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祖师麻注射液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刘妍;王胜利;毕慧敏;游富英;孙秀欣

关键词:祖师麻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 建立祖师麻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为中成药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 VP ODS C18(4.6 mm×150 mm,5 μ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以乙腈和0.5%的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祖师麻注射液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9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有效用于祖师麻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对产品的质量评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肥胖模型大鼠中胰岛素和胰岛素底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高脂饮食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IRS-2)基因表达水平, 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 结果 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明显回降,而胰岛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结论 针刺可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龚美蓉;徐斌;毛珍;邵清华;孙永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哈蟆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雌性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哈蟆油(OR)对D-半乳糖所致雌性衰老模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分型铜锌-SOD(CuZn-SOD)、过氧化物酶(P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SPF级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OR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6周.另设一组8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植物油.给药结束后收集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SOD,CuZn-SOD,POD,T-AOC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总SOD、CuZn-SOD、POD和T-AOC活性明显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OR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清中上述指标数值(P<0.05,P<0.01);OR中剂量比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清SOD,CuZn-SOD活性(P<0.05).OR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上述指标(P<0.01).结论 OR明显提高老年雌性大鼠血清和肝组织SOD、CuZn-SOD,POD和T-AOC活性.OR能够增强衰老雌性大鼠抗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其衰老程度.

    作者:姚晖;姚锐;原海晓;王晓娟;邓虹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针刺与推拿结合防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对92例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推拿组及针刺结合常规推拿组.结果 针刺结合疏经通督推拿组基本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针刺结合常规推拿组基本治愈率为45%,有效率为84%.两组治愈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基本治愈率,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并末见统计学上的差异.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李忠仁;张仕年;郭爱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学生模拟药房工作的探索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理论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蕊;乐巍;吴德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对夹尾应激大鼠脑和胃组织GASR mRNA和CCK-AR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夹尾应激大鼠脑和胃GASR mRNA和CCK-A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柴胡疏肝散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方法制作慢性应激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柴胡疏肝散水煎剂灌胃,共4周.观察其一般情况及胃组织学变化,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脑和胃组织胃泌素受体(GASR)mRNA和胆囊收缩素受体A(CCK-AR)mRNA的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出现了抑郁和消化不良行为表现, 而柴胡疏肝散组则较不显著;②模型组胃黏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和炎症反应,而柴胡疏肝散组则较轻;③模型组大鼠胃和脑组织上的GASR 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均P<0.05),柴胡疏肝散组则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大鼠胃组织CCK-AR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柴胡疏肝散组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和消化不良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减低脑和胃组织GASR mRNA表达和减低胃组织CCK-AR 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钰琴;凌江红;梁纲;王道刚;农树雄;黄华;农伟东;李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蒙药索布如·札特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蒙药索布如·札特巴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分别对蒙药索布如·札特巴进行超声波提取,检测其提取物对于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 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 索布如·札特巴乙醇提物和水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达到50%清除率所需浓度IC50值分别为0.8 g/L和1.2 g/L;而且对β- 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1 g/L和1.5 g/L.结论 索布如·札特的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8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明显高于水提取物.

    作者:敖恩宝力格;王金妞;邰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燥对小鼠气道与大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与大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30只.于处理后第6,12,18天检测各组气道液黏多糖(RS)、大肠液黏多糖(CS)与粪便含水率(WF).结果 温燥组第12天,第18天 RS持续下降,凉燥组第12天为减少(P<0.05);温燥组、凉燥组CS先升高、后持续降低(第18天,P<0.05);温燥组RS与CS呈平行减少.结论 外燥可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肺气则无津以降,而失舟楫传导之职,肠液分泌减少,其病机主在肺卫,并为研究外燥伤营卫、津血之燥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胡利群;丁建中;张六通;王明明;贺尚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追求药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将更加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章将从药物动力学在中药药剂中的筛选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来论述.

    作者:刘晓燕;张红;韩修林;衷友泉;程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鱼腥草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和纯化

    目的 以鱼腥草为材料,研究鱼腥草蛋白酶抑制剂(HCTI)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 HCTI的佳粗提条件是采用pH 7.0的双蒸水为提取溶剂,在体积比为1∶30, 45 ℃条件下浸提2.0 h,提取2次.硫酸铵部分沉淀后,再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结果 粗提液经45%~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比活力高,经过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梯度洗脱后,检测到HCTI活性峰.结论 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柱可分离纯化HCTI,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计算出该HCTI的分子量约为28 KDa.

    作者:付煊赫;刘同祥;张宗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荞麦花总黄酮和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荞麦花总黄酮和槲皮素对体内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降血糖机制.方法 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分别测定荞麦花总黄酮及槲皮素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麦芽糖(2 g/kg)组、麦芽糖(2 g/kg)+荞麦花总黄酮(0.4 g/kg)组、麦芽糖(2 g/kg)+槲皮素(0.04 g/kg)组、麦芽糖(2 g/kg)+阿卡波糖(0.1 g/kg)组,禁食12 h后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60 min用血糖仪测血糖.结果 荞麦花总黄酮及槲皮素在浓度20,2,0.2 mg/ml时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P<0.05),抑制率分别为54.74%,42.91%,35.79%和74.98%,59.38%和45.79% ; 二者对大鼠餐后血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阿卡波糖、荞麦花总黄酮+麦芽糖和槲皮素+麦芽糖抑制率分别为74.22%,53.06%,64.33%(P<0.01).结论 荞麦花总黄酮和槲皮素在体内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血糖机制之一.

    作者:朱丽艳;郭兰;王瑞雪;韩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龙胆药材与常见伪品的数码显微鉴别

    目的 建立快速检验龙胆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龙胆药材与其伪品通过不同的显微特征,可以一一区分.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可以控制龙胆药材的质量.

    作者:曹悦;左代英;孙启时;查美娜;赵静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白附子炮制后新增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目的 分离和鉴定白附子炮制后新增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硅胶柱和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硅胶G薄层板和HPLC检识,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Ⅰ),还分离到了其结构类似物质双[5-甲酰基-糠基]-醚(Ⅱ).结论 首次从制白附子中分离得到5-羟甲基糠醛和双[5-甲酰基-糠基]-醚,为中医临床炮制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红伟;张振凌;刘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的定量指标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法分别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其化学值(真值),并测定其近红外光谱.结果 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建模样品集化学值(真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r(水分)=0.977 4,r(丹皮酚)=0.920 2,r(马钱苷)=0.960 1.检验样品集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水分)=0.991 7,r(丹皮酚)=0.872 4,r(马钱苷)=0.871 2.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化学法测得的六味地黄丸中水分、丹皮酚、马钱苷含量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陈斌;李军会;臧鹏;田瑞华;严勇潮;迟玉明;田明;张录达;严衍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茎叶人参皂苷对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TNF-α含量及IL-8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茎叶人参皂苷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模型组(ALI组),皂苷组(GS组).观察茎叶人参皂苷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TNF-α含量及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与NS组比较,ALI组肺组织TNF-α显著增高(P<0.01);与ALI组比较,GS组肺组织中TNF-α显著低于ALI组(P<0.01).②与NS组比较,ALI组IL-8的表达增高(P<0.05);与ALI组比较,GS组表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茎叶人参皂苷可降低肺组织中TNF-α的含量,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L-8的表达.

    作者:毛毅敏;孙瑜霞;王学廷;单世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沙苑子黄酮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NF-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FA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其对NF-кB表达作用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5,0.25,0.125,0.062 5 mg/ ml) 处理MCF-7细胞6,12,24,48,72 h后,SRB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蛋白表达.结果 SRB法显示, 0.5,0.25 mg/ml浓度沙苑子黄酮作用24,48 72 h以及0.125 mg/ml作用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作用48,72 h后以及0.125 mg/ml作用24 h后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性(P<0.05).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FCM(flow cytometry)检测显示,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0.5,0.25,0.125,0.062 5 mg/ ml)作用72 h后,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6%,60.34%,51.27%,46.83%,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12%,3.27%,2.59%,1.26%.与对照组比较0.5,0.25,0.125 mg/ml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也有差异性(P﹤0.05),0.5 mg/ml剂量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 检测NF-κB表达,再用 Band Leader软件分析.结果 0.125,0.25,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沙苑子黄酮对MCF-7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кB表达有关.

    作者:韦翠萍;王建梅;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抗霉菌性阴道病三种中药复方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3种中药复方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 法评价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生长动力学, 微量稀释法检测3种中药复方对白色念珠菌悬浮菌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包被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作用.结果 生物膜内白色念珠菌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3种中药复方对白色念珠菌悬浮菌的低抑菌浓度50%(MIC50)分别为3.255,3.565,3.875 mg/ml,对生物膜的SMIC50与SMIC80分别是3.255,6.51,3.565,7.12 mg/ml,3.875,7.623 mg/ml.3种中药复方包被浓度分别在7.882,3.808,6.357 mg/ml以上时对其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结论 3种中药复方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官妍;汪长中;沈非;吴泓;王艳;云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海蛇干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海蛇干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对海蛇干体的活性部位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海蛇干体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即胆甾醇(Ⅰ)、1-甲基海因(II)、神经酰胺化合物(Ⅲ)、对羟基苯乙酸(Ⅳ)、对羟基苯乙酸甲酯(Ⅴ).结论 1-甲基海因(II)、对羟基苯乙酸(Ⅳ)、对羟基苯乙酸甲酯(Ⅴ)为首次从海蛇中分离得到,且1-甲基海因(II)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得.

    作者:雷羽;熊亮;王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愈风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愈风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TUNEL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UNEL阳性数,bcl-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脑组织TUNEL阳性数,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 愈风颗粒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有关.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金钱草抗氧化活性

    目的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中药金钱草的抗氧化性能.方法 将中药金钱草提取物加入三种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评价金钱草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结果 金钱草提取液对O2-·、·OH 、H2O2 三种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H2O2>·OH> O2-·.结论 中药金钱草可作为潜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药物.

    作者:刘彩红;张莹;李玉琴;齐永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检测葛根素

    目的 研究高效、灵敏、快速的检测葛根素的新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8~180μg·L-1;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8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89%(n=11).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灵敏度高,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胡双修;李于善;杨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