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护理

丁东坤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 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也是常见、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枝黄花总皂苷和总黄酮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一枝黄花总皂苷和总黄酮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渍疡的影响.方法 给消炎痛前2 h分别腹腔注射一枝黄花总皂苷和一枝黄花总黄酮,6 h后处死动物,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溃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枝黄花总皂苷及总黄酮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素鹏;裘名宜;李晓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云南产17种枫斗类石斛资源和原植物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17种云南产枫斗类石斛资源的状况和原植物来源鉴定,为保护石斛资源和解决枫斗品种混淆问题奠定基础.方法 产地调查、查阅文献和资料分析.结果 云南产17种枫斗类石斛分别属于石斛组(15种)和瘦轴组(2种).11种有入药使用的记栽,其中3种收载于<中国药典>.结论 对云南产17种石斛枫斗类资源和原植物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在石斛采收和枫斗加工过程中品种混淆的问题,也为石斛类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安华;沈妍;赵兴灿;潘佳;王泽锋;杨耀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剂量硒化壳聚糖与全反式维甲酸协同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

    目的 研究小剂量硒化壳聚糖(25 mg/L)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 0.1 μmol/L)联合应用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片段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NBT还原法检测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分化抗原CD11b.结果 25 mg/L硒化壳聚糖没有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能力,但与0.1 μmoL/L ATRA联合使用同单独使用0.1 μmol/L ATRA相比,CD11b表达阳性率进一步增加,NBT还原能力进一步增强,两药合用DNA电泳呈现出典型的梯带.结论 小剂量硒化壳聚糖与ATRA联合使用可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及分化.

    作者:邓守恒;李林均;蔡晓军;曹凤军;李芳;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精多糖对过氧化氢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H2O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MDA含量与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用100 μmol/L H2O2损伤细胞,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黄精多糖大、中、小剂量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继续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检测MDA与SOD.结果 100μmoL/L H2O2对ECV304有损伤作用.黄精多糖能显著增加细胞SOD的水平,显著抑制H2O2诱导ECV304 MDA的产生.结论 黄精多糖可减轻H2O2对ECV304的损伤程度,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陈广;严士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护理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也是常见、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丁东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益康对高胆固醇血症致Aβ增高大鼠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脑益康对高胆固醇血症致Aβ增高大鼠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大鼠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脑益康灌胃,Y电迷宫测试,测定血脂、血流变及脑海马区Aβ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脑益康高剂量组大鼠电刺激尝试次数显著减少(P<0.01),血清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大鼠脑海马区Aβ表达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脑益康可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其机制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脑Aβ生成有关.

    作者:崔戈;周爱玲;施海燕;胡亚娥;朱燕;茅家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南山茶种子、果皮、花抗IgE介导Ⅰ型过敏的研究

    目的 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和组胺(His),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跟踪研究西南山茶种子、果皮、花抗IgE介导Ⅰ型过敏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方法 西南山茶花用乙醇提取,提取物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花用50%丙酮提取,种子和果皮分别用乙醇提取.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I(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Menglusitena)组,各样品的高、低剂量组.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lgE、LT和His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炎症面积.结果 得到花的95%乙醇提取物(1),花的50%丙酮提取物(2),花的醇提物水层(3),化学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山萘酚(4)含量较高,种子的醇提物(5),果皮醇提物(6).1,2,3,5,6号均可降低血清IgE、LT和His含量,强弱顺序5、6、1>2、3>4;1、2、5可明显减少全血及BALF中EOS数量,强弱顺序为11,2,5>3,6>4;1,3,5,6均可减少肺组织炎症面积,强弱顺序5>6>1>3.结论 1,2,3,5,6号灌胃给药对大鼠过敏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活性强弱顺序为5、6、1>2、3>4.

    作者:王永奇;侯蕾;史丽颖;师海波;苗艳波;唐玲;冯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半边旗提取物5F-Na盐注射液制备及其对小鼠S180型肉瘤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制备5F-Na盐注射液,并考察其对荷要S180型肉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0.5 mol·L-1 NaOH使半边旗提取物5F完全溶解,稀HCI调节pH值为7.4,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稳定pH值并定容,灭菌,分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Na盐注射液中5F的含量,其标示量为10 mg·ml-1.将所制备的5F-Na盐注射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以小鼠S180型肉瘤实体瘤和腹水瘤为模型检测其体内抗癌活性.结果 所制备5F-Na盐注射液为微黄色澄清透明液体.5F-Na盐注射液25,50,100 mg·kg-1 3个剂量组对S180型肉瘤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6.53±4.90)%,(48.13%±11.09)%,(63.04±6.76)%,对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2.24±25.66)%,(74.55±23.31)%.(141.86±13.91)%.结论 该研究用的5F-Na盐注射液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对小鼠S180型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吴科锋;吕应年;刘义;李立;George.G.Chen;梁念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花菜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白花菜子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初步探索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反应法,对白花菜子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白花菜子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白花菜子中可能舍有糖、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皂苷、黄酮类、生物碱、油脂、挥发油、蒽醌、酚类、甾体、三萜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白花菜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白花菜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耿红梅;王燕;高焕君;魏静;王融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龙衣有效成分的初步提取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分离筛选青龙衣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萃取法对青龙衣有效成分进行初步提取分离,运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 乙醇总提取物和醋酸乙酯萃取层部位对白血病细胞K562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青龙衣醇提物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活性部位是醋酸乙酯萃取层.

    作者:李福荣;王庆国;韩纪举;邢鹂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对兔耳增生性瘢痕预防作用的研究

    目的 建立血浆苦参碱的GC-MS联用分析法,测定经皮给药后苦参碱在小鼠肺、肾、皮、脾、肝和心组织中的含量;观察苦参碱微乳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苦参碱微乳经小鼠背部皮肤给药,用GC-MS分析法测定苦参碱在小鼠各组织中浓度分布;15只家兔随机分为1组、2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麻醉后,兔耳全皮层至软骨膜损伤造瘢痕模型.1组和2组分别预防性给苦参碱微乳,模型对照组给空白微乳;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组兔耳增生性瘢痕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苦参碱在32~8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 5),低检出限量1 ng·ml-1,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2.9%,绝对回收率为70.0%~78.6%.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后,苦参碱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肺、肾、皮、脾、肝和心,肺中的苦参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微乳对1、2组家兔耳部创伤有明显的预防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结论 GC-MS方法专属、准确、灵敏,可用以测定组织中苦参碱的含量.苦参碱微乳对家兔耳部创伤有明显的预防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由于苦参碱在小鼠肺中含量高,可以推测苦参碱微乳,不仅可以预防创伤性瘢痕增生,而且还可以作为临床预防肺纤维化用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吕建华;魏红;张振;郭瑞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何首乌饮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HSWY)预防用药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预防中剂量(Pz)、低剂量(Pd)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预防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何首乌饮,用药60 d.检测各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睾丸组织IGF-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睾丸组织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精子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明显升高,IGF-1、睾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何首乌饮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提高IGF-1、睾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IGF-1mRNA、FSHR、LHR、EGF、EGFR的表达以及精子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何首鸟饮预防用药组能逆转上述现象,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何首乌饮通过改善激素的分泌,提高睾丸组织促性腺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从而预防睾丸组织衰老,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小杰;牛嗣云;张艳青;高福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国茯苓药材主要产区资源调查

    目的 对茯苓药材的野生资源、生态环境、培育菌种、栽培技术、产量分布、销售价格等进行系统调查,为茯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访问座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西、云南、浙江、安徽等8省12个地区的茯苓药材进行资源调查,整理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培育菌种、产量分布和销售价格等调研资料.结果 茯苓药材野生资源极少,濒临灭绝;各地种植茯苓因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繁殖菌种等因素影响,其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差异较大.结论 为了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亟待保护茯苓野生资源和规范茯苓药材种植.

    作者:於小波;昝俊峰;王金波;王克勤;刘焱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AB-8型大孔树脂应用于肌萎灵冻干粉针的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中试或大生产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对预处理每步留样的树脂进行监测.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预处理方法为:用2%NaOH 30 L(1.5BV)浸泡2 h后,用蒸馏水反复清洗5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40 L(2 BV),至用pH试纸检测呈中性.再用95%乙醇20 L浸泡过夜后.用95%乙醇清洗3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20 L(1 BV),装柱,后用40 L左右95%乙醇(2 BV)冲洗柱子,至接出的乙醇液与等倍量蒸馏水混合不变混浊.该方法对有机残留物的洗脱效果较好.预处理的树脂经GC检测,苯、甲苯、和苯乙烯均未检出,达到药用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作者:刘兴国;贾继明;郑亚杰;王贵金;蔡艳;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刺玫果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刺玫果总黄酮的佳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刺玫果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刺玫果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纯化工艺为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药材与树脂比为2:1.其总黄酮含量可达50%以上.结论 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程东岩;王隶书;范艳君;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方法 从黄宫绣的学术形成、思想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黄宫绣所著<脉理求真>结合临床实际,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是研究中医脉诊的重要的参考书;<本草求真>开创了近现代临床中药学以功效归类载录药物的编写形式,与中医药高校<中药学>教材的编写体例,虽有精粗之别,却无本质差异,奠定了现代临床中药学以功效分类的基础并开创编写体例,功不可没.结论 今天进一步整理和研究黄宫绣的脉理学说,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及充实租国医学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所述药理,尤多精义,切合实际.不尚空谈,是一部医药学紧密结合、内容精简扼要、临床实用价值较高的本草专著,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作者:邹来勇;陈建章;喻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

    介绍了目前中药研究方面采用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

    作者:吕佳萍;孙向荣;周介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的关系探讨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舌上皮Al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卓冬婷;吕军影;黄李平;黄耀全;朱莲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桑叶总黄酮对大鼠血脂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桑叶总黄酮(FML)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早期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桑叶总黄酮预防性给药,检测每组大鼠体重、血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桑叶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显著降低,并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 桑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江正菊;单琳琳;胡霞敏;徐诗强;于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短暂脑缺血动物模型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建立能体现临床特点的短暂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对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研究的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和过氧化物诱导小鼠TIA样发作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并比较已有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结果 通过对现有可用于TIA研究的动物模型对比分析,揭示各种模型的适宜范围,并提出对已有模型的改进建议.结论 病症结合的动物模型是能体现TIA临床特点的模型.

    作者:乔靖怡;张小磊;王灿;苗明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