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贺红燕;杨健
目的 探讨淡白舌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 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淡白舌与病位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淡白舌对病位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 病位证素中,脾、肾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高,它们各自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且淡白舌对它们相关的诊断权值高.结论 淡白舌与病位证素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作者:戴芳;唐亚平;匡艳红;龚超奇;周艳;王飞;朱文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刺五加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与刺五加苷B、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取野生刺五加叶片,利用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测量叶绿体长、宽、周长和面积,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刺五加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大差异,叶绿体平均长、宽、周长分别为3.72μm、1.62μm、9.63 μm,面积为5.17 μm<'2>,叶绿体宽与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19 38.结论 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长、宽、周长、面积可以作为鉴定刺五加产地来源的指标,叶绿体宽度可作为茎中剌五加苷B含量的早期鉴定指标.
作者:王明艳;韩秀玲;吴鹏;殷必轩;邢朝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杜仲促进早期血管生成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 造模168只,双盲随机分14组(每组12只),分别以杜仲汤、生理盐水灌胃.在骨折后1,2,3,5,7,14,21 d,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并作计数对比分析.结果 杜仲组1,2,3 d VEG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弱,但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4,21 d杜仲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强,5,7 d VEGF达到峰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杜仲在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正向调高VEGF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断端微血管新生增殖,加快骨痂毛细血管重建塑形,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汤群珍;邹来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味玉屏风散对<'60>Coγ射线照射所致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加味玉屏风散低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中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高剂量组.经5 Gy的<'60>Coγ射线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IL-2、IFN-γ含量.结果 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量、IL-2、IFN-γ含量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对辐射所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凤铭;陈剑华;孙雪文;刘红珍;刘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还是民营营利性医院,任何独立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注意到,现今的患者有太多的选择[1].
作者:赵常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寻找抗HIV活性单体化合物,研究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正己烷-正丁醇-甲醇-水-乙酸(1:7:1:7:0.15,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华山松松塔的提取物行分离纯化.结果 分离到两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4-(1',2'-二羟基异丙基)环己烯甲酸(Ⅰ);4-羟基苯甲酸甲酯(Ⅱ).结论 首次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TBE2300A对华山松松塔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Ⅰ和Ⅱ.
作者:张桢;肖怀;晋晓峰;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家种黄管秦艽进行抗炎、镇痛品质评价,研究其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二甲苯耳肿胀法、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比较野生黄管秦艽、家种黄管秦艽与麻花秦艽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比较了黄管秦艽水提物及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30%乙醇洗脱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野生黄管秦艽、家种黄管秦艽与麻花秦艽均能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率、醋酸腹腔注射致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黄管秦艽大孔吸附树脂富集30%乙醇洗脱物抗炎、镇痛作用显著.结论 家种黄管秦艽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30%乙醇洗脱物为其有效部位.
作者:金岩;赵磊;吴定慧;余晓晖;陈旅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木贼水煎剂对食饵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木贼水煎剂组.复制食饵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同时给予木贼水煎剂预防性给药,以吉非罗齐为阳性药对照.实验10周,检测血脂,肝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率,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木贼水煎剂组TC,T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凋亡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增殖指数下降(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木贼能明显减轻脂肪肝大鼠肝细胞损伤.结论 木贼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脂肪性肝损伤.
作者:姜秀娟;王旭辉;丁晓猛;李奕;甄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为3组,即常氧培养组、低氧培养组及低氧培养+丹参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EB染色和Annexin V -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进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丹参能够显著减少低氧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调节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低氧条件下,丹参对HUVEC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作者:唐莉;邓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作用剂量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肠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小肠炭末推进率、大肠及小肠内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离体结肠平滑肌实验,观察药物对结肠平滑肌收缩振幅的影响.结果 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增加大肠内含水量,低有效剂量分别是14.82,3.71 g/kg;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增加小肠内含水量,低有效剂量分别是7.41,29.64 g/kg;药物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影响不显著.传统饮片与超微饮片均可显著改变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低有效浓度分别是1×10<'-3>,5×10<'-4>g/ml.结论 大承气汤超微饮片低有效剂量是传统饮片的1/2~1/4.
作者:马秀玲;张祥伟;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名贵中药材西红花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历史悠久.西红花主要活性成分有西红花酸、西红花索、西红花醛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西红花有效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失眠、焦虑、抑郁症、学习记忆障碍、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多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具有改善作用.文章综述西红花及活性成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正;郭凌鸿;徐昕红;曲卫敏;黄志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菟丝子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菟丝子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所选的各因素对超声法提取工艺的影响,筛选佳的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法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5%,溶剂用量60ml,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60℃.结论 用该工艺提取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作者:李真;韩丽丽;管仁伟;林慧彬;林建群;林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文对近年来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从组成、功效及研究应用等方面,按扶正固本、解毒祛邪、益气解毒、益气活血分类进行了综述,总结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黄世敬;潘菊华;薛柳华;王阶;陈宇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前提下,其发生率为50%~70%[1].由于DVT不易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花费大,若引起肺栓塞后病死率高,因此,国内外目前达成的共识是DVT的干预策略应把重点放在预防上.我科2007-01~2009-12对38例THA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翠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并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25篇,均为中文发表.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合并OR分别等于4.63和3.53,95%的可信区间(CI值)分别为(3.51,6.11)和(2.71,4.60).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6%);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79.9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2%).结论 根据Meta分析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无可靠证据显示该药的安全性高.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一些重要的终点指标和与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目前尚不能就此得出结论,需要设计更加合理、严格执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查勇;李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核桃花中槲皮素与山萘酚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方法 采用HPLC-DAD对槲皮素与山萘酚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120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Eclipse XDB-C<,18>(5 μm,20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0.025%磷酸水溶液(60:40)为洗脱剂,流速0.80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的回归曲线为Y=840.635 69X+41.133 35,在0.166~3.32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8;山萘酚的回归曲线为Y=276.537 60X-6.610 06,在0.052~1.03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6.槲皮素与山萘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和99.0%,RSD分别为1.16%和1.31%;样品含槲皮素和山萘酚分别为0.23%和0.0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以作为核桃花中槲皮素与山萘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赵磊;李阳;侯嘉;余晓晖;郝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蛇足石杉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两种同工酶在蛇足石杉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在叶中POD检测到8条酶带,EST检测到7条酶带;在茎中POD检测到4条酶带,EST检测到6条酶带;在根中POD检测到5条酶带,EST检测到5条酶带.两种酶同工酶带型在蛇足石杉中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作者:袁带秀;钟飞;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玉竹水提液对长波紫外线(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30J/cm<'2>的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MTV法检测细胞活力,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UVA照射成纤维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 μg/ml)、高(200 μg/ml)剂量组能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细胞活力、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VA引起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和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王业秋;陈巧云;鲁光宝;井丽巍;张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针对藏药新药研究现状及战略优势,提出藏药新药研发战略建议.
作者:童丽;热增才旦;李文渊;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黄芪是一味具有益气作用的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黄芪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多糖类、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也已开展并取得很大进展,现就黄芪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仝欣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