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奇;侯蕾;史丽颖;师海波;苗艳波;唐玲;冯保民
目的 HPLC-ELSD法建立人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气体压力25psi、增益500、加热器级别66%、漂移管温度75℃.结果 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物,通过对10批吉林通化产的不同批次的人参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标定了9个共有峰,并利用<中国药典>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出其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为更好地控制人参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蔡艳;贾继明;刘兴国;郑亚杰;王贵金;郭文胜;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建立能体现临床特点的短暂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对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研究的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和过氧化物诱导小鼠TIA样发作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并比较已有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结果 通过对现有可用于TIA研究的动物模型对比分析,揭示各种模型的适宜范围,并提出对已有模型的改进建议.结论 病症结合的动物模型是能体现TIA临床特点的模型.
作者:乔靖怡;张小磊;王灿;苗明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痨虫侵蚀肺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肺结核的各种类型,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或同时兼见.
作者:狄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喙尾琵琶甲甲醇和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喙尾琵琶甲甲醇和水提取物对11种临床常见的病原菌的MIC及MBC,初步判定其抑菌效果.结果 甲醇和水提取物在体外对10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强,对痢疾杆菌无明显作用;甲醇提取物抗菌作用强于水提取物.结论 喙尾琵琶甲甲醇和水提取物均对所测试菌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
作者:施贵荣;肖培云;洪小凤;巫秀美;刘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枇杷叶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采收季节叶片及嫩叶、成熟叶、老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酸水解法处理样品得到黄酮苷元,通过HPLC法测定黄酮苷元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据此计算总黄酮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 m1.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结果 枇杷叶中以槲皮素与山萘酚为母核的黄酮含量相差不大,且不同采收季节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黄酮含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明显.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枇杷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美红;吕寒;李维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9年第03期)、MEDLINE(1991~2009.08)、EMbase(1991~2009.08)、CBMdisc(1991~2009.08)、CNK1(1994~2009.08).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初检出185篇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9篇关于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心绞痛症状疗效为效应尺度:x2=8.93,df=18,P=0.93.合并OR=3.96,95%CI(3.00,5.24),z=9.66(P<0.000O1;以心电图疗效为效应尺度:x2=13.05,df=18,P=0.79.合并0R=2.87,95%CI(2.30,3.59).Z=9.24(P<0.000 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徐国良;林淑梅;徐卉;秦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天麻素治疗组,每组25只.用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的活性,检测动物术后BBB运动评分.结果 天麻素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元的尼氏体的含量较多,差异具有显著性;天麻素治疗组的BBB运动评分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结论 天麻素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区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徐纪伟;陈旭东;刘喜民;康红玉;孙丹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应用荧光蛋白,包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等,建立的报告基因技术和在体成像技术能够实现肿瘤的在体荧光实时成像,是研究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理想工具之一.将其应用于中药研究,可以监测中药对肿瘤生长、转移、放化疗增效、抑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将有助于遴选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并深化其机制研究.
作者:范钦;刘亚伟;王启瑞;孙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用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PBAP).方法 利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凝胶偶联抗体构建亲和层析柱,通过CM-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柱层析,CNBr-activated Seplaarose 4B亲和柱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纯化PBAP.结果 利用多克隆抗体偶联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成功构建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PBAP.结论 利用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PBAP,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作者:黎渊弘;罗艳萍;廖共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细胞核受体,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一种亚型.众多研究证实PPARγ具有多种生物效应,与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癌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炎性反应关系密切;以PPARγ为信号通路的中草药提取物的相关研究成为药物开发新热点;诸多中草药有效成分,可以作为PPARγ激动剂或是拮抗剂,影响脂肪细胞分化及糖脂代谢.文章意在探讨以PPARγ为靶点的中药有效成分对于糖脂代谢的调节及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王国强;尚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和组胺(His),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跟踪研究西南山茶种子、果皮、花抗IgE介导Ⅰ型过敏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方法 西南山茶花用乙醇提取,提取物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花用50%丙酮提取,种子和果皮分别用乙醇提取.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I(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Menglusitena)组,各样品的高、低剂量组.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lgE、LT和His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炎症面积.结果 得到花的95%乙醇提取物(1),花的50%丙酮提取物(2),花的醇提物水层(3),化学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山萘酚(4)含量较高,种子的醇提物(5),果皮醇提物(6).1,2,3,5,6号均可降低血清IgE、LT和His含量,强弱顺序5、6、1>2、3>4;1、2、5可明显减少全血及BALF中EOS数量,强弱顺序为11,2,5>3,6>4;1,3,5,6均可减少肺组织炎症面积,强弱顺序5>6>1>3.结论 1,2,3,5,6号灌胃给药对大鼠过敏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活性强弱顺序为5、6、1>2、3>4.
作者:王永奇;侯蕾;史丽颖;师海波;苗艳波;唐玲;冯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天南星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比较两种提取物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接种S180细胞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天南星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器官的影响,并对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测.结果 天南星醇提物及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50%,40.40%,25.50%,35.70%,40.60%,24.30%.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低剂量组亦有差异,病理检测显示天南星组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结论 天南星提取物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杨国平;吕小满;甘平;彭芳;白丽;钱金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的佳工艺.方法 以多糖含量和脱色卒为指标,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脱色佳工艺为:在60℃的条件下,调节pH 9.0,加入双氧水量30%,反应4h.结论 该脱色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应用.
作者:卢国勇;孟江;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的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收率,比吸附量,比解析率和抗氧化特性等为指标,从5种大孔树脂和1种聚酰胺树脂中筛选适宜纯化的树脂,并考察其工艺条件.结果 马齿苋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20倍的70%乙醇溶液,提取2次,提取60 min/次.HPD-6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为佳,其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5 mg/ml,流速1.5 ml/min,先用9 BV的纯水洗脱杂质,再用70%的乙醇洗脱;得率可达78.234%.结论 HPD-600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效果较好,工艺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周毅;曾少娴;王成蹊;李悦山;张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巴戟天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60 只雌性ICR小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尼尔雌醇对照组(0.5 mg/kg)和巴戟天低剂量组(2.5 g/d)、巴戟天中剂量组(5 g/d)和巴戟天高剂量组(10 g/d).术后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小鼠子宫质量、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巴戟天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小鼠子宫重量及血清雌二醇含量(P<0.05),减轻子宫萎缩程度.结论 巴戟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王寅;张巧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从药用植物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 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从杜仲植物中分离获得62株内生真菌,有47个菌株至少对1 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40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 杜仲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作者:马养民;田从丽;张弘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轻度认知损害(MCI)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心、脾、肝为主,标实主要有痰浊和瘀血.肾精亏虚是常见的证型.中医证候辨证积分与认知损害呈负相关,这为中医辨治MCI提供了客观依据.肾精亏虚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好,可能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痰浊阻窍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比较特异,是MCI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认知损害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是非特异性的,认知损害是否有助于中医辨证,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HSWY)预防用药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预防中剂量(Pz)、低剂量(Pd)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预防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灌胃何首乌饮,用药60 d.检测各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睾丸组织IGF-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睾丸组织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精子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明显升高,IGF-1、睾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何首乌饮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LH、FSH及下丘脑中GnRH含量,提高IGF-1、睾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IGF-1mRNA、FSHR、LHR、EGF、EGFR的表达以及精子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何首鸟饮预防用药组能逆转上述现象,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何首乌饮通过改善激素的分泌,提高睾丸组织促性腺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从而预防睾丸组织衰老,对雄性衰老大鼠生殖功能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小杰;牛嗣云;张艳青;高福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硒化壳聚糖(25 mg/L)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 0.1 μmol/L)联合应用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片段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NBT还原法检测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分化抗原CD11b.结果 25 mg/L硒化壳聚糖没有诱导NB4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能力,但与0.1 μmoL/L ATRA联合使用同单独使用0.1 μmol/L ATRA相比,CD11b表达阳性率进一步增加,NBT还原能力进一步增强,两药合用DNA电泳呈现出典型的梯带.结论 小剂量硒化壳聚糖与ATRA联合使用可诱导NB4细胞发生凋亡及分化.
作者:邓守恒;李林均;蔡晓军;曹凤军;李芳;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白花菜子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初步探索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反应法,对白花菜子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白花菜子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白花菜子中可能舍有糖、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皂苷、黄酮类、生物碱、油脂、挥发油、蒽醌、酚类、甾体、三萜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白花菜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白花菜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耿红梅;王燕;高焕君;魏静;王融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