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及引种栽培白芍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代冬梅;陆萍;江海亮;邹建卫

关键词:白芍, 引种栽培,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白芍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不同产地及引种栽培白芍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DAD方法,测定了44批白芍样品(含2批赤芍药材和5批引种栽培白芍药材).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l,柱温40℃.检测波长230nm,分析时间60 min,平衡时间14min.结果 确定了白芍药材中的14个共有峰,经相似度分析,可将白芍药材分成3类.不同质量等级白芍样品色谱指纹图谱中两个主要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峰高比的变化规律如下:优质品在(5-10):1左右;一般品在(3.0~3.5):1之间;劣质品在(1.0~3.0):1之间.4批引种栽培白芍药材与其他主产地白芍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0之上,且其共有峰的LC-MS测定结果与其它白芍药材一致,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峰面积比为(5-10):1.结论 引种栽培的白芍药材与主产地白芍药材质量一致,且更加稳定可控,因此可以作为白芍药材的新来源;建立的白芍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结合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峰高比的变化规律,可应用于全面控制白芍药材的质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对青春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青春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组织NO产生及其在近期及远期睾丸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6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生脉注射液近期组(实验1组),生脉注射液远期组(实验2组),空白对照近期组(对照1组)和空白对照远期组(对照2组),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24h和9周取睾丸,测定睾丸组织内T-AOC和NOS活性.结果 与对照1组相比,实验1组NOS、T-AOC均上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2组比较,实验2组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T-AOC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能提高T-AOC活性,减轻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连续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倪春超;周益福;郑婷婷;徐乃晶;王宇;余晶晶;高贵山;张金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山木通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山木通根及根茎与茎叶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山木通根及根茎、茎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根及根茎挥发油中鉴定了9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03%;茎叶挥发油中鉴定了10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23%.结论 两者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

    作者:王祥培;许乔;许士娜;李雨生;吴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芩中黄芩苷精制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黄芩苷精制工艺的条件,提高黄芩苷精品得率.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黄芩苷精制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保温时间、保温温度、pH值3个因素对黄芩苷精品得率的影响.按照药典规定,采用HPLC对实验中的黄芩苷精品进行测定.结果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温时间为45 min,保温温度为80℃,pH为2.0的条件下,从黄芩苷粗品中精品得率达到72.7%.结论 该工艺设计合理,方法简便实用.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黄芩苷精品得率大大提高.

    作者:潘燕;孟庆刚;高明;张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天南星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天南星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比较两种提取物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接种S180细胞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天南星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并对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测.结果 天南星醇提物及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50%,40.40%,25.50%,35.70%,40.60%,24.30%.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低剂量组亦有差异,病理检测显示天南星组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结论 天南星提取物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杨国平;吕小满;甘平;彭芳;白丽;钱金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龙须菜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进展

    文章综述了药食两用海洋藻类龙须菜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包括龙须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应用等方面,为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陆崇玉;邓赟;宋欣;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三黄方抗内毒素活性的谱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 考察三黄方制剂化学指纹图谱与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为提高三黄方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建立12个厂家三黄方制剂的化学指纹图谱,并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其不同稀释度的抗内毒素活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双变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统计分析指纹图谱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小檗碱、黄芩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化学成分和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相关.结论 可以以黄芩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为指标,对三黄方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邓翀;张艺;孟宪丽;王张;范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质量差异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指纹图谱研究市售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的质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均舍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分析时间:115 min,流速:0.7 mL/min.结果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共有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以橙皮苷为参照物,共标出18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被聚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的相似度差别明显.结论 可通过分析结果判断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质量的差异.此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地为健胃消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李素;倪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内皮素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内皮素(ET)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给予高尿酸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ET和PAI-1的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中尿酸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血浆ET,PAI-1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J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同时血浆ET、PAI-1含量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亚芹;邢哲;马焕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基本方对直肠癌放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齐阴基本方对直肠癌放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06-2009-01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放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只采用放疗,治疗组放疗期间服用益气养阴基本方,随证加减,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30 d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并在放疗前后各测一次IL-2和TNF-α,观察放疗、益气养阴基本方对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后气阴两虚证侯积分均有升高,与放疗前比较,P<0.05;放疗后对照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升高较明显,与治疗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放疗后IL-2和TNF-α都出现降低,而治疗组下降较少(P<0.05).结论 益气养阴基本方可以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和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副作用.

    作者:赵仁;李卫强;杨治花;朱西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的佳工艺.方法 以多糖含量和脱色卒为指标,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脱色佳工艺为:在60℃的条件下,调节pH 9.0,加入双氧水量30%,反应4h.结论 该脱色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应用.

    作者:卢国勇;孟江;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桑叶总黄酮对大鼠血脂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桑叶总黄酮(FML)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早期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桑叶总黄酮预防性给药,检测每组大鼠体重、血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桑叶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显著降低,并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 桑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江正菊;单琳琳;胡霞敏;徐诗强;于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酢浆草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测定酢浆草不同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以异荭草素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酢浆草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异荭草素在10.096~80.76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98.7%,RSD为1.70%.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酢浆草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海生;王隶书;范艳君;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制法四逆汤中甘草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 对四逆汤传统汤荆、经方颗粒剂及单味配方颗粒剂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3种不同剂型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甘草酸(每处方)在传统汤剂中的含量为92.92 mg,经方颗粒荆中的含量为66.95mg,单味配方颗粒中的含量为199.43mg.结论 3种剂型中指标性成分甘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可为四逆汤剂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秦利芬;杨玉琴;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缓控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近年来缓控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进展,为展开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介绍<美国药典>中测定体外释放度的的装置、方法及应用实例.阐述释放介质中离子及离子强度对释放度的影响和中药缓释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研究现状,对缓控释制刺体外释放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往复筒法、流通池法可评价化学药缓控释制剂质量并预测其体内效应,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结论 往复筒法、流通池法对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刘艳;张志鹏;索绪斌;朱盛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在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应用荧光蛋白,包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等,建立的报告基因技术和在体成像技术能够实现肿瘤的在体荧光实时成像,是研究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理想工具之一.将其应用于中药研究,可以监测中药对肿瘤生长、转移、放化疗增效、抑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将有助于遴选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并深化其机制研究.

    作者:范钦;刘亚伟;王启瑞;孙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沙苑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沙苑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沙苑子中得到6个化合物,β-谷甾醇①;十七烷酸1-甘油酯②;豆甾醇③;鼠李柠檬素④;芒柄花素⑤;沙苑子苷⑥.结论 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首次研究了化合物6的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

    作者:李洪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云南产17种枫斗类石斛资源和原植物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17种云南产枫斗类石斛资源的状况和原植物来源鉴定,为保护石斛资源和解决枫斗品种混淆问题奠定基础.方法 产地调查、查阅文献和资料分析.结果 云南产17种枫斗类石斛分别属于石斛组(15种)和瘦轴组(2种).11种有入药使用的记栽,其中3种收载于<中国药典>.结论 对云南产17种石斛枫斗类资源和原植物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在石斛采收和枫斗加工过程中品种混淆的问题,也为石斛类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安华;沈妍;赵兴灿;潘佳;王泽锋;杨耀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护理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也是常见、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丁东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活血散结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测定活血散结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shim-pack C18-ODS(1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温度为40℃,载气流量为4.06 L·min-1.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1.006~10.06μg,R:0.999 3,n=6;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7.29%,RSD为1.37%(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李毅;王颖;张廷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刺玫果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刺玫果总黄酮的佳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刺玫果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刺玫果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纯化工艺为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药材与树脂比为2:1.其总黄酮含量可达50%以上.结论 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程东岩;王隶书;范艳君;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