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张志鹏;索绪斌;朱盛山
目的 研究藏药椭圆叶花锚Halenia.elliptica D.Don品种、资源分布、蕴藏量,分析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提出资源保护方案方法标本查阅与野外踏查相结合分析椭圆叶花锚资源分布与品种情况;生态学方法调查椭圆叶花锚分布生境、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量、蕴藏情况;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调查、医院调查分析椭圆叶花锚使用情况.结果 椭圆叶花锚分布区广,适生生境在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种子萌发率高,可形成优势种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蕴藏量可观,目前药用量有限结论椭圆叶花锚资源能够满足目前藏医临床与制药产业的需求,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光照.
作者:古锐;王昌华;刘翔;赵继锋;秦松云;钟国跃;张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和溶剂量为自变量,以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60 min,乙醇用量10倍,提取2次,提取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65%,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82 9.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施俊辉;杨军宣;赵成城;杨明;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的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收率,比吸附量,比解析率和抗氧化特性等为指标,从5种大孔树脂和1种聚酰胺树脂中筛选适宜纯化的树脂,并考察其工艺条件.结果 马齿苋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20倍的70%乙醇溶液,提取2次,提取60 min/次.HPD-6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为佳,其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5 mg/ml,流速1.5 ml/min,先用9 BV的纯水洗脱杂质,再用70%的乙醇洗脱;得率可达78.234%.结论 HPD-600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效果较好,工艺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周毅;曾少娴;王成蹊;李悦山;张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雪莲巴布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扩散收集不同时间点的透皮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浓度,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 以相关系数(r)为评价标准,进行3个指标拟合精度的综合比较,Higuchi方程拟合精度高.结论 雪莲巴布剂体外透皮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
作者:段红;翟科峰;邢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5F-Na盐注射液,并考察其对荷要S180型肉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0.5 mol·L-1 NaOH使半边旗提取物5F完全溶解,稀HCI调节pH值为7.4,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稳定pH值并定容,灭菌,分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Na盐注射液中5F的含量,其标示量为10 mg·ml-1.将所制备的5F-Na盐注射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以小鼠S180型肉瘤实体瘤和腹水瘤为模型检测其体内抗癌活性.结果 所制备5F-Na盐注射液为微黄色澄清透明液体.5F-Na盐注射液25,50,100 mg·kg-1 3个剂量组对S180型肉瘤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6.53±4.90)%,(48.13%±11.09)%,(63.04±6.76)%,对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2.24±25.66)%,(74.55±23.31)%.(141.86±13.91)%.结论 该研究用的5F-Na盐注射液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对小鼠S180型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吴科锋;吕应年;刘义;李立;George.G.Chen;梁念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从19种南药提取物中筛选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活性的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e effect,CPE)测定不同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SV-1活性.结果 从19种南药提取物中找到了5种含有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成分.结论 对这5种提取物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有希望开发出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新药.
作者:李深;赖志才;瞿畅;张美英;张颖君;杨崇仁;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茯苓药材的野生资源、生态环境、培育菌种、栽培技术、产量分布、销售价格等进行系统调查,为茯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访问座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西、云南、浙江、安徽等8省12个地区的茯苓药材进行资源调查,整理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培育菌种、产量分布和销售价格等调研资料.结果 茯苓药材野生资源极少,濒临灭绝;各地种植茯苓因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繁殖菌种等因素影响,其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差异较大.结论 为了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亟待保护茯苓野生资源和规范茯苓药材种植.
作者:於小波;昝俊峰;王金波;王克勤;刘焱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 整理出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4组18种3变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铁线莲属药用植物打下了基础.
作者:宋龙;张雯;张红梅;周秀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中试或大生产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对预处理每步留样的树脂进行监测.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预处理方法为:用2%NaOH 30 L(1.5BV)浸泡2 h后,用蒸馏水反复清洗5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40 L(2 BV),至用pH试纸检测呈中性.再用95%乙醇20 L浸泡过夜后.用95%乙醇清洗3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20 L(1 BV),装柱,后用40 L左右95%乙醇(2 BV)冲洗柱子,至接出的乙醇液与等倍量蒸馏水混合不变混浊.该方法对有机残留物的洗脱效果较好.预处理的树脂经GC检测,苯、甲苯、和苯乙烯均未检出,达到药用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作者:刘兴国;贾继明;郑亚杰;王贵金;蔡艳;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石刁柏药材及不同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在国内首次以石刁柏皂苷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石刁柏药材及不同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石刁柏皂苷在4.25~3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石刁柏药材及提取物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1%、100.3%,RSD分别为1.57%、1.9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石刁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隶书;程东岩;范艳君;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脑是肾精充骨生髓所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中医学认为补肾益髓法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ehemic cerebral vaseular disease,ICD)的重要法则,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用补肾益髓中药联合BMSCs移植成为重塑ICD的重要途径之一.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可增加缺血脑组织中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脑功能恢复,使中医未明的机理得以阐释,西医的局限得以系统整体,有利于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开拓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窦娟娟;骆文郁;刘永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时麝香及其替代品的药理作用和含测方法进行综述.方法 对近十年有关麝香及其替代品药理作用、药材及制剂含测方法、生物组织中活性成分的含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麝香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人工麝香已作为其替代品在临床使用,麝香酮作为麝香的活性成分和质控指标多采用GC、GC-MS、HPLC等方法进行含测.结论 应积极开展基于麝香功效与物质基础关联的药理作用研究,构建其他活性成分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孙蓉;杨倩;尹建伟;郑丽娜;朱兰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HSWY)预防用药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预防中剂量(Pz)、低剂量(Pd)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预防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何首乌饮,用药60 d.检测各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睾丸组织IGF-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睾丸组织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精子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明显升高,IGF-1、睾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何首乌饮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提高IGF-1、睾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IGF-1mRNA、FSHR、LHR、EGF、EGFR的表达以及精子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何首鸟饮预防用药组能逆转上述现象,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何首乌饮通过改善激素的分泌,提高睾丸组织促性腺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从而预防睾丸组织衰老,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小杰;牛嗣云;张艳青;高福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舌上皮Al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卓冬婷;吕军影;黄李平;黄耀全;朱莲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32μg/ml作用于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 000μg/ml;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核聚集成团块,形成凋亡小体,有的边聚于核膜下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朱大诚;赵志冬;高永涛;周军;欧阳永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头花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头花杜鹃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分析法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50%,其主要成分为Pinene(0.25%),Myrcence(0.69%),2-Butanone,4.phenyl-(0.24%),Caryophyllene(0.75%)等.结论 首次研究了头花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作者:马萍;林鹏程;吴江;卢永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引起包括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细胞、分子及其调节过程的变化,许多细胞因子及酶都参与了炎症反应.该文主要综述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及酶等对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作者:曾靖;黎晓;黄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指纹图谱研究市售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的质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均舍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分析时间:115 min,流速:0.7 mL/min.结果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共有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以橙皮苷为参照物,共标出18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被聚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的相似度差别明显.结论 可通过分析结果判断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质量的差异.此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地为健胃消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李素;倪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烯雌酚所致大鼠子宫痛经症模型,以针刺作对照,分别测定子宫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艾灸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具有镇痛作用;模型组大鼠子宫NO的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艾灸治疗后,子宫组织ET-1含量降低,而NO含量有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艾灸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提示艾灸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的大鼠扭体反应,其临床治疗痛经症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子宫组织中ET-1、NO活性有关.
作者:姚合梅;陈盼碧;黄小瑾;何秀丽;王兴桂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测定活血散结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shim-pack C18-ODS(1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温度为40℃,载气流量为4.06 L·min-1.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1.006~10.06μg,R:0.999 3,n=6;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7.29%,RSD为1.37%(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李毅;王颖;张廷模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