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平;王义善;张国营;刘昆;段慧英;马念
目的 制备硫酸长春新碱硅壳纳米颗粒(VCR-SiNPs)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在盐酸氟化钠催化条件下成功制备包载硫酸长春新碱的硅壳纳米颗粒.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催化剂的摩尔比、加药量对VCR-SiNPs的影响;透析法分析药物释放行为;MTT法研究其体外抗癌活性.结果 随着盐酸与氟化钠摩尔比的增大VCR-SiNPs的粒径逐渐增大;加药量为2 mg时载药量高,为(7.26±0.16)%,包封率达(72.6±0.7)%.优化工艺制备的VCR-SiNPs平均粒径为(102.4±1.65)nm,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半数抑制率(IC50)为5.4μmol/L,是游离药物的56.25%.结论 制备的VCR-SiNPs可缓释药物,抗癌效果明显优于游离药物.
作者:郑翠芳;龚萍;郑明彬;张鹏飞;石碧华;刘小平;蔡林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藏药旺拉提取物CE在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Aβ<,25-35>诱导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β<,25-35>模型组,CE高、中、低浓度预处理组(CE终浓度分别为10,1,0.1 mg·ml<'-1>)和CE组(终浓度为10 mg·ml<'-1>).免疫组化法鉴定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纯度;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中微管蛋白β-tubulin Ⅲ蛋白的形态结构及表达.结果 培养的大鼠前额叶神经细胞纯度达95%以上;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CE预处理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24 h的CE高、中浓度预处理CE发挥着对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M1Tr法显示cE中高浓度预处理组细胞活性(0.783,0.667 3)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603 8)明显升高(P<0.001或P<0.01);TUNEL法显示CE10 mg·ml<'-1>高浓度预处理组细胞凋亡阳性率(11.1%)明显低于模型组细胞凋亡阳性率(32.1%)(P<0.001);CE10 mg·ml<'-1>高浓度预处理组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结构正常,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Aβ<,25-35>所致大鼠前额叶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其维护神经元中微管蛋白β-tubulin Ⅲ的正常形态及表达有关.
作者:周雅楠;杨彬;戴景峰;覃筱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文对近年来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从组成、功效及研究应用等方面,按扶正固本、解毒祛邪、益气解毒、益气活血分类进行了综述,总结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黄世敬;潘菊华;薛柳华;王阶;陈宇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石市黄石港区疾病监测系统居民健康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监测点常住居民2009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采用国际通用ICD-10死因编码,运用Deathreg2005死因统计分析等软件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人群为170407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6%.婴儿死亡率7.98‰.平均期望寿命是74.95岁,女性高于男性.报告死亡率5.59‰,危害人群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人群平均期望寿命高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慢性病是威胁黄石市黄石港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因素.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牛蒡子水提物的镇咳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浓氨水诱咳模型观察牛蒡子水提物的镇咳作用,并以镇咳效应为药效指标,进行牛蒡子水提物的药效动力学研究.结果 牛蒡子水提物的药效动力学模型为二室模型特征.结论 牛蒡子水提物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且药效强度较高,作用时间长.
作者:袁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胃方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尿液代谢表型的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与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运用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寻找表征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的生物标记物;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考察维胃方不同剂量组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标记物水平的变化解释相关机制.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尿液代谢物谱具有显著差异;获得的生物标记物包括有机酸、氨基酸等,两组标记物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维胃方不同剂量组的物质水平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以中剂量组幅度大.结论 胃溃疡大鼠出现代谢异常,维胃方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机能有效治疗胃溃疡,且以中剂量为佳;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整体上揭示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作者:彭树灵;刘晓伟;张真瑞;贺红燕;杨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测定,探讨川楝子作为)ll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川楝素,再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利用已知工艺得到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的含量分别为1.774mg·g<'-1>和0.843 mg·g<'-1>.然后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的索氏提取工艺,所得优组合是85℃,70%乙醇,提取7 h,料液比为1:20,川楝素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349 mg·g<'-1>,RSD为1.9%.结论 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虽比川楝韧皮较低,但从实验数据上也说明了川楝子有成为川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该研究首次对川楝子中川楝素进行提取工艺考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为川楝素的提取研究提供进一步数据支持.
作者:胡芳;容伟;周英;李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西部地区濒危药用植物秦艽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在甘肃、陕西、宁夏、四川及青海5个主产地的野外实地考察,利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对不同产地野生秦艽的形态组织进行评价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野生秦艽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不同产地秦艽的显微比较和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不同地区秦艽药材的内部构造和有效成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研究为秦艽野生种群保护、保证药材质量和寻找新的替代品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吴迪;晋玲;崔治家;赵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并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25篇,均为中文发表.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合并OR分别等于4.63和3.53,95%的可信区间(CI值)分别为(3.51,6.11)和(2.71,4.60).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6%);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79.9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2%).结论 根据Meta分析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无可靠证据显示该药的安全性高.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一些重要的终点指标和与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目前尚不能就此得出结论,需要设计更加合理、严格执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查勇;李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还是民营营利性医院,任何独立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注意到,现今的患者有太多的选择[1].
作者:赵常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威灵仙对兔膝骨关节炎(OA)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白兔30只,随机分为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空白对照组.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每天肌肉注威灵仙水提取液(1:1)1 ml/(kg·d),每周5次,16周后抽取关节滑液进行IL-1β、TNF-α、PGE<,2>检测.结果 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低于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威灵仙水提取液可降低兔膝骨关节炎局部IL-1β、TNF-α、PGE<,2>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周效思;周凯;封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氧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模型鼻窦黏膜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针氧疗法治疗((2RS)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针刺组、针氧组,每组6只,建立CRS模型.西药组予克拉霉素25 mg/(kg·d),共14 d;针刺组针刺双侧迎香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和后三里穴,1次/d,共14 d;针氧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9%O<,2>吸氧30 min,1次/d,共14 d.鼻窦黏膜HE染色,光镜观察黏膜病理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鼻窦黏膜IL-8、TNF-α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鼻窦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明显增生;IL-8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TNF-α mRNA表达虽较正常组增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针氧组鼻窦黏膜上皮修复较好,炎细胞浸润、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不如西药组明显;鼻窦黏膜IL-8 na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TNF-α mRNA表达虽较模型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氧疗法对CR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鼻窦黏膜促炎细胞因子IL-8、TNF-α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辉;朱天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生药学>第5版在前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一是对生药拉丁名的写法做了调整;二是对一些相同植物中文名和生药名适当进行了更名处理.为促进生药学课堂教学,通过对教材内容优化,重视总论教学,对各论内容合理取舍,突出重点和难点,并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核心,同时引入本草著作中的药材渊源历史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作者:张永忠;刘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散对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免疫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予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藿香正气散,通过对一般体征、血清电解质、脏器系数、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血清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等相关指标检测,研究其对湿困脾胃动物免疫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模型大鼠一般体征,增加自发活动次数,增加脾脏、胸腺脏器系数,增加血清糖、蛋白、脂类含量,降低血清K<'+>,Na<'+>,Cl<'->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增加血清IgG含量.结论 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模型动物的免疫及代谢功能,这可能是防治湿困脾胃型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瑶;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治疗组82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78例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74/82例),对照组为78.2%(61/78例),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FD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脂各项指标、血清CRP、NO和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方向(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理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作者:陈红燕;彭绍蓉;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消积颗粒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医院制剂-消积颗粒从原材料、成品、临床使用及实验室研究进行一系列全面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消积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结论 中药制剂安全性评价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定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作者:丁毅;谈瑄忠;张晓甦;许慧琴;毛春琴;陆兔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鄂西冬凌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分离冬凌草叶乙醇提取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鄂西冬凌草乙醇提取物中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冬凌草甲素①,Lasiokaurin ②,对羟基苯甲醛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④,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⑤,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⑥,4',5,7-三甲氧基黄酮⑦.结论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鄂西地区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宋发军;高洁;杨光忠;王少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吴莱萸提取物(evodiae,EV)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所致大鼠右心室肥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mRNA(ERK-1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MCT 60 mg/kg建立大鼠右室肥大模型.灌胃给药18d,观察大鼠体质量及一般状态,测定右室肥大指数、右室相对质量和肺质量/体质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心室肥大标志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的表达、ERK-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V 50,100,200 mg/kg均使右室肥大指数、右室相对质量和肺质量/体质量显著降低,ANF,ERK-1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 EV能明显改善MCT引起的大鼠右心室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高永双;孙安盛;何娜;吴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寻找抗HIV活性单体化合物,研究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正己烷-正丁醇-甲醇-水-乙酸(1:7:1:7:0.15,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华山松松塔的提取物行分离纯化.结果 分离到两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4-(1',2'-二羟基异丙基)环己烯甲酸(Ⅰ);4-羟基苯甲酸甲酯(Ⅱ).结论 首次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TBE2300A对华山松松塔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Ⅰ和Ⅱ.
作者:张桢;肖怀;晋晓峰;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为3组,即常氧培养组、低氧培养组及低氧培养+丹参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EB染色和Annexin V -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进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丹参能够显著减少低氧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调节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低氧条件下,丹参对HUVEC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作者:唐莉;邓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