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艳;钟飞;李先辉;吕江明;贾薇
目的 探讨貂心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特征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新鲜貂心与伪品动物组织中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新鲜貂心及鸡心、鸭心、鹅心、兔心等伪品动物组织中提取出相同大小的16.8 Kb线粒体DNA,只有貂心DNA可扩增出1 100 bp大小的片段.结论 貂心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貂心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与其伪品动物心脏的鉴定及分析,且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杨明妍;刘洋;张丽华;李明成;王冰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ICR小鼠54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G,n=12),模型对照组(MG,n=14),麋鹿角醇提液低剂量组(LG,2 g·kg~(-1)·d~(-1),n=14),麋鹿角醇提液高剂量组(HG,4 g·kg~(-1)·d~(-1),n=14).正常对照组给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用D-半乳糖(D-gal)按120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6周,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同时,麋鹿角醇提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麋鹿角醇提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浓度,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FN-γ浓度降低,IFN-γ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麋鹿角醇提液能升高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2和IFN-γ的浓度,并增强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论麋鹿角醇提液能促进D-gal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与表达,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朱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对近年来热力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的综述,介绍热力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对中药四性、中药复方配伍、中药药效筛选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为审视和研究中医药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水平.
作者:张红;刘晓燕;韩修林;程林;衷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痤疮中医辨证分型指南>的修订提供文献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痤疮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得到相关的教材(出版时间1987-01~2007-11)40本,临床著作(出版时间1987-01~2007-11月)121本,期刊(出版时间1994-01~2008-04)58篇,按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痰瘀凝结4型进行归类,不能纳入者归类为其它证型.结果 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和痰瘀凝结4型可以涵盖文献中出现的92.6%的证型.结论 <痤疮中医辨证分型指南>能较好地涵盖痤疮证型,系统简洁,易于掌握,有利于临床上痤疮的辨证论治.
作者:李明亮;邹志明;黄文婧;潘超;赖梅生;杨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运用中医调养平衡护理的设计性实验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两个年级的中医本科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90%以上学生对教学感到满意、认可.结论 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综合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宋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课题组近年探索虚寒证-基因组的研究进行概述,展示预选的代谢类基因功能模块.方法 在万人流行病学调查与典型虚寒证患者筛选的背景中,通过病证结合、普查辨证、家系分析、温针反证、温肾反证、动物实验等6种研究角度作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虚寒证的差异表达基因较为集中地出现于代谢与免疫两类基因,对这一趋势初步总结出虚寒证的代谢类候选基因,即LPL脂蛋白脂肪酶1等35条基因.结论 虚寒证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候选基因只是极其有限的第一步探索,对预选的代谢类基因功能模块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寒证的本质.
作者:杨红亚;韩玉萍;徐全壹;王静;王米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莪术挥发油的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3)正交设计,以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为指标,优选莪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药材粉碎目数100,超声时间40 min.结论确定的佳工艺所得的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都较高,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杨木华;杨志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Limonium sinense Ktze root extract, LSE)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MTT法测定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HepG_2的存活率,检测LSE对离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移植性黑色素瘤模型,检测LSE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测定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0.2~0.8 mg/ml LSE可剂量抑制肿瘤细胞HepG_2的增殖;200,400,800 mg/kg LSE对荷瘤小鼠实体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6 %、40.7 %及49.0 %.且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 LSE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和一定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汤新慧;徐力致;高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确定清眩丸中原料药川芎、白芷共同醇提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实现对浸膏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同时测定.以出膏率、欧前胡素得率、阿魏酸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用正交设计-重复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和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乙醇同时提取川芎和白芷中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清眩丸中川芎与白芷同时醇提的佳工艺为:85%乙醇,用量8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法为清眩胶囊原料药川芎与白芷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肾阳虚证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肾阳虚证辨证细化分型的探索.方法 通过采集2067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肾阳虚证候资料,并结合国家诊断标准对肾阳虚证样本进行筛选,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阐述其数据的内部关系.结果 2067例样本共筛选出937例符合肾阳虚证诊断的资料.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出肾阳虚证内部数据存在着症状亚型,夜尿频多等可作为肾阳虚诊断新的主症.
作者:范怀昌;李炜弘;袁世宏;汤朝晖;段颖哲;张天娥;王米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黄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文章概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全面开发利用黄芩提供参考.
作者:李玉萍;熊向源;刘建涛;龚妍春;吴光杰;周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益气法(QSYF)对Con A诱导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QSYF 低、中、高剂量组,予双蒸水(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或QSYF药剂(QSYF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PBS溶液,其他组静脉注射Con A复制肝损伤模型,6 h后立即解剖肝脏,同部位取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出现许多细小脂滴, 内质网、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核表面发芽现象并异染色质电子密度增高.QSYF各组均无核表面发芽等现象,且随QSYF药液剂量增大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QSYF对Con A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超;黄霞;孙为;刘惠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瓣蕊唐松草根茎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的佳方法及工艺条件.方法 用不同溶剂、不同条件对提取的根茎内含物进行抗氧化实验,抗氧化性的测定采用T-AOC法.结果 瓣蕊唐松草根茎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性;用乙醇与醋醇乙酯提取时抗氧化性较高;温度因素对其抗氧化性影响很大;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12.5,浸提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结论瓣蕊唐松草在天然抗氧化剂开发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敖恩宝力格;邰丽华;胡日都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鉴别豆科植物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越南槐与多叶越南槐根、茎、叶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均有明显区别,其中以叶的区别为显著.结论两者的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为山豆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蓝祖栽;宁小清;谈远锋;凌征柱;陈庆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美曲磷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脑复康(100 mg·kg~(-1)·d~(-1),ig×60)阳性药物对照组、美曲磷酯(7 mg·kg~(-1)·d~(-1),ig×60)治疗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位航行实验以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路程反映其学习成绩,空间探索实验以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有效区停留时间及游泳总路程反映其空间记忆成绩;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脑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美曲磷酯能显著缩短血管性痴呆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P<0.05),与脑复康效果相似而与假手术组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使血管性痴呆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及有效区停留时间延长(P<0.05)而与假手术组接近,脑复康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及有效区停留时间无明显影响.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细胞排列疏松、紊乱,细胞层及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变性严重;美曲磷酯组则细胞排列紧密、均匀,细胞层及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变性减轻与脑复康组形态变化相似.结论 美曲磷酯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改善空间记忆能力优于脑复康.
作者:陈斌;申太云;蔡理;王帮华;赵骥;陈红光;郑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谷精草总黄酮的提取、鉴别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利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谷精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化学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且考察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谷精草中总黄酮含量为5.09%,回收率为102.1%.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能够有效提取谷精草黄酮,而且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谷精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袁建梅;尚学芳;汪应灵;席荣英;赵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雪莲前列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处方中的雪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雪莲前列栓中绿原酸的含量.使用Waters RpC_(18) (150 mm×4.6 mm,5 μm) ;检测波长:327 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雪莲的特征斑点,HPLC法在绿原酸26.68 ~293.48 μg(r=0.999 8,n=6)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9),RSD为1.89%.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希尔艾力·吐尔逊;斯拉甫·艾白;曼尔丹·尼牙孜;吐尔洪;薛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以女贞子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探讨超声频率、溶剂浓度、料液体积比、超声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女贞子中的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含量.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齐墩果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体积比5:40,乙醇浓度95%,超声频率44 000 Hz,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提取含量可达到(1.271±0.002)%. 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女贞子有效成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珍菊;王周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驳骨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驳骨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结构、理化性质.结果 驳骨丹显微的结构特点有:根次生构造不明显,皮层有气室;茎表皮细胞处晶细胞常见,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可见皮孔.叶主脉维管束呈浅槽型,上表皮外被角质层,气孔、腺鳞常见,上、下表皮均含有长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粉末可见腺鳞、钟乳体、石细胞、纤维束、螺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厚壁细胞等.薄层色谱中可见6个斑点,紫外灯下除1个斑点是黄色荧光外,其他均为鲜红色荧光.驳骨丹共检测出37个色谱峰,初步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鉴定率为70.27%.在已鉴定出的驳骨丹挥发油成分各组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植物醇(含39.70%)、植物酮(含4.75%)、1-辛烯-3-醇(含2.84%)、广藿香醇(含2.74%)等.结论 以上研究对驳骨丹有生药学意义.
作者:陈青;苏玲;朱华;朱意麟;蔡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桔核中柠檬苦素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柠檬苦素萃取量的影响.结果 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2℃,夹带剂用量1.8 ml/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预测性好.
作者:杨军;余德顺;范菊娣;罗喜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