原论思维.应该以经典方剂、名优中成药品种、临床验方、中药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为中药新药开发的有效来源,进行系统研究和挖掘,发现中药新药.

    作者:王洋;宋洁瑾;陈涛;李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谈肝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本文以中医脏腑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的观点,以肝、肾两脏的功能与特点为出发点,探寻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作者:王彦杰;郝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自拟除疣酊外涂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自拟除疣酊对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传染性软疣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自拟除疣酊外涂,对照组36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每周复诊1次,共8周,观察疣体脱落情况.结果:两组疣体均明显脱落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除疣酊外涂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峰;刘青云;王晶晶;迟慧彦;曲韵;高云;姚春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2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并给予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已无痛经;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超声检查示病灶血供明显减少,回声增强.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183例、较满意52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3%(235/244).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梁小梅;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议鬼箭羽在妇科瘀证中的应用

    来源于卫矛科植物的干燥具翅状物的枝条.功能主治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用于瘕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作者:张羽;雷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神阙穴艾灸联合姜夏散脐疗干预阿奇霉素静滴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联合姜夏散脐疗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咪替丁预防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组加用神阙穴艾灸及姜夏散脐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姜夏散脐疗可明显降低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

    作者:杨国辉;魏向阳;毛善林;孙军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药漱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在口腔护理中给予中药漱口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接收的78例口腔疾病患者,并将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实验组予以中药漱口液.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远比实验组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实验组高,P<0.05.结论:中药漱口液在护理口腔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抑制口腔致病茵的种类与数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