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周丹;陈有军;马冬红;赵瑞芝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对脓毒症大鼠血液中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QR4组、QR5组、血必净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各组血液中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表达的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细胞CD62p表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QR4,QR5组CD62p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QR4,QR5能调整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活化功能.
作者:杨秀竹;杨静;王蒨;李东华;刘洪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07 -07 ~2010 -05我们应用血栓心脉宁联合棓丙酯治疗冠心病35例,并与同期单独应用棓丙酯治疗冠心病35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大豆苷元-壳聚糖长效微球对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测定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和子宫重量系数,并取股骨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测.结果 小鼠去卵巢后3周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所有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增重.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后子宫重量系数明显减小(P<0.01);肌肉注射高剂量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1次后,第3周和第5周子宫重量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分别为P<0.05,P<0.01),明显高于每日灌胃大豆苷元混悬液组.与模型组相比,微球给药组可见骨小梁分布较密,骨皮质呈不明显蚕食样改变,骨髓腔较密实;而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与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相比,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经肌肉注射有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作用,提示其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作者:葛月宾;李孟顺;梅之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盐酸托烷司琼昆是临床上的常见预防用药,是外周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5 - HT3受体的高选择性竞争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该反射中外周神经元突触前5 - HT3受体的兴奋,预防不良反应[1].我们知道,当前全麻手术基本都应用于临床,但是一些麻醉药物的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常使部分患者不得不中止麻醉的使用,而甘愿忍受术后伤口的剧痛,特别是再次手术时他们会主动拒绝麻醉治疗[2].同时当前很多研究认为,中药注射麻醉药物具有见效快,作用时间长,出血量少,副作用小的优点,减少了医务人员反复操作补加药的麻烦.本研究分析盐酸托烷司琼与洋金花注射剂对多种全麻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从而筛选一种较好的全麻镇痛药和探寻预防恶心、呕吐的托烷司琼的佳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袁伟;徐康康;钱正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保健酒由白酒加入枸杞、淮山药、淫羊藿、红枣、肉桂等中药浸泡面成,适量饮用具有益髓填精、通络开窍、益智安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之一为淫羊藿.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主要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因此,淫羊藿苷在补肾壮阳的保健食品中常是主要的功能因子[1].目前,淫羊藿苷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薄层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为了能准确测定其含量,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健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作者:张军;林传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英语摘要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重要信息、便于储存和检索两大功能.坚持准确、简明、客观、规范的摘要写作原则,掌握医学论文英语摘要的文体特征及其在词汇、语法、语篇各个层次的修辞特点有助于提高英语摘要的写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医学学术交流.
作者:赵艺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有关药用石斛多糖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及化学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药用石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已有的研究表明,药用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白内障的作用,并且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霍山石斛以及兜唇石斛的部分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被鉴定,但关于药用石斛多糖的药理活性机制仍不清楚,用于药理活性研究的多糖主要是粗多糖,阐明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蒋玉兰;罗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界的“圣经”,其语言深奥难懂、辞格古老丰富.多元化古汉语辞格的运用是其英译的难点和重点.文章从《内经》译本研究和古汉语比喻辞格英译研究的现状出发,以符号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内经》比喻辞格的翻译策略,并从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语义的立体思维,鉴三分法凸显比喻、借代、拟人等与语义关系密切修辞格英译的过程的回顾.
作者:张斌;杜福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红松种子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Usborne T.B经典方法制备红松种子4种组成蛋白,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结果 红松种子的4种组成蛋白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盐溶蛋白>水溶蛋白>碱溶蛋白>醇溶蛋白,4种组成蛋白均具有还原能力,水活性蛋白还原能力强.结论 红松种子蛋白在体外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吴晓红;王宏伟;王振宇;刘经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mebacetalA(Ⅰ);GlaucocalyxinA(Ⅱ);ExcisaninB(Ⅲ);Maslinic acid(Ⅳ);β-谷甾醇(β- Sitosterran)(V);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 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敏;王亚男;肖雪宾;钱文辉;王大成;张明军;邓旭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蜈蚣药材HPCE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65 cm×50 μm,有效长度55 cm),40 mmol/L硼砂- 0.2 mol/L硼酸(pH8.9),分离电压20 kV,柱温25℃,检测波长256 nm.结果 通过中药色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确定7个共有峰构成蜈蚣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该方法为蜈蚣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峰;王成芳;包永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健脾补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方,对照组采用洛丁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及BUN、Sc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在改善脾肾症候、降低Sc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补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疗效可靠.
作者:元艺兰;金香淑;孙虎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杞荷制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杞荷制剂小、中、大剂量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组,每组12只.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肝组织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杞荷制剂小、中、大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炎症活动程度皆有明显改善;血清ALT、AST、TG、TCH、LDL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 -α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明显优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P<0.01或P <0.05).结论 杞荷制剂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调节脂肪代谢以及缓解氧化应激、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防治NASH的作用.
作者:熊振芳;李华成;邢彩珍;胡慧;张赤志;张爱忠;朱清静;王汉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prohibitin在H2O2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表达及中药丹参多糖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以H2O2干预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氧化应激心肌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prohibi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上升,凋亡率显著降低,其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1);prohibitin在正常心肌细胞内表达较低,而在模型组表达代偿性增高,丹参多糖用药组其表达有所增加,高剂量组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多糖可通过上调prohibitin蛋白表达发挥其保护H2O2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周凤华;李丽君;李杰;杨萍;贾钰华;孙学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Toll样受体4(Toll - like receptor 4,TLR4)及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 -1)表达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益气活血复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机制.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低浓度组,每组5只.以上各组白兔分别以生理盐水和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连续灌胃7d.末次灌胃给药2h后,心脏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LPS刺激后,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TLR4和LOX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TLR4和LOX -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TLR4及LOX -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可阻断TLR4及LOX -1高表达,有抑制TLR4和LOX -1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姜华;姜玉姬;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从麻花秦艽中快速分离高纯度落干酸的方法,用于制备麻花秦艽质量控制用对照品.方法 采用水煎提取,活性炭富集,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制备液相采用GRACE Adsorbosphere C18色谱柱(22 mm×250 mm,10 μm),以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8:92)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制备柱柱后分流,分流比为1:5;UV检测,波长254 nm.部分收集器分部收集,按照色谱图回收高纯部分.结果 制备所得产品经UV,IR,1H- NMR,13C - NMR等光谱手段确证为落干酸.分析型高效液相分析,纯度大于99.0%.结论 该方法简单、高效、回收率较高,是从麻花秦艽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落干酸对照品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千良;冀旭;赵磊;赵兵;路锋;孙文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参附注射液源自《校注妇人良方.卷九》之参附汤,是根据古方参附汤用红参、黑附子经科学加工提炼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抑制心肌肥厚、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作用[1-2];而附子含有乌头碱、异飞燕草碱、新乌宁碱、乌胺及尿嘧啶等多种生物成分,能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3].本文拟就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琼;张新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山豆根非生物碱部位(SⅢ-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6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模型对照组、左旋咪唑组、以及SⅢ-C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在第1,2,3天s.c.环磷酰胺50 mg/kg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各组i.g.给药12d,测量胸腺、脾脏指数,i.p.鸡红细胞(CRBC)测量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对C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SⅢ-C能够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器官发育抑制,使其保持或恢复在正常水平,提高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溶血素抗体明显增强,抑制致裂原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结论 SⅢ-C对于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SⅢ-C是否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保肝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明眉;杨红舟;赵爱华;范自全;祝路;贾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术后通畅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中央数据库处理自动生成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药物.治疗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输卵管通度、宫腔内妊娠率,评价年龄、病程、闭塞部位、输卵管形态、原发/继发性不孕及治疗方案与输卵管通畅度的相关性.结果 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与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及原发/继发性不孕因素相关,但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主要因素.结论 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影响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谷风;严英;鲁琳;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珠珀猴枣散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金属元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进行测定,研究仪器的工作条件,各元素的分析线和检测限,元素的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结果 珠珀猴枣散中含有K、Ca、P、Mg、Na等常量金属元素和Al、Fe、Cu、Zn、Co、Cr、Ni、Sr、Mn、Ba、Pb等微量金属元素,未检测出含有As、Cd、Sb、Mo、Hg、Se等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0.3% ~ 106.4%.该药品中含有大量的K、Ca,满足发热患儿对K、Ca的需求.结论 该实验为同类儿童药剂提供了一个简便、准确和可行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对该儿童中药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为儿童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傅慧敏;任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