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的含量

马临;李俊明;陈玉青;李燕;郭兴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花蛇舌草, 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白花蛇舌草中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ODS柱(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15∶85,V/V)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处检测.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浓度在2.5~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100.4%(n=9);结果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RSD均不大于2.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对白花蛇舌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定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方与法探讨

    <金匮要略>为传统医学记载治疗内科杂病的代表作,里面阐述了许多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有效的方剂.笔者将现代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辨证分型,整理归纳为8个方面,并从<金匮要略>中列举相应的方与法,以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宗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瓜馥木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进行结构解析,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从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 (EI-MS,1H-NMR,13C-NMR) 分析,鉴定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化合物马兜铃内酰胺AⅡ对肺腺癌GLC-82、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34.35,101.17 μmol·L-1.结论 马兜铃内酰胺AⅡ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周艳芳;彭新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叶天士治疗中风用药规律探析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袁利梅;杜同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补虚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虚通络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标本兼治及多途径给药模式的治疗优势.方法 将 4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0 例.对照组予以激素泼尼松口服, 治疗组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多途径给药,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5.00%, 对照组总有效率45.00 %, 治疗组在症状总积分及喘息、咳嗽、Velcro啰音等积分下降方面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补虚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谭漪;董滟;董慧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NO、ET-1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因患者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常见于中老年人,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青壮年期即出现身体健康状况严重受损.

    作者:刘艳丽;修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芩连滴丸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芩连滴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对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方法 和溶媒种类进行优化.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在药材中加入12倍量60%乙醇浸泡60 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结论 该滴丸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郑平;王立丰;王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张发荣教授古法发挥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谈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抢救后,幸存者中约50%~70%的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现代医家多沿袭王清任气虚血淤说,援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导师张发荣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气虚血淤论基础上提出气虚精亏痰淤阻络论,并采用益气填精化痰活血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取得显著疗效.本文通过一例病案介绍该法的应用.

    作者:刘骏;陈见纺;陈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构树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为了有助于构树属植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文章对该属植物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开发新药方面奠定基础.

    作者:马养民;张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薄层色谱成像法定量分析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研究用薄层色谱成像.方法 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15∶3∶0.3)为展开剂,以硅胶G为固定相展开大黄素标准样品和何首乌抽提液,用色谱成像系统处理薄层斑点,将斑点信息转换成谱峰信息进行定量.结果 大黄素标准工作曲线在0.2~1.0 μ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3.何首乌样品中大黄素含量为0.184 mg/g,RSD为1.0%,回收率100.9%,RSD为3.3%.结论 薄层色谱成像法可以应用于何首乌药材的质量管理控制,配合相应的展开系统可以推广至许多应用领域.

    作者:蔡力行;戈早川;赖小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I (III ),丹参新酮(Ⅳ),柳杉酚 (Ⅴ),丹参醇 A (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 (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作者:曹春泉;孙隆儒;娄红祥;季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粤港合作促进中医药飞跃发展

    通过分析香港中医药现状,认为凭借粤港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以及拥有的中医药研究和产业化基本要素,粤港合作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当可迅速挤占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并成为世界植物药研究和生产的重要区域.同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策略,并对香港中医药要取得长足发展提出见解和建议.

    作者:楼步青;颜文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木通中豆甾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川木通中豆甾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97∶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 μl,柱温30℃.结果 豆甾醇进样量在1.835~18.35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1.0%~103.6%,RSD为0.7%~2.1%(n=3).结论 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川木通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志奇;陈幸;李彬;董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

    推拿导引不论是作为中医治疗的.方法 ,还是作为养生康复的手段,都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整个中医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都是紧密联系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文献和古典医籍,并结合自身从事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实践,对推拿导引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轨迹、学术观点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推拿导引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中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铁根;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蝇蛆壳聚糖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观察蝇蛆壳聚糖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蝇蛆壳聚糖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蝇蛆壳聚糖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灌胃给药全部动物健存,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蝇蛆壳聚糖大给药量为2 700 mg/ kg体重,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7.5倍.腹腔注射给药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 蝇蛆壳聚糖毒性较小.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金果榄对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 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 的变化.结果 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 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刚;涂自良;陈黎;袁胜浩;杨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复制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模型家兔AS斑块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麝香银杏叶滴丸高、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实验组供给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喂养45 d.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AS斑块的形态学影响,测定MMP9,纤维帽厚度、中心脂质面积、斑块面积和主动脉血管切面中总的斑块数、血栓数.结果 麝香银杏叶滴丸能明显降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与中心脂质面积比值、中心脂质面积与斑块面积比值,能够减少斑块数和血栓数的发生,主动脉组织中的MMP9与蛋白含量比值亦有降低趋势.结论 麝香银杏叶滴丸具有一定的稳定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王志刚;沈明勤;胡政力;沈建平;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茶树油的抵抗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茶树精油的抵抗力.方法 采用Brown平板改良法体外复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扫描电镜确认后应用载体定量杀菌实验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培养3 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2.0%的茶树油耐受时间短,作用20 min完全被杀灭;培养7 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0.75%茶树油耐受时间长,作用120 min才被完全清除,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浮游菌滴染滤膜经体积分数2.0%茶树油处理后,均在10 min内被完全杀灭.结论 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茶树油的抵抗力比浮游菌强,随着生物膜形成时间延长,抵抗力明显增加.

    作者:黄晓敏;王婧婷;陈春营;李海妙;林良佳;余晓铃;曾穗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佛山濒危中草药胡豆莲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金佛山民间中草药胡豆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胡豆莲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 胡豆莲在性状和显微上均有明显的鉴别特征.

    作者:张军;舒光明;刘正宇;林茂祥;任明波;申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7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73例病人均采用皮粘散换药,1次/2d,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80.8%,总有效率97.3%,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中药外治皮肤溃疡前景广阔.

    作者:陈明岭;谢德娟;周继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痹证从肝论治探讨

    痹证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不同.广义泛指机体为病邪痹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喉痹,食痹,水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等.狭义指的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如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久痹及五体痹等.

    作者:朱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