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凤仙花中山萘酚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胡喜兰;程青芳;尹福军;边红玲

关键词:凤仙花, 山萘酚, 提取, 分离, 纯化
摘要:目的 从凤仙花中提取山萘酚.方法 用不同方法和不同溶剂对凤仙花中山萘酚的进行提取,对得到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采用葡聚糖凝胶LH-20进行分离,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利用HPLC进行检测.结果 用醋酸乙酯溶剂提取凤仙花中山萘酚是可行的,山萘酚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凤仙花可作为提取山萘酚的优选原料.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舌象与肝病关系临床研究集析

    查阅了近40年的舌象与肝病关系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主要涉及的肝病有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症、脂肪性肝病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

    作者:张治国;杨杰;张智;向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妇安软胶囊中阿魏酸的定性定量研究

    目的 建立产妇安软胶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当归、川芎中的阿魏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选用Shim-pack VP-ODS(4.6 mm×150 mm,5 μm)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冰醋酸溶液(24:4: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1 nm.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在进样量为0.073~2.9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为0.98%.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产妇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春蕾;张志锋;吴莉莉;朱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娑罗子脂肪含量及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娑罗子中的脂肪含量,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种子娑罗子中的脂肪.对汉中天台山产娑罗子中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C)分离和鉴定各个成分.结果 共分离出两个馏分,非极性馏分和极性馏分.其中非极性馏分32种,主要有:正二十九烷(15.07%),正三十一烷(10.85%),正二十七烷(7.00%),正二十五烷(6.99%),正二十三烷(6.27%),正二十四烷(5.59%),正二十六烷(5.74%),正二十八烷(5.12%)等.极性馏分22种,其中一种未知成分,不饱和脂肪酸6种,分别为:反式-油酸(4.21%),顺式-油酸(3.43%),亚油酸(0.96%),共轭亚油酸(0.10%),十六碳烯(9)酸(0.15%),15-二十四烯酸(0.10%),共占其脂肪酸总含量的8.95%.饱和脂肪酸15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65.94%),硬脂酸(11.57%),肉豆蔻酸(5.03%),花生酸(1.66%),葵酸(1.14%),十二烷酸(1.01%),木质素酸(0.83%)等.结论 娑罗子中含有一些重要的脂肪酸,对人体营养,医疗保健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边静静;赵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饮片与其加工设备沿革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与其加工设备的沿革.方法 对中药饮片的形成、传统的中药饮片、机械化时代的中药饮片、GMP时代的中药饮片及其他形式的中药饮片5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 中药饮片应朝多元化、新型化发展,以适应不同的临床用药的需要.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中穴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的述评

    临床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研究颇多,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总结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规律及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

    作者:杜洋;刘盼功;赵晓峰;王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皮移植促进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皮注射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56只白兔施行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第1批(用药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第2批(纯化注射组C组、实验对照组D组).骨折模型术后14,28 d取材进行影像学、组织学、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与分析.结果两个批次的实验组新生血管、骨小梁形成均明显优于同批对照组,4种骨痂记分、外骨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rhG-CSF动员的BMSCs经皮注射后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作者:蔡建平;张爱国;杨掌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冬凌草中总二萜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冬凌草各部位及不同产地冬凌草叶中总二萜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冬凌草提取物中总二萜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测定冬凌草中总二萜含量的方法,并对冬凌草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冬凌草叶中总二萜含量进行了测定,叶中含量高,不同产地叶的含量也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冬凌草提取物中总二萜含量的测定.

    作者:可钰;袁冬冬;徐永刚;刘宏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川党参品质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川党参品质变化规律和影响品质变化的因素.方法田间移栽、定期取样及室内处理分析相结合.结果 川党参根的生物量积累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20日后基本趋于稳定;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相关显著;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作用对川党参化学成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川党参的品质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者:彭锐;孙年喜;马鹏;王俊;李隆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超微归脾丸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超微归脾丸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45 d后,测定肝脏及脑组织的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和胸腺、肝脾的脏器指数,并与普通归脾丸进行比较.结果 超微归脾丸可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胸腺、脾、肝的脏器指数;肝组织中MDA不同程度下降,SOD及GSH-Px活力不同程度提高,与普通归脾丸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超微归脾丸的抗衰老作用优于普通归脾丸,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桂卉;文雅萍;邹龙;刘东文;蔡光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5亚属10组26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作者:李惠;赵志礼;倪梁红;孟千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健脾补肾、化痰祛淤法治疗脾肾亏虚、痰浊内阻型高脂血症(HL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调脂作用及对内皮功能影响的机理.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数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化痰祛瘀剂加氟伐他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氟伐他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主要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CRP,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的CRP,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健脾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身证候,联合氟伐他汀胶囊,调脂疗效好,还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尚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谢庆斌;刘中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制何首乌对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野生制何首乌对大鼠的肝损伤.方法本实验给药组每天按不同剂量(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12 g临床用量的20,50,100,200 倍)灌胃大鼠一次,前3 个月为给药期, 第4个月为停药恢复期, 分别于给药后的2个月、3个月及4个月末采取血液进行生化检测,同时在3个月末摘取大鼠肝脏匀浆进行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 - ST)检测及进行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大剂量和较大剂量给药组对大鼠肝脏转氨酶AST在3个月时有一定的影响(P<0.05),MDA有显著性升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光镜下大剂量给药组可见散在炎细胞浸润, 肝血窦充血, 枯否氏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吞噬色素颗粒.结论制何首乌大剂量长期灌胃对大鼠肝脏有轻度的肝损害,常用剂量各阶段应用则未见毒副作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作者:耿增岩;陈金铭;于德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夜香树花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夜香树花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 按极性递增原则回流提取得到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再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当夜香树花总浸膏浓度为40μg/ml及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浓度为20 μg/ml时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为48.10%~68.97%.结论 夜香树花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作者:卢红梅;钟振国;赵世元;吕金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效唑对珐菲亚生长发育和药材产量的影响

    目的 针对珐菲亚极易旺长,严重影响根部生长发育的问题,拟用多效唑调节珐菲亚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达到控茎促根,提高药材产量.方法 在旺长盛期用不同浓度进行喷施处理.结果有效地适当抑制珐菲亚植株的高长,增强茎杆粗长,促进根部生长.结论多效唑用于珐菲亚的生长调节安全有效.

    作者:凌征柱;赵维合;覃文流;姚绍嫦;蓝祖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貂心与其伪品的脱氧核糖核酸指纹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貂心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特征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新鲜貂心与伪品动物组织中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新鲜貂心及鸡心、鸭心、鹅心、兔心等伪品动物组织中提取出相同大小的16.8 Kb线粒体DNA,只有貂心DNA可扩增出1 100 bp大小的片段.结论 貂心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貂心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与其伪品动物心脏的鉴定及分析,且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杨明妍;刘洋;张丽华;李明成;王冰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黄芩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黄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文章概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全面开发利用黄芩提供参考.

    作者:李玉萍;熊向源;刘建涛;龚妍春;吴光杰;周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合欢花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在临床前研究中,建立合欢不同部位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_(18)(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调pH 3.2)=55:45,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 槲皮苷在2.485~24.8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2%,RSD为1.4%.结论 该方法定量简单、准确,可用于控制槲皮苷的质量.

    作者:王海岭;王清溪;黄洪勇;李恒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香莲栓剂制剂处方的正交设计优选

    目的 优选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对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进行筛选,以脱模时间、外观、1 h体外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评价香莲栓剂的质量.结果 优选出该栓剂的佳的制剂处方为:浸膏与基质间比例为1:3,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6型,36#)与蜂蜡和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S-40)之和间的比例为16:1,蜂蜡与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的比例为2:3.结论 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剂工艺可行,优选出的佳制剂处方经验证,其结果稳定、可靠,所制备的香莲栓剂色泽均匀、外观光滑,融变时限、1 h的溶出度等均符合规定.

    作者:郑少文;廖晓琼;袁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地提取物对小鼠不同给药途径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生地以低聚糖为主的提取物RGOS的急性毒性. 方法 测定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及尾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的大给药量或LD_(50),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14 d. 结果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的大给药量为49.6 g/kg(119.04 g生药/kg);对小鼠超声雾化吸入的大给药量为28.8 g/kg(65.38 g生药/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_(50)为7.88 g/kg(17.89g生药/kg),其95%平均可信限L_(95)为(7.88±0.61) g/kg.静脉注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于第7天左右基本恢复. 结论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无明显毒性反应;静脉注射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夏卉莉;刘力;徐德生;丁礼琴;毛夏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驳骨丹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为驳骨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驳骨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结构、理化性质.结果 驳骨丹显微的结构特点有:根次生构造不明显,皮层有气室;茎表皮细胞处晶细胞常见,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可见皮孔.叶主脉维管束呈浅槽型,上表皮外被角质层,气孔、腺鳞常见,上、下表皮均含有长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粉末可见腺鳞、钟乳体、石细胞、纤维束、螺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厚壁细胞等.薄层色谱中可见6个斑点,紫外灯下除1个斑点是黄色荧光外,其他均为鲜红色荧光.驳骨丹共检测出37个色谱峰,初步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鉴定率为70.27%.在已鉴定出的驳骨丹挥发油成分各组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植物醇(含39.70%)、植物酮(含4.75%)、1-辛烯-3-醇(含2.84%)、广藿香醇(含2.74%)等.结论 以上研究对驳骨丹有生药学意义.

    作者:陈青;苏玲;朱华;朱意麟;蔡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