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马长德;谢东霞;徐国昌;毛秉豫;周冬生
通过研究五轮八廓学说的历史沿革,追溯彭氏眼针的中医理论渊源;挖掘“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而阐明眼针的作用机理,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作者:秦微;王彩霞;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以《内经》有关论述和针刺与现代免疫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经络、穴位等现代研究,试图寻找针刺取象的精确原理.文章通过“取象比类”思维运用,建立“琴键”假说,通过假说含义、内容、应用前景展望等阐述,说明穴位、针具与人体共同作用后产生的治疗机理类似于弹奏钢琴发音过程.由此为中医针刺机理的现代研究提供新思路,该假说有望成为中医、西医研究针刺疗法的桥梁.
作者:包巨太;崔建美;贾永森;马会霞;李洁;路振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在人体节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阴阳学说建立了中医人体节律与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中医人体阴阳特征函数的概念.
作者:蒋筱;何远奎;罗淑娟;赵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六字气诀”功法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方法.历代养生者对此呼吸之法多有述说,而现代气功研究亦证明此项功法之于修心养性,确有裨益.中国各时期的高道大医多熟谙此道,诸如陶弘景、孙思邈、胡情、刘完素等人,他们将道教养生修炼方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运用辨证学说、藏象学说、五行学说援医入道,对六字气诀功法的发展、演变、成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不但丰富了中国道教医学气功练养之术,亦使六字气诀功法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健身气功的一种.
作者:李德杏;于铁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大豆苷元-壳聚糖长效微球对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测定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和子宫重量系数,并取股骨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测.结果 小鼠去卵巢后3周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所有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增重.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后子宫重量系数明显减小(P<0.01);肌肉注射高剂量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1次后,第3周和第5周子宫重量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分别为P<0.05,P<0.01),明显高于每日灌胃大豆苷元混悬液组.与模型组相比,微球给药组可见骨小梁分布较密,骨皮质呈不明显蚕食样改变,骨髓腔较密实;而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与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相比,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经肌肉注射有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作用,提示其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作者:葛月宾;李孟顺;梅之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蝇蛆壳聚糖(HMC)对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正常及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剂量蝇蛆壳聚糖共同孵育,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考察蝇蛆壳聚糖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MTT实验壳聚糖各剂量组OD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升高(P<0.01),E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壳聚糖+ ox - LDL各剂量组OD值高于ox - LDL处理组(P<0.01).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均升高(P<0.01),ET含量降低(P<0.01),各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MC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细胞生存率,减轻ox - LDL诱导的受损内皮细胞NO释放减少,ET释放增加,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清除活性氧,产生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关于毒性中药的概念,《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定义为: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药物毒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指标.药物毒性对人体具有伤害性,一旦发生中毒,会使人体器官、组织发生严重病理变化,引起人体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对于西药不良反应带给机体的不良后果,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认为西药起效快,不良后果严重.在使用中药时,则多强调药食同源,尤其在使用毒性中药时对其毒性带给机体的不良后果认知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知度,合理使用,分级并规范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萍;刘春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种广藿香栽培类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表型特征的差异及观察“南香”花器结构,为广藿香栽培、优质种源筛选和生药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南香”“湛香”“肇香”和“牌香”插条按株行距0.7 m×0.7 m直接扦插于畦上,相同的常规管理后,记录和测试相关的生长发育指标;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南香”花器结构.结果 “南香”生长速度略快于其它3种广藿香,表现在主茎上萌枝时间较短、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较重以及主根萌生的分枝数较多,全生育期“牌香”长,“南香”短;“南香”花紫红色,轮伞花序密集成穗状,顶生或腋生,萼圆筒状,被短茸毛,顶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雌蕊的子房圆球形,花柱细长,雄蕊4枚,2长2短,伸出花冠外,花药圆球形,花丝近基部有多数紫色髯毛.结论 4种广藿香栽培类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表型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南香”的花器结构相似于其它3种类型.
作者:吴友根;郭巧生;林尤奋;张军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前凋亡分子CHOP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淤方干预组(QRHY)4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四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GRP78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MCAO组12h CHOPmRNA表达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缺血各时间点其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②MCAO组CHOP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h达高峰,2d后表达开始减弱(P <0.01);BIP组较MCAO组CHOP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③MCAO组12h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增加,1d时达到高峰(P<0.01),以后时间点逐渐下降(P<0.01);BIP组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发生率较MCAO组显著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神经细胞凋亡率进一步降低(P<0.05,P<0.01).结论 清热化淤方可通过下调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CHOP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胡跃强;唐农;董少龙;祝美珍;胡玉英;刘泰;范立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常见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日趋增加,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WHO估测2000年世界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8%,到2030年将增高至4.4%,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将从17 000万增高至36 000万.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国外有报道指出2型糖尿病中约40%~ 50%患者合并脂代谢异常[2].本研究利用临床资料收集探讨不同BMI和WHR水平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一帆;魏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吴茱萸标准提取物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以正己烷-氯仿-丙酮-甲醇( 24:9.5 5 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和3%香草醛-硫酸乙醇为显色荆,采用TLC对吴茱萸标准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色谱柱为lichrospher - RP18e,以乙腈-水(46:5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 nm测定提取物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结果 在TLC中检出吴茱萸标准提取物中的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HPLC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97.86%和99.00%,RSD分别为2.12%,2.27%和3.0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吴茱萸标准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张红梅;王长虹;王峥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医解毒降浊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抗缺血缺氧、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对超微结构的影响、抗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对明胶酶系和纤溶酶系的影响、对神经元营养因子的影响、对分子生物学某些指标的影响等8个方面就中医解毒降浊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鲁红伟;刘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淤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组30例以益气活血化淤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口服车前番泻颗粒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淤汤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
作者:赖象权;朱东东;王子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术后通畅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中央数据库处理自动生成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药物.治疗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输卵管通度、宫腔内妊娠率,评价年龄、病程、闭塞部位、输卵管形态、原发/继发性不孕及治疗方案与输卵管通畅度的相关性.结果 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与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及原发/继发性不孕因素相关,但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主要因素.结论 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影响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谷风;严英;鲁琳;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4×105/只)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①生理盐水(NS)组;②单用蒿甲醚(ARE)组;③单用顺铂(DDP)组;④先给蒿甲醚后给顺铂组;⑤先给顺铂后给蒿甲醚组;⑥蒿甲醚与顺铂同时给药组.观察各组小鼠的治疗反应、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并评价两药联用的抑瘤作用.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时,不同给药顺序下抑瘤率的变化.瘤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应用流式的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联合给药组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瘤体积增长明显缓慢,而且明显慢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蒿甲醚组与顺铂组瘤体积增长速度较缓慢.蒿甲醚组与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6.44%及50.29%,联合用药时(先用蒿甲醚组、先用顺铂组、同时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62.15%,65.54%,66.67%,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比较有差异(P<0.05).在联合用药组之间抑瘤率没有差异(P>0.05).应用金氏公式评价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联合给药时3种给药方式下其q值均:0.85 <q<1.15,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肿瘤组织HE染色发现:联合用药组瘤组织大片坏死,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少见.应用流式的方法对瘤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细胞大多阻滞在G0/G1期及S期,而进入G2/M期得细胞相对较少;同时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凋亡率及坏死率明显高生理盐水组及单药蒿甲醚组或顺铂组(P<0.05).结论 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促进肿瘤细胞坏死有关.
作者:万成亮;蒋永新;寸英丽;金从国;陈晓群;邓晶;李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 Cortex,PFC)神经元的急性分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 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流后,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急性分离6~40 d鼠龄大鼠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电流和配体门控甘氨酸激活电流.结果 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膜光滑有弹性,保存了主要离子通道的活性.结论 该方法适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离子通道的研究.
作者:陆永利;孙钿;周敏;杨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4种发根农杆菌15834,R1601,1025,1000诱导黄秋葵产生毛状根,建立黄秋葵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 利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预培养时间和侵染时间等对黄秋葵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和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佳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和外源激素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结果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预培养48 h的叶片为转化材料,感染8 min的诱导率高,佳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结论 黄秋葵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为研究黄秋葵的有效药用成分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悦;杨世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紫花地丁对U14荷瘤鼠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紫花地丁水提液、醇提液连续灌服荷瘤鼠13 d,取动物血清、胸腺、脾脏和瘤体,计算抑瘤率、胸腺和脾脏重量系数.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 -2)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和Bcl -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的表达.结果 紫花地丁水提大、小剂量组,醇提大、小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0.62%,34.00%,29.31%,35.33%;紫花地丁能提高U14荷瘤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紫花地丁可提高U14荷瘤鼠体内IL -2及TNF -α水平;降低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论 紫花地丁对U14荷瘤鼠肿瘤组织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涛;苍薇;田黎明;朴金花;田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呼吸衰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痰浊、痰热、淤血、水饮是主要致病因素,此为标实;本虚以肺脾肾虚损为主,而脾胃虚损首当其冲.因此,在呼吸衰竭的诊治中,应时时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在临床上,应用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对促进化痰、抗感染、调节胃肠道功能、早期脱离机械通气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温敏勇;钟相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保健酒由白酒加入枸杞、淮山药、淫羊藿、红枣、肉桂等中药浸泡面成,适量饮用具有益髓填精、通络开窍、益智安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之一为淫羊藿.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主要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因此,淫羊藿苷在补肾壮阳的保健食品中常是主要的功能因子[1].目前,淫羊藿苷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薄层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为了能准确测定其含量,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健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作者:张军;林传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