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桔核中柠檬苦素的工艺研究

杨军;余德顺;范菊娣;罗喜荣

关键词:桔核, 柠檬苦素, 超临界CO_2萃取, 响应曲面法
摘要:目的 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桔核中柠檬苦素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柠檬苦素萃取量的影响.结果 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2℃,夹带剂用量1.8 ml/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预测性好.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格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研究

    建立在网格基础上的数据挖掘结合了网格技术的优点,能够对Internet上广域分布的海量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分析和挖掘.文章分析了网格与数据挖掘的特点,并将基于网格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医药领域,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孙艳秋;史锐;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貂心与其伪品的脱氧核糖核酸指纹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貂心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特征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新鲜貂心与伪品动物组织中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新鲜貂心及鸡心、鸭心、鹅心、兔心等伪品动物组织中提取出相同大小的16.8 Kb线粒体DNA,只有貂心DNA可扩增出1 100 bp大小的片段.结论 貂心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所得貂心DNA指纹特征图谱可用于与其伪品动物心脏的鉴定及分析,且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杨明妍;刘洋;张丽华;李明成;王冰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汤对脑梗塞急性期PT、APTT、Fib、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补肾活血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80例脑梗塞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服中药方剂补肾活血汤,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 d、30 d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15d,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临床疗效结果、PT,APTT,Fib,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活血汤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蓉;刘宇强;黎敏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黄瓜香在急性炎症动物模型中抗炎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黄瓜香提取物的抗炎效应.方法 采用4种急性炎症模型,包括角叉菜胶及蛋清诱导大鼠足趾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1%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渗出模型,观察黄瓜香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黄瓜香提取物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对角叉菜胶和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对急性炎症导致的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黄瓜香提取物中、高剂量两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黄瓜香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效应.

    作者:李春艳;钟飞;李先辉;吕江明;贾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蟾皮和蟾蜕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与比较

    目的 检测蟾皮及新发现的药用部位蟾蜕脂蟾毒配基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HPLC检测蟾皮、蟾蜕中的脂蟾毒配基含量.结果 蟾皮、蟾蜕中的脂蟾毒配基含量分别为0.011 7,0.031 3 mg/g.结论实验提示蟾蜕、蟾皮中均只有极微量的蟾毒配基残留.

    作者:缪珠雷;张康;杨鸣泽;周秀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香莲栓剂制剂处方的正交设计优选

    目的 优选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对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进行筛选,以脱模时间、外观、1 h体外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评价香莲栓剂的质量.结果 优选出该栓剂的佳的制剂处方为:浸膏与基质间比例为1:3,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6型,36#)与蜂蜡和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S-40)之和间的比例为16:1,蜂蜡与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的比例为2:3.结论 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剂工艺可行,优选出的佳制剂处方经验证,其结果稳定、可靠,所制备的香莲栓剂色泽均匀、外观光滑,融变时限、1 h的溶出度等均符合规定.

    作者:郑少文;廖晓琼;袁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效唑对珐菲亚生长发育和药材产量的影响

    目的 针对珐菲亚极易旺长,严重影响根部生长发育的问题,拟用多效唑调节珐菲亚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达到控茎促根,提高药材产量.方法 在旺长盛期用不同浓度进行喷施处理.结果有效地适当抑制珐菲亚植株的高长,增强茎杆粗长,促进根部生长.结论多效唑用于珐菲亚的生长调节安全有效.

    作者:凌征柱;赵维合;覃文流;姚绍嫦;蓝祖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红花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 %,对照组总有效率72.9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兰萍;刘颖;李小波;邵锦霞;范家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37人(24.5%),气虚质36人(23.8%),阳虚质25人(16.6%),湿热质21人(13.9%),气郁质14人(9.3%),瘀血质10人(6.6%),特禀质4人(2.6%),阴虚质2人(1.3%),痰湿质2人(1.3%).结论 肝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3种体质为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为主.

    作者:胡学军;龙顺钦;杨小兵;吴万垠;邓宏;柴小姝;何文峰;廖桂雅;周宇姝;欧阳育树;蔡姣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对胶原性关节炎Cx43基因敲除鼠血清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对胶原性关节炎(Ⅱ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Cx43基因敲除小鼠治疗作用的途径及分子机制.方法 用牛Ⅱ型胶原免疫野生型(Cx43+/+)及杂合型(Cx43+/-)小鼠,诱导关节炎建立CIA模型,初次免疫后第3周开始针刺治疗,观察其发病程度及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针刺降低Cx43+/+ CIA小鼠关节炎指数和外周血TNF-α比Cx43+/- CIA小鼠明显(P<0.01).结论 针刺疗效与Cx43有关,通过缝隙连接蛋白起作用;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的TNF-α;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颜灿群;占克斌;黄光英;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正交实验优选金花茶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金花茶种子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丙酮-水法从金花茶种子中提取总多酚,利用正交实验优选总多酚佳提取工艺,考察丙酮浓度、时间、温度、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总多酚收率的影响.结果 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为:25倍量的50%丙酮-水,80℃,提取3次,4 h/次,总多酚含量为9.59%,总多酚的收率为1.71%.结论 丙酮-水提取法可用于金花茶种子中总多酚的提取,其中提取溶剂倍量和提取温度对总多酚提取的影响较大.

    作者:唐前;罗燕英;唐玲;黄连冬;于大永;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强精煎抑制实验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强精煎对实验小鼠睾丸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生精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80只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精煎组、黄精赞育胶囊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以环磷酰胺注射液40 mg/kg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后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30 d.第31天处死小鼠,利用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Fas和Fasl蛋白在小鼠睾丸实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强精煎组和黄精赞育胶囊组睾丸Johnson 评分偏高,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率偏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Johnson 评分偏低,Fas和Fasl蛋白表达率偏高(P<0.01);强精煎组和黄精赞育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精煎可以下调Fas和Fasl蛋白在受损伤小鼠睾丸实质组织中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生精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宾彬;王杰;陈定雄;莫秋柏;徐杰新;崔锦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珍稀药用金钗石斛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检测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标;唐坤;朱祥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皮移植促进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皮注射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56只白兔施行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第1批(用药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第2批(纯化注射组C组、实验对照组D组).骨折模型术后14,28 d取材进行影像学、组织学、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与分析.结果两个批次的实验组新生血管、骨小梁形成均明显优于同批对照组,4种骨痂记分、外骨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rhG-CSF动员的BMSCs经皮注射后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作者:蔡建平;张爱国;杨掌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凤仙花中山萘酚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目的 从凤仙花中提取山萘酚.方法 用不同方法和不同溶剂对凤仙花中山萘酚的进行提取,对得到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采用葡聚糖凝胶LH-20进行分离,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利用HPLC进行检测.结果 用醋酸乙酯溶剂提取凤仙花中山萘酚是可行的,山萘酚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凤仙花可作为提取山萘酚的优选原料.

    作者:胡喜兰;程青芳;尹福军;边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青藤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环氧化酶-2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藤碱( sinomenine ,Sin)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及对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 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n低剂量治疗组和Sin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in低(Sin30 mg/kg)、高剂量(60 mg/kg)治疗组于术前30 min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额顶部皮质COX-2表达及脑含水量和伊文斯蓝(EB) 含量变化,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塞体积变化和神经症状评分.结果 Sin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塞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额顶部皮质COX-2表达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COX-2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和EB 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n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再灌注损伤后COX-2表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

    作者:俸军林;李浩;蒋静子;吴岚;刘开祥;唐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在中药分散片中的应用探讨

    简要概述了分散片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分散片的崩解机理和原辅料的特性,指出中药分散片崩解性不佳的原因在于中药提取物复杂的物理性质;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将粉体学表面改性技术引入中药分散片的研制过程,用以解决中药分散片中存在的崩解性不佳、稳定性差问题,并初步阐述了对中药分散片进行粉体表面改性的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韩丽;韦娟;张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分蘖葱头水溶性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采用比色法测定东北特产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以三氯化铝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431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068~12.816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8%(n=9).结论 该法测定分蘖葱头中水溶性总黄酮的含量简便可行,准确度高.

    作者:张沐新;张新茹;刘松艳;杨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F344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两组以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0.5 mg/kg皮下注射于大鼠诱导食管癌模型,治疗组在诱癌同时预防性给予枸杞多糖10 mg/kg灌胃治疗,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kg灌胃.在诱癌9周、15周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抽取外周血,EDTA抗凝,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和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细胞数,另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10的含量.结果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_4~+CD_(25)~+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过程随诱癌时间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用药后9周、15周枸杞多糖治疗组CD_4~+CD_(25)~+Tr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D_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枸杞多糖治疗后显著下降.结论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外周血中CD_4~+CD_(25)~+Tr细胞表达增强,IL-10分泌显著增加,枸杞多糖可有效抑制其表达,显著改善实验性食管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作者:单铁英;乔俊红;杨书良;苏安英;唐军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抵当芪桂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抵当芪桂汤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A,n=10),其余大鼠予以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B,n=13)、达美康组(C,n=13)、抵当芪桂汤组(D,n=13)、抵当芪桂汤加达美康组(E,n=13)、抵当芪桂汤大剂量组(F,n=13),分别给予相应干预.于灌胃第8周末,分别用ELISA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ET-1和NO含量.结果 干预结束后,与B组比较,各干预组空腹血糖(FBG)均降低,其中以C组为明显(P<0.05);与B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ET-1均降低、NO均升高,其中以D组为明显(P<0.05);与C组比较,D组降低血清ET-1、升高NO疗效明显(P<0.05).结论 抵当芪桂汤可能通过降低STZ大鼠血清中ET-1含量、升高NO含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赵天才;杨景锋;李鹏;袁志敏;张瑛;李月红;张瀚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