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芸;武玉莲;张泽;丁莉
目的 探索螺旋藻激酶(SPK) 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静脉环路血栓模型, 通过称取血栓重量来测定螺旋藻激酶的溶栓作用;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浆,测定螺旋藻激酶对血浆D二聚体、TPA含量的影响.结果 螺旋藻激酶使动静脉环路血栓干、湿重明显减轻,高、低剂量螺旋藻激酶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高剂量螺旋藻激酶使TP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螺旋藻蛋白激酶能抑制血栓形成, 激活纤溶活性,具有较好溶栓效力.
作者:庞辉;李小花;陈高斯;凌凯南;王保斌;张崔勇;黄家倐;刘庆;朱召熊;安明;蒙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鉴别豆科植物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根、茎、叶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均有明显区别,其中以叶的区别为显著.结论两者的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为山豆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蓝祖栽;宁小清;谈远锋;凌征柱;陈庆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标;唐坤;朱祥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延迟或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以期达到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
作者:朱蔓佳;张虹;赵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生地以低聚糖为主的提取物RGOS的急性毒性. 方法 测定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及尾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的大给药量或LD_(50),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14 d. 结果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的大给药量为49.6 g/kg(119.04 g生药/kg);对小鼠超声雾化吸入的大给药量为28.8 g/kg(65.38 g生药/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_(50)为7.88 g/kg(17.89g生药/kg),其95%平均可信限L_(95)为(7.88±0.61) g/kg.静脉注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于第7天左右基本恢复. 结论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无明显毒性反应;静脉注射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夏卉莉;刘力;徐德生;丁礼琴;毛夏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中药材当归提取物抗皮肤衰老能力和美白功效.方法对当归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亚铁离子络合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进行体外实验.结果 各项功效指标与溶剂浓度及提取物浓度有一定的关联,其中当归50%醇提液自由基清除率高达到80.2%,铁离子络合率高达到41.4%,酪氨酸酶抑制率高达到25.1%.结论 当归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皮肤老化和美白双重功效,可用作美白和抗衰老化妆品的天然原料.
作者:高瑞英;党志;邹颖楠;傅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比色法测定东北特产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以三氯化铝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431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068~12.816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8%(n=9).结论 该法测定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简便可行,准确度高.
作者:张沐新;张新茹;刘松艳;杨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建立在网格基础上的数据挖掘结合了网格技术的优点,能够对Internet上广域分布的海量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分析和挖掘.文章分析了网格与数据挖掘的特点,并将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医药领域,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孙艳秋;史锐;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夜香树花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 按极性递增原则回流提取得到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再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当夜香树花总浸膏浓度为40μg/ml及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浓度为20 μg/ml时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为48.10%~68.97%.结论 夜香树花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作者:卢红梅;钟振国;赵世元;吕金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黔产金钗石斛精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金钗石斛精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按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4个产地金钗石斛均含有甲安菲他明、β-蒎稀、莰烯、桉叶油素、芳樟醇、雪松醇、环己醇、安息香酸等成分,此外,赤水产金钗石斛精油中萜类和倍半萜类较多,而其它三地出产的金钗石斛醇类、烯类、烷烃类化合物居多.结论 各产地金钗石斛精油成分含量不同.
作者:黄小燕;乙引;张习敏;杨立昌;徐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益气法(QSYF)对Con A诱导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QSYF 低、中、高剂量组,予双蒸水(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或QSYF药剂(QSYF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PBS溶液,其他组静脉注射Con A复制肝损伤模型,6 h后立即解剖肝脏,同部位取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出现许多细小脂滴, 内质网、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核表面发芽现象并异染色质电子密度增高.QSYF各组均无核表面发芽等现象,且随QSYF药液剂量增大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QSYF对Con A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超;黄霞;孙为;刘惠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水煎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大叶秦艽水煎液组、麻花秦艽水煎液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 g/kg),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水煎液灌胃(4 g/kg),连续灌胃7 d后药物组与模型组采用1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 ml/kg)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采集全部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 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ALT与TNF-α水平降低(P<0.05),而IL-10表达的水平则升高(P<0.05),而药物组之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秦艽可增强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组织中IL-10的表达, IL-10是介导秦艽保肝效应的重要细胞因子.而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没有差异的.
作者:苏晓聆;李福安;魏全嘉;杨林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高热量饲料加亚致病剂量链脲佐菌素(40 mg/kg,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用黄连素治疗4周,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结果 空腹血糖黄连素大、小剂量组由模型组(14.36±3.21)mmol/L降为(7.18±1.39)mmol/L、(8.77±1.76)mmol/L(P<0.01),血清胰岛素黄连素大、小剂量组由模型组(74.26±17.11)μIU/ml降为(45.53±5.41)、(55.48±5.39)μ IU/ml,作用不及优降糖组(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仅黄连素大剂量组由模型组(-6.93±0.47)增为(-5.77±0.32)(P<0.05),作用与优降糖组相当(P>0.05),黄连素小剂量组不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P>0.05).结论 黄连素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大剂量组作用与优降糖相当,有一定降糖作用但不及优降糖.
作者:吴章怀;葛李;顾立;戴建峰;张兴朋;陈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天麻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以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微波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70%甲醇溶液,温度60℃,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9 min,功率400 W.结论 与传统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能大大节省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成本,并有很好的天麻素提取率.
作者:余兰;陈华;张义娜;张新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超声波提取丹皮多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预浸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波作用时间对丹皮多糖提取的影响效果.结果 超声波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预浸时间15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丹皮多糖的提取量为1.36%.结论 超声波强化提取丹皮多糖省时高效.
作者:高健;许同桃;吴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麻杏石甘汤中不同组方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法,固定麻杏石甘汤中的甘草量,将其他药材(麻黄、杏仁、石膏)作为可变因素,以甘草酸的测定量作为考察指标,应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学习、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模型对麻杏石甘汤方中甘草酸含量的预测值可用.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甘草酸含量随着麻黄用量(1.099 8~11.423 1 g)的增大而增大;麻黄用量超过11.423 1g后,方中甘草酸含量稳定在7.444 2 mg/g.
作者:武孔云;梁光义;贺祝英;靳凤云;孙超;李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模拟生物膜浓度和缓冲溶液pH值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吸收检测结果表明,有11个指纹峰吸收明显;模拟生物膜的浓度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浓度增加,色谱峰面积明显减小,符合被动吸收规律;pH值对其中3个成分的吸收有影响.结论 采用脂质体平衡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能方便、有效地预测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揭示该复方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何丽姗;徐斌;王光忠;刘焱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几年在我国发病率日渐增高[1]。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长期以来,无论是泌尿外科医师还是患者均对其治疗效果不满意,其治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作者:蔡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龙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龙葵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世巍;丁建海;刘立红;杨敏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免疫调节功能探讨膨化人参与人参的差异.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小鼠淋巴细胞释放IL-1量的影响,探讨人参不同制品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优劣.结果 膨化人参及人参能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由ConA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小鼠血清IL-1的含量;膨化人参较人参有优势,但是二者同剂量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膨化人参与人参均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瑛;孟建国;王成;申圣丹;王盛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