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及血浆内皮素-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佘延芬;杨继军;张瑞娟;肖红玲;杨云峰;曹赫然

关键词:加味青麟丸, 高脂血症, 脂代谢, 血管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及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辛伐他汀为对照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脂质及血浆ET-1、CGRP的含量.结果 加味青麟丸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降低模型小鼠血浆中ET-1的含量,升高CGRP的含量.结论 加味青麟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可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状态,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系常用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目的 了解消化系常用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情况.方法 对常用消化系中成药复方陈香胃片、藿香正气软胶囊、胃血宁口服液、葛根芩连微丸、中药胃宁片、补中益气丸、山楂化滞丸、人参归脾丸与其他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的配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复方陈香胃片、藿香正气软胶囊、胃血宁口服液、葛根芩连微丸、中药胃宁片、补中益气丸、山楂化滞丸、人参归脾丸等消化系中成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非常普遍,且易引起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其原因多种多样.结论 消化系中成药单独使用时虽然不易引起不良反应,但如果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应严格按照配伍禁忌服药,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致使药物失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商志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八味沉香散水提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八味沉香散水提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八味沉香散水提液对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心电图Ⅱ导联 T波、J点变化情况及其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 (CK)活性的影响.结果 八味沉香散水提液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J点位移和T波变化 ,降低大鼠血清 CK和LDH水平.结论 八味沉香散水提液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永芳;杨梅;寇毅英;靳国恩;格日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丹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剩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在各组大鼠肾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AQP-2 mRNA的表达,并以β-actin相对定量.结果 肾脏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质[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和mRNA[正常组(0.51±0.004),模型组(0.81±0.059),对照组(0.78±0.090),观察组(0.70±0.027)]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P<0.01).结论 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AQP-2的增多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多尿的形成.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其利水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俊勇;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及对妊娠小鼠离体子宫肌条的收缩作用

    目的 观察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及对妊娠小鼠离体子宫肌条的收缩作用.方法 对妊娠昆明种小鼠于妊娠第6~8天给药,共8组,每组10只,观察妊娠抑制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孕酮的水平.建立离体子宫平滑肌装置,研究紫草总酚酸对孕龄5~10 d的受孕小鼠的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结果 用小鼠口服紫草总酚酸1 040 mg·kg-1能够显著性的提高单用米非司酮(1.5 mg·kg-1)的妊娠抑制率(P<0.05),并能增加实验组平均死胎数,但是对血清孕酮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紫草总酚酸有显著增强早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活性的作用(与给药前比较P<0.01).结论 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作用明显,其抗早孕作用不是通过降低孕酮水平来实现的.紫草总酚酸可显著增强早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活性.

    作者:王丽君;张鑫毅;廖矛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 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50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对照常规药物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3.39,95%CI(1.73,6.65),Z=3.56,P=0.000 4];YGTSS减分率有效率评价的OR=3.18,95% CI(1.00,10.07),P=0.05.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表明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在减低YGTSS减分率上没有优势;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有效率评分的RR=2.18,95% CI(0.54,8.75),P=0.27.结果 显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表明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评分上没有优势.结论 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在YGTSS减分率、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评分尚未见明显治疗优势,但纳入样本量均较小、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 尚不确定;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优势.

    作者:肖丽;陈元武;杜元灏;高翔;林小苗;孙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沙苑子黄酮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NF-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FA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其对NF-кB表达作用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5,0.25,0.125,0.062 5 mg/ ml) 处理MCF-7细胞6,12,24,48,72 h后,SRB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蛋白表达.结果 SRB法显示, 0.5,0.25 mg/ml浓度沙苑子黄酮作用24,48 72 h以及0.125 mg/ml作用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作用48,72 h后以及0.125 mg/ml作用24 h后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性(P<0.05).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FCM(flow cytometry)检测显示,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0.5,0.25,0.125,0.062 5 mg/ ml)作用72 h后,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6%,60.34%,51.27%,46.83%,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12%,3.27%,2.59%,1.26%.与对照组比较0.5,0.25,0.125 mg/ml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也有差异性(P﹤0.05),0.5 mg/ml剂量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 检测NF-κB表达,再用 Band Leader软件分析.结果 0.125,0.25,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沙苑子黄酮对MCF-7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кB表达有关.

    作者:韦翠萍;王建梅;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天山堇菜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 从天山堇菜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运用微波技术提取天山堇菜总黄酮和多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 测得天山堇菜中总黄酮含量为1.465%,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为1.74%(n=5);多糖含量为8.47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58%(n=5).结论 运用微波技术从天山堇菜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反应速度快,效率高.

    作者:吴建芳;李炳奇;薛梅;韦文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目的 对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分析.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磨盘草中Ca,Mg,Zn,Fe,Mn,Cu,Ni,Cr的含量,并进行了初级形态研究.结果 初级形态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原药中的含量特征如下:Ca>Mg>Zn>Fe>Mn>Cu>Ni>Cr;总提取率中Mg超过了50%,其次是Ni(39.05%),其他元素均在35%以下;各元素残留率中,Zn、Cu、Ca的头煎残留率高(86.48%,80.63%,80.54%),Mg的头煎残留率低(60.08%);Cu的颗粒吸附率高.结论 为进一步探讨磨盘草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燕;张洪斌;陈忠荫;林伟;胡海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木芙蓉叶提取物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观察木芙蓉叶提取物(CH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被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HE预防组.CHE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还给予CHE灌胃,1次/d,至第8周,所有大鼠均被处死.收集大鼠血液,检测转氨酶及肝纤维化指标;取不同部位肝组织除检测脂质过氧化外,还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HE预防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Ⅳ-C,MDA含量均降低,SOD,GSH-Px,ALB水平升高;病理学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CH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对其产生的肝纤维化有抑制和减轻作用.

    作者: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氯化两面针碱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

    目的 测定氯化两面针碱在不同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在不同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用摇瓶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下氯化两面针碱在水、甲醇、无水乙醇、60%乙醇、石油醚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363.72 ,1 047.23,301.92,695.62,2.89 mg·L-1,泊洛沙姆188,吐温-80和PEG400对氯化两面针碱有较强的增溶能力;氯化两面针碱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54.61.结论 氯化两面针碱的水溶解性较差,表面活性剂能提高氯化两面针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作者:陈毅文;刘华钢;杨黎;黄慧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头顶一棵珠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头顶一棵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模型,观察头顶一棵珠对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顶一棵珠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减少脑含水量,并可有效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 头顶一棵珠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艾明仙;阳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 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

    作者:温元强;董小丽;孔勉;余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 通过对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抗炎镇痛作用观察,考察含油量与药效作用的关系,阐明含油量对木鳖子药效学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结束时脱颈处死小鼠,剥离胸腺、脾脏,进行主要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观察.结果 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耳肿胀率、痛阈值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影响,小鼠一般状况较空白对照组差,体重普遍低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明确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但对镇痛试验的舔足次数无显著性影响.上述所有指标均未呈现明显的线性量效关系,随含油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其中10%~20%含油量时其抗炎、镇痛作用好,且对体重和免疫器官的影响小.结论 木鳖子在20%含油量时抗炎、镇痛等药效学作用为明显,对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小,对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影响小.

    作者:孙付军;路俊仙;崔璐;陈慧慧;王春芳;林惠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4'-二羟基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研究

    目的 对合成7个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研究.方法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甲氧甲基保护、克莱森缩合等反应得到7个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采用强迫游泳实验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在10 mg/kg剂量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中化合物3 b活性好,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查尔酮类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抗抑郁的活性.

    作者:赵东海;张以忠;郑中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elchrom-C18 色谱柱(5 μm ,4.6 mm×250 mm),以甲醇-水-三乙胺(75∶25∶0.0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30℃.结果 新乌头碱在0.046 4~0.324 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1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贾金艳;彭小冰;沈洲卿;杨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经》病位辨证探析

    辨别病位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都谈及了辨别病位这一问题,其定位方法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等诸方面学说,并对后世中医诊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黄帝内经>诸篇病位辨证的条文进行研究,就<内经>病位辨证原则和定位方法作一阐述.

    作者:庄燕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蛹虫草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培养基蛹虫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水分及灰分测定的方法,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成分虫草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除柞蚕蛹为寄主者外,大米为培养基者性状及显微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同产地及不同培养基者,其水分均<6%,灰分均≤5%;虫草素含量差异明显,柞蚕蛹为寄主者,其含量为4.26 mg/g,大米为培养基者,沈阳产含量为3.24 mg/g,山东产含量为1.69 mg/g,吉林产含量为1.41 mg/g.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蛹虫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翁丽丽;范艳君;高静;宋启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药,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治许多慢性疾病中具有目前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成分不清,致使无法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二是目前在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中药品种虽多,但多数品种没有自身的作用特点,致使临床医生无法进行正确选择.三是临床前研究结果与临床疗效相差甚远.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固然与目前的检测技术有关,也与目前没有合适的符合中医药理论的疾病(或证候)动物模型有关;以及进行中药药效学评价相关手段、检测技术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从事中药药效学评价的科研人员素质偏低、研究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密切相关.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加强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密切配合,尽快突破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难关,为中药药效学评价提供可靠的研究对象;加强相关平台建设,为系统阐述中药有效性的相关机制提供保障;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中药药效学设计方案水平,凸现中药疗效特色,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作者:谭正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粉防己碱对脂多糖致小鼠的痛觉增敏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通过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痛觉增敏模型,以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阳性药物,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LPS致痛觉增敏小鼠的镇痛效应,进一步研究Tet镇痛与IL-6和TNF-α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Tet 5,15,45 mg/kg 6组,通过腹腔注射LPS 100 μg/kg建立痛阈增敏疼痛模型,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Tet的镇痛效应;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6、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Tet 5,15,45 mg/kg各组明显减少醋酸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减少血浆TNF-α含量、抑制IL-6的产生.结论 Tet具有镇痛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Tet 抑制内毒素诱导小鼠血液中IL-6的产生、减少血浆TNF-α的含量.

    作者:代先坤;罗福玲;章卓;李洪忠;张力;万敬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检测葛根素

    目的 研究高效、灵敏、快速的检测葛根素的新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8~180μg·L-1;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8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89%(n=11).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灵敏度高,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胡双修;李于善;杨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