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网格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研究

孙艳秋;史锐;刘建平

关键词:网格, 数据挖掘, 中医药信息化
摘要:建立在网格基础上的数据挖掘结合了网格技术的优点,能够对Internet上广域分布的海量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分析和挖掘.文章分析了网格与数据挖掘的特点,并将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医药领域,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比较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确定白术的佳采收时期,为白术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乙醇去杂和水回流提取白术多糖,于489 nm波长处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变化较大,其中9月底到10月底时期白术多糖的含量高.结论 以白术多糖含量为指标,不同生长期白术的佳采收期为9月底到10月底.

    作者:陈磊;裘连君;侯杰;张怡沛;田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与肾功能的恶化密切相关,而动物实验是研究肾间质纤维化尤为重要的手段. 文章拟对常见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环孢素A肾病模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镇痛剂肾病模型、阿霉素肾病模型等10种模型的制作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实验者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新志;何立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肝宝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胆转运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组方护肝宝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靛氰绿(ICG)肝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护肝宝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用CCl_4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下列变化:①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②肝脏形态学的改变;③肝血流量和靛氰绿肝清除率的改变;观察护肝宝对CCl_4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 护肝宝能明显抑制CCl_4所致大鼠血清中ALT及AST含量的升高(P < 0.05或P < 0.01),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对抗CCl_4所致肝血流量和肝清除率下降(P < 0.05). 结论护肝宝可保护肝脏,对抗CCl_4所致肝清除率和肝血流量下降.

    作者:张凤华;张建平;徐烨;曹刚;武梅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天麻中天麻素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天麻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以天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微波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70%甲醇溶液,温度60℃,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9 min,功率400 W.结论 与传统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能大大节省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成本,并有很好的天麻素提取率.

    作者:余兰;陈华;张义娜;张新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杨梅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 对杨梅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杨梅属植物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结论 杨梅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

    作者:王定勇;陈铭祥;刘恩桂;冯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维药雪莲前列栓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雪莲前列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处方中的雪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雪莲前列栓中绿原酸的含量.使用Waters RpC_(18) (150 mm×4.6 mm,5 μm) ;检测波长:327 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雪莲的特征斑点,HPLC法在绿原酸26.68 ~293.48 μg(r=0.999 8,n=6)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9),RSD为1.89%.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希尔艾力·吐尔逊;斯拉甫·艾白;曼尔丹·尼牙孜;吐尔洪;薛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5亚属10组26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作者:李惠;赵志礼;倪梁红;孟千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貂心与其伪品的脱氧核糖核酸指纹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貂心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特征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新鲜貂心与伪品动物组织中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新鲜貂心及鸡心、鸭心、鹅心、兔心等伪品动物组织中提取出相同大小的16.8 Kb线粒体DNA,只有貂心DNA可扩增出1 100 bp大小的片段.结论 貂心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貂心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与其伪品动物心脏的鉴定及分析,且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杨明妍;刘洋;张丽华;李明成;王冰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NO、NOS、ET及PAI-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参芍胶囊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阳性对照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给辛伐他汀;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T、NO、NOS和PAI-1的含量,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O和NOS降低,ET及PAI-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参芍胶囊治疗后NO和NOS水平升高,ET、PAI-1含量降低,其中参芍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芍胶囊可以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NO、NOS及降低心肌组织中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亚芹;韩璇;刘文敏;孙建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螺旋藻激酶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研究

    目的 探索螺旋藻激酶(SPK) 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静脉环路血栓模型, 通过称取血栓重量来测定螺旋藻激酶的溶栓作用;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浆,测定螺旋藻激酶对血浆D二聚体、TPA含量的影响.结果 螺旋藻激酶使动静脉环路血栓干、湿重明显减轻,高、低剂量螺旋藻激酶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高剂量螺旋藻激酶使TP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螺旋藻蛋白激酶能抑制血栓形成, 激活纤溶活性,具有较好溶栓效力.

    作者:庞辉;李小花;陈高斯;凌凯南;王保斌;张崔勇;黄家倐;刘庆;朱召熊;安明;蒙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中穴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的述评

    临床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研究颇多,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总结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规律及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

    作者:杜洋;刘盼功;赵晓峰;王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外孕误行人工流产病因分析

    目的 在于探讨宫外孕误诊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该院85例宫外孕误诊情况,全部经手术治疗及病检证实,入院术前诊为早孕或先兆流产者62例,诊为不全流产23例.有66例在外院或私人诊所行人工流产术.结果 人流术前诊为早孕或先兆流产者62例,误诊率为72.94%;诊为不全流产23例,误诊率为27.06%.结论 宫外孕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医务人员综合知识面狭窄,医疗基本功欠缺,经验不足,过分轻信人流史及依赖于辅助检查,形成诊断思维偏差,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雷丹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清眩丸醇提工艺的正交设计-重复实验法优选

    目的 确定清眩丸中原料药川芎、白芷共同醇提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实现对浸膏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同时测定.以出膏率、欧前胡素得率、阿魏酸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用正交设计-重复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和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乙醇同时提取川芎和白芷中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清眩丸中川芎与白芷同时醇提的佳工艺为:85%乙醇,用量8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法为清眩胶囊原料药川芎与白芷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凤仙花中山萘酚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目的 从凤仙花中提取山萘酚.方法 用不同方法和不同溶剂对凤仙花中山萘酚的进行提取,对得到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采用葡聚糖凝胶LH-20进行分离,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利用HPLC进行检测.结果 用醋酸乙酯溶剂提取凤仙花中山萘酚是可行的,山萘酚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凤仙花可作为提取山萘酚的优选原料.

    作者:胡喜兰;程青芳;尹福军;边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黔产金钗石斛精油成分研究

    目的 探索黔产金钗石斛精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金钗石斛精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按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4个产地金钗石斛均含有甲安菲他明、β-蒎稀、莰烯、桉叶油素、芳樟醇、雪松醇、环己醇、安息香酸等成分,此外,赤水产金钗石斛精油中萜类和倍半萜类较多,而其它三地出产的金钗石斛醇类、烯类、烷烃类化合物居多.结论 各产地金钗石斛精油成分含量不同.

    作者:黄小燕;乙引;张习敏;杨立昌;徐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抗风湿类中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测定抗风湿类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DAD、UPLC/MS/MS法对非法掺入的化学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并以HPLC测定含量.结果 受试制剂中检测到掺有氨基比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结论 此方法灵敏准确,可作为抗风湿类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来国防;程宾;鲁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秦艽水煎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水煎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大叶秦艽水煎液组、麻花秦艽水煎液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 g/kg),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水煎液灌胃(4 g/kg),连续灌胃7 d后药物组与模型组采用1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 ml/kg)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采集全部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 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ALT与TNF-α水平降低(P<0.05),而IL-10表达的水平则升高(P<0.05),而药物组之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秦艽可增强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组织中IL-10的表达, IL-10是介导秦艽保肝效应的重要细胞因子.而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没有差异的.

    作者:苏晓聆;李福安;魏全嘉;杨林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瓣蕊唐松草根茎中抗氧化性物质的提取研究

    目的 研究瓣蕊唐松草根茎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的佳方法及工艺条件.方法 用不同溶剂、不同条件对提取的根茎内含物进行抗氧化实验,抗氧化性的测定采用T-AOC法.结果 瓣蕊唐松草根茎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性;用乙醇与醋醇乙酯提取时抗氧化性较高;温度因素对其抗氧化性影响很大;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12.5,浸提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结论瓣蕊唐松草在天然抗氧化剂开发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敖恩宝力格;邰丽华;胡日都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F344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两组以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0.5 mg/kg皮下注射于大鼠诱导食管癌模型,治疗组在诱癌同时预防性给予枸杞多糖10 mg/kg灌胃治疗,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kg灌胃.在诱癌9周、15周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抽取外周血,EDTA抗凝,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和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细胞数,另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10的含量.结果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_4~+CD_(25)~+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过程随诱癌时间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用药后9周、15周枸杞多糖治疗组CD_4~+CD_(25)~+Tr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D_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枸杞多糖治疗后显著下降.结论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外周血中CD_4~+CD_(25)~+Tr细胞表达增强,IL-10分泌显著增加,枸杞多糖可有效抑制其表达,显著改善实验性食管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作者:单铁英;乔俊红;杨书良;苏安英;唐军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病机,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法看待中西医对中风发生的认识,不难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细胞的粘附、聚集以及斑块破裂引起的堵塞管腔,与中医瘀血阻络引起的血流不畅有某些相似之处,为此,深入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某些炎性物质的关系,就有可能找到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作者:陈杰;朱磊;周喜燕;秦秀德;黄燕;蔡业峰;王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