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赵磊;吴定慧;余晓晖;陈旅翼
14 凤尾蕨科14.1 凤尾蕨又名凤尾草,系凤尾蕨科凤尾蕨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 L.的全草,生于海拔2 500 m以下的疏林下、路边、溪边,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生肌,解毒消肿等作用,主治泄泻,痢疾,黄疸,水肿,咳血,尿血,便血,刀伤出血,跌打肿痈,疮痈,水火烫伤[4~10,12,13].
作者:周涛;赵能武;孙庆文;张敬杰;赵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灯盏细辛药材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快速、科学的方法.方法 采用BEH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1>,进样量1μl,柱温40℃,检测波长290 nm.结果 在16 min内得到灯盏细辛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并对贵州不同产地的12批药材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相似度达到0.97以上.结论 相对于HPLC指纹图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效率、灵敏度,并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适合于灯盏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林;乔希;黄勇;王永林;官志忠;王爱民;兰燕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包载阿霉素(Dox)的壳聚糖(CS)纳米颗粒并研究其性质.方法 对Dox-CS纳米颗粒的粒径、Zeta电位进行表征,并考察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体外释放,同时将该颗粒应用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CS-Dox纳米颗粒对Dox有较高的包封效率,并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Dox被CS纳米颗粒包载后,还保持了较好的抑瘤作用.结论 该研究为开发Dox的新剂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郑明彬;龚萍;杨雪梅;吴喜仁;梅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石油醚萃取了哥王的95%乙醇提取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所鉴定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85.3%.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哥王的毒性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作者:刘明;李玮;徐丹;周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菟丝子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菟丝子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所选的各因素对超声法提取工艺的影响,筛选佳的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法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5%,溶剂用量60ml,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60℃.结论 用该工艺提取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作者:李真;韩丽丽;管仁伟;林慧彬;林建群;林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强肌健力方对脾虚证大鼠的脾脏、胸腺、肾上腺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该方药对改善脾虚证的意义.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强肌健力组、右归丸组.采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分别给予蒸馏水、强肌健力方、右归丸灌胃.比较各组动物脾脏、胸腺、肾上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正常对照组脾小体中淋巴细胞、胸腺皮质淋巴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均正常,而脾虚模型组大鼠的脾脏、胸腺、肾上腺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损伤现象,强肌健力方对已受损伤的各脏器的超微结构得以修复,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强肌健力方对脾虚证大鼠受损的脾脏、胸腺、肾上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玲霓;黄真炎;王立峰;赵慧;陈津岩;李志强;杨冬娣;陈芝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紫背金盘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紫背金盘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热板和冰醋酸扭体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紫背金盘水提液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易刚强;陈晓阳;李云耀;蔡俊龙;王珏;何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瑞香素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TLR1~10 mRNA及IL-12 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瑞香素对B淋巴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尼龙毛柱分离法分离T、B淋巴细胞;MTT法探讨瑞香素作用B淋巴细胞的适宜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瑞香素对B细胞TLRI~10 mRNA及IL-12 mRNA表达影响,同时检测用抗TLR4单抗封闭B细胞TLR4后TLR mRNA及IL-1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瑞香素浓度为6.25~25.00 μg/ml时对B细胞增殖有明显增强作用(P<0.05),与SPA有较好协同作用,以浓度为12.50 μg/ml瑞香素作用强;瑞香素作用的未封闭组与封闭组的B细胞TLR4 mRNA、TLR9 mRNA、IL-1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封闭组B细胞TLR4 mR-NA、TLR9 mRNA、IL-1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封闭组(P<0.05).结论 天然免疫途径中TLR4、TLR9参与瑞香素从基因转录水平增加IL-12的分泌,从而增强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尧荣凤;姜青龙;傅颖媛;曾小平;况南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中药狼毒提取液(LD extrat,LDE)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探讨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狼毒提取液处理的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分别在24,48和72 h测定狼毒提取液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狼毒提取液诱导细胞凋亡的现象以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研究细胞凋亡有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狼毒提取液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并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狼毒提取液作用黑色素瘤B16细胞24 h后,能诱导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分析证实狼毒提取液能下调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和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从而导致Bcl-2/Bax蛋白比率下调、引起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 狼毒提取液下调抗细胞凋亡Bcl-2蛋白和上调促细胞凋亡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蛋白比率可能是狼毒提取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重要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莉平;王义善;张国营;刘昆;段慧英;马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散对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免疫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予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藿香正气散,通过对一般体征、血清电解质、脏器系数、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血清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等相关指标检测,研究其对湿困脾胃动物免疫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模型大鼠一般体征,增加自发活动次数,增加脾脏、胸腺脏器系数,增加血清糖、蛋白、脂类含量,降低血清K<'+>,Na<'+>,Cl<'->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增加血清IgG含量.结论 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模型动物的免疫及代谢功能,这可能是防治湿困脾胃型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瑶;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代表方左归丸对肾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增龄3月法复制肾虚模型,用左归丸给予部分模型大鼠灌胃.分离、培养正常组、模型组、左归丸组大鼠MSCs.观察各组大鼠MSCs细胞形态,生长周期,P3、P5代细胞生长曲线,β-半乳糖苷酶衰老细胞染色结果.结果 模型组大鼠P3、P5代MSCs OD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左归丸组(P<0.05).各组大鼠MSCs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衰老细胞阳性率高,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与左归丸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去卵巢大鼠MSCs增殖能力减弱,左归丸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虚大鼠MSCs增殖能力.
作者:丁富平;黄进;张进;许晓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杜仲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杜仲促进早期血管生成作用及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 造模168只,双盲随机分14组(每组12只),分别以杜仲汤、生理盐水灌胃.在骨折后1,2,3,5,7,14,21 d,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并作计数对比分析.结果 杜仲组1,2,3 d VEG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弱,但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4,21 d杜仲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强,5,7 d VEGF达到峰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杜仲在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正向调高VEGF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断端微血管新生增殖,加快骨痂毛细血管重建塑形,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汤群珍;邹来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活血化淤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微循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活血化淤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进展现状,并对现有的问题予以讨论与展望.
作者:冯静静;刘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口服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考察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 以聚氧乙烯为悬浮膨胀剂制备渗透泵片,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的因素,再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备了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12 h内的累积释放度可达到80%以上,聚氧乙烯、增塑剂用量及衣膜厚度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 岩白菜素渗透泵片制备简便,12 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
作者:吴敏;尹蓉莉;周朝森;龙然;郑恩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候钩藤的总碱含量,探讨其中枢药理作用,比较其与中药钩藤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候钩藤总碱的含量;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及戊巴比妥钠诱导催眠实验,观察候钩藤的镇静催眠作用;通过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候钩藤的抗惊厥作用.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到候钩藤带钩茎枝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038%(g/g),钩藤的带钩茎枝的总碱含量为0.207%(g/g).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候钩藤提取物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个数,并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减少士的宁致小鼠惊厥死亡数.候钩藤高剂量(20 g/kg)组的中枢抑制作用较显著,与钩藤组(15 g/kg)无明显差异(P>0.05),但候钩藤中、低剂量组的药理作用与钩藤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候钩藤总碱含量较钩藤低.候钩藤具有一定程度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作者:莫志贤;严愉妙;周晓君;陈文倩;陈毅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玉竹水提液对长波紫外线(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30J/cm<'2>的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MTV法检测细胞活力,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UVA照射成纤维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 μg/ml)、高(200 μg/ml)剂量组能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细胞活力、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 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VA引起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和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王业秋;陈巧云;鲁光宝;井丽巍;张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顶菊的抑菌作用.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黄顶菊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黄顶菊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以上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与阳性对照比较;在各种不同提取物中,80%的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强;大肠杆菌对黄顶菊提取物敏感.结论 黄顶菊叶有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芦站根;周文杰;孙世卫;王艳超;王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苏木水煎液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苏木水煎液0.8,1.5,3 g·kg<'-1>组、依帕司他组等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STZ(55 mg/kg),成功造模后苏木水煎液组分别给予0.8,1.5,3 g·kg<'-1>苏木水煎液,依帕司他组给予依帕司他10mg·kg<'-1>,连续灌胃6周.6周末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后一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血糖、体重、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处死大鼠,检测肾脏指数、肾脏病理.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苏木水煎液各组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P<0.05),减少24 h尿蛋白排出(P<0.05),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P<0.05),减轻肾脏病理改变.结论 苏木水煎液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减轻肾损伤和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红;章卓;黄小波;李华;孙玉红;黄新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还是民营营利性医院,任何独立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注意到,现今的患者有太多的选择[1].
作者:赵常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节风不同部位中异嗪皮啶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异嗪皮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不同季节肿节风中总黄酮和异嗪皮啶含量有一定差异,10~12月份药材中含量相对较高,叶中总黄酮含量高,茎、根、根须中含量接近;异嗪皮啶以根中含量较高,叶中含量较低.结论 采收肿节风药材在10~12月份为宜,分析肿节风药材时,样品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叶、茎、根须和根;增加对总黄酮的含量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斌;李忠贵;李雁霞;曾宪仪;朱才庆;余华;魏东芝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