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扶正方药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对小鼠进行白色念珠菌初次感染,待小鼠自行康复后进行再次感染,建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观察扶正方药对动物模型抗真菌治疗的干预作用.结果 扶正方药组病原体转阴率100%,与常规治疗组病原体转阴率(66.7%)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扶正方药可有效提高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的治愈率.
作者:刘丽芬;柴天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三峡紫皮大蒜与市售百合蒜的品质.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GC-MS联用法分析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水浴及超声波提取大蒜水溶性物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大蒜蛋白质含量.结果 三峡紫皮大蒜的挥发油及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市售百合蒜.结论 三峡紫皮大蒜的品质优于市售百合蒜,是适宜推广的品种.
作者:杨进;汪鋆植;段和平;邹坤;郭志勇;周媛;但飞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鬼针草属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比较鬼针草属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 18柱(4.6 mm×250 mm, 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0.4 %磷酸水溶液(41∶59);检测波长 36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槲皮素在0.02~0.8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3×106X-33 404,R2=0.999 9(n=5),平均回收率99.87%.鬼针草属药材各部位和各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根0.075 %,茎0.48 %,叶1.4 %,狼杷草0.095 %,白花鬼针草0.677 %,婆婆针0.329 %,三叶鬼针草0.085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控制鬼针草属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就化学成分槲皮素的角度考虑,不同部位以叶入药好,其次是茎,因此建议鬼针草属药材以地上部分为好;就不同种而言,以白花鬼针草槲皮素含量高,质量好.
作者:夏清;刘圆;李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佛手种质资源多样性和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佛手13份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 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8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68条,多态率为90.8%.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7的水平上将13份材料分为3类.结论 佛手种质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以产地为依据对佛手进行品种类群划分较为一致.
作者:张桂芳;徐鸿华;贺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探讨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挥发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蒸馏初期的赤桉叶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主成分1,8-桉叶油素主要集中在蒸馏的30 min内,其相对百分含量大大高于在总挥发油中的含量.结论 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控制蒸馏时间提高赤桉叶油的品质.
作者:田玉红;张祥民;陈志燕;蒋宏霖;王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川木通中豆甾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97∶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 μl,柱温30℃.结果 豆甾醇进样量在1.835~18.35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1.0%~103.6%,RSD为0.7%~2.1%(n=3).结论 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川木通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志奇;陈幸;李彬;董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玉盘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鉴定出4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21%. 结论 紫玉盘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十六烷酸(17.21%)、α-桉叶醇(11.68%),与紫玉盘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卢汝梅;朱小勇;李兵;蔡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作者:王晓慧;汤晓闯;杨恩秀;姜程曦;董建勇;黄志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准确的穿心莲样品识别模型,为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的12个穿心莲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提取4个主成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的LM-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对不同产地穿心莲的识别,证明其有较好的识别功能.结论 LM-BP算法在识别速度和精度上都比传统BP算法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周舒冬;李倚岳;李丽霞;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AMI对照组(n=8)、AMI卡托普利组(n=7)、AMI通冠胶囊组(n=7).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灌胃,通冠胶囊组予通冠胶囊溶剂灌胃,余2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周称体重后调整剂量,灌药持续4周.检测体重、左心室重量、心脏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左心室重/体重)、心脏重量指数(心脏重/体重)、血浆醛固酮(ALD)、心肌血管紧张素II(A-II)、心肌组织胶原等指标.结果 结扎大鼠LAD对大鼠体重和心脏重量有一定影响,且对心脏重量影响更大,而服用卡托普利或通冠胶囊能够减少这种影响,两组之间影响力无统计学差异;结扎大鼠LAD能够显著升高心肌局部A-II和血浆ALD水平,卡托普利组和通冠组能明显降低这两项指标,且对于A-II,通冠胶囊组较卡托普利组降低更明显,ALD则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差异;通冠胶囊和卡托普利都可使梗塞区心肌细胞体积变小,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胶原增生减少,但通冠胶囊作用较卡托普利更明显.结论 通冠胶囊能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塞后心脏结构,减轻心脏扩大,降低心肌局部A-Ⅱ、血浆ALD水平,抑制胶原增生并改善Ⅰ、Ⅲ胶原含量,从而提示其具有不依赖于卡托普利的独立的改善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陈伯钧;苏学旭;孟丽琴;高彦利;曾靖;李然;郑佩芝;陈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甘草项下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对甘草中甘草苷的提取.方法 进行了正交优选,并与药典.方法 进行了比较.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用药材250倍体积的0.3%氨水,80℃水浴回流30 min,含量测定结果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项下甘草中甘草苷测定.方法 30%~50%.结论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作者:李翠;徐必学;张永萍;梁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瓜馥木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进行结构解析,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从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 (EI-MS,1H-NMR,13C-NMR) 分析,鉴定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化合物马兜铃内酰胺AⅡ对肺腺癌GLC-82、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34.35,101.17 μmol·L-1.结论 马兜铃内酰胺AⅡ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周艳芳;彭新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鸡骨香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鸡骨香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Mallotucin B(Ⅰ),Cyperenoic acid (Ⅱ),Ent-spathulenol(Ⅲ),Cyperenol(Ⅳ),Lupeol(Ⅴ),β-Sitosterol(Ⅵ),Stigmasterol(Ⅶ).结论 除化合物Ⅱ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鸡骨香根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先会;陈尚文;邓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与确定猫豆的佳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成熟时期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以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1 mol·L-1冰醋酸溶液∶甲醇(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 5种不同成熟时期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在3.47%~6.55%之间.结论 干枯期采收的猫豆左旋多巴含量高(6.55%),是猫豆的佳采收时期.
作者:巫世红;蒋伟哲;黄敏;黄增琼;苏桂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良附丸饮片汤剂、安慰剂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安慰剂组50例.治疗7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愈显率为50%;对照组有效率为90.20%,愈显率为52.94%.两者与安慰剂组进行优效性比较,均优于安慰剂;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非劣性比较,两者疗效相当;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命体征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尽管有所变化,但均在正常值范围. 结论 良附丸免煎配方颗粒对胃脘痛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魏兰福;田耀洲;夏军权;陆敏;奚肇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探索抑癌抗瘤的.方法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用昆虫治疗肿瘤的案例.近些年来由于研究手段的深入和改进,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一部分药用昆虫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即对研究较热的几种抗癌药用昆虫的抗癌机理进行简要的介绍,为药用昆虫成功地应用于抗癌治癌领域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林璐璐;牛长缨;雷朝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皱皮木瓜总黄酮(FLC)的镇痛作用及其镇痛机制.方法 利用小鼠热板、扭体法模型和兔耳皮下K+ 渗透外周致痛模型,观察FLC的镇痛作用,并分析与Ca2+的关系.结果 FLC不仅具有全身镇痛作用,还具有外周镇痛作用;其全身及外周镇痛作用可被CaCl2拮抗,被EGTA所加强.5%,10%和20%FLC呈浓度依赖性抑制50 mmol·L-1 K+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10%FLC抑制10-5mmol·L-1NE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结论 FLC的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组织钙通道和非神经组织钙通道,减少致痛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
作者:孔劲松;杨兴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卵巢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并给予天年饮灌胃.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PCR-ELISA法检测卵巢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和端粒酶活性.结果 天年饮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卵巢组织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天年饮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中药天年饮可提高衰老大鼠卵巢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具有延缓卵巢细胞衰老的作用.
作者:谢红林;王陪;李皓岩;薛景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新颖的化合物,总结其化学结构特点有利于结构解析.方法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由寡糖链与长链脂肪酸组成大环,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由于结构变化多样,解析困难大,通过总结文献报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结果 归纳了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内酯环取代位置,当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时端基糖信号的波谱学特征.结论 根据总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可以快速确定此类型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结构.
作者:尹永芹;孔令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MTT法检测对其抑制增殖作用,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莪术油注射液可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量-效、时-效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密度明显减少,胞体变长,细胞内颗粒感增强,细胞界限模糊,胞浆减少, 细胞脱落呈悬浮状,存活细胞减少,细胞核出现裂解,可见细胞碎片,随着莪术油作用浓度的增加上述现象更加明显.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杨美春;方刚;钟振国;汤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色花标本的保鲜液,使黄色花标本长期保存.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筛选黄色花标本保鲜液的配方.结果 使用5号配方的保鲜液保存的黄色菊花标本,花色素的含量高.结论 使用0.24%乙酸,3.0%甘油和0.5%甲醛配制成的黄色花保鲜液,能使黄色花长期保存.
作者:宋德勋;张学愈;吴啟藩;陈智忠;谭怀美;何燕;代建忠;骆诗云;潘年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白刺总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评价氧化的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的白刺总黄酮可促进受损的内皮细胞修复,同时提高SOD、NOS、GSH-Px活力和NO水平.结论 白刺总黄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义军;樊莲莲;张永军;李连疆;邓峰美;唐克;韩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活性碳、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表马钱子苷酸(8-Epiloganic acid,Ⅰ)、益母草苷(Leonuride,Ⅱ).结论 首次对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8-表马钱子苷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肉苁蓉生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建华;胡君萍;热娜·卡斯木;堵年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蝇蛆壳聚糖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蝇蛆壳聚糖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蝇蛆壳聚糖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灌胃给药全部动物健存,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蝇蛆壳聚糖大给药量为2 700 mg/ kg体重,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7.5倍.腹腔注射给药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 蝇蛆壳聚糖毒性较小.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褪色反应在药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药物分析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该文着重讨论药物分析中的褪色反应类型,特别是用于含量测定的褪色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褪色反应、离子缔合褪色反应、加成褪色反应、电荷转移褪色反应和包结褪色反应,以促进药物分析的教学.
作者:马卫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为使中药材艾纳香的种植栽培科学化,以贵州省罗甸艾纳香种植基地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艾纳香对土壤重金属吸收富集特征.方法 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定值为标准,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 重金属已存在超标现象.结论 艾纳香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整体呈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对Cu的富集能力>对Pb的富集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艾纳香植株对重金属元素吸收过程中,Cd和Cu这两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机制.
作者:刘峰;胡继伟;秦樊鑫;黄先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小鼠和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匙精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灌胃匙精胶囊的LD50以及大鼠连续灌胃匙精胶囊180 d,观察给药180 d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昆明种小鼠灌胃匙精胶囊的LD50为294.23 g/kg.匙精胶囊大鼠给药180 d的毒性试验,剂量分别为5.0,10.0,20.0g/kg (指含生药量,下同)(相当于临床60 kg人用量的13.3,26.7,53.3倍),给药期间各组大鼠毛色、活动、二便均无异常变化,但给药组大鼠摄食、饮水、体重以及部分血液生化学指标和脏器系数有异常变化,停药后,上述异常变化指标均已恢复正常.给药期和恢复期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除给药期间高剂量死亡7只大鼠,解剖发现其肺部和肾脏均有感染,其它给药各组大鼠均无异常发现.结论 长期大剂量灌胃给予匙精胶囊对大鼠有一定毒性,但停药后均已恢复.
作者:肖小华;徐丽瑛;朱令元;丁琦;郭晟;方铝;钟小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枸杞子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从基质、药液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70℃,冷凝管口温度35~40℃,PEG6000∶10000配比为1∶7,药膏∶基质∶吐温80配比为1∶3∶0.5,孔径大小30 mg,滴速30 d/min,冷却剂温度6~8℃,滴距5 cm.结论 通过上述工艺条件确定的滴丸成型度好,所制滴丸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滴丸质量标准.
作者:刘华亮;袁珂;朱建鑫;黄瑜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50%乙醇给大鼠灌胃5 d造成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第3天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第5天给药后检测血清ALT,AS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及AST(P<0.01或P<0.05),能明显抑制造模大鼠血清中GSH含量降低(P<0.01),明显提高肝匀浆SOD水平(P<0.01),降低肝匀浆MDA含量(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了药效学基础.
作者:郭科男;钱宁;董小君;吴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益脾涤痰化淤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正常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治疗组予益脾涤痰化淤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分别与正常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显著升高(P<0.01)、CD8显著下降(P<0.01)、CD4/ 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CD8下降和CD4/ CD8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脾涤痰化淤方对免疫应答干预有效且优于对照组.
作者:章谙鸣;韩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不同时间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AMI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3.5 mg/(100 g·d)芪参益气滴丸混悬液灌胃给药]、卡托普利治疗组[1.0125 mg/(100 g·d)卡托普利悬浊液灌胃给药],每组又分4个时点(3 d,2周,4周,8周),共16个组,每组9只.于各时间点进行超声心动检查.结果 AM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点LVDd,LVEDV,E/A值显著增加(P<0.05);LVEF,FS%,Wti显著降低(P<0.05),LVPWD 3 d,2周,4周时显著降低(P<0.05),8周时显著增高(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AMI组比较,2周,4周,8周时LVDd,LVEDV显著降低(P<0.05);4周时LVPWD ,2周,4周,8周时WTi显著升高(P<0.05);8周时LVPWD显著降低(P<0.05);4周,8周 LVEF,2周,4周,8周FS%显著升高(P<0.05);2周,4周,8周时E/A值显著减低(P<0.05).卡托普利治疗组与AMI组比较,在4周,8周时, LVDd、LVEDV显著降低(P<0.05);4周时LVPWD显著升高(P<0.05);8周时LVPWD显著降低(P<0.05);4周,8周 LVEF,2周,4周,8周FS%显著升高(P<0.05);2周,4周,8周时E/A值显著减低(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比较,2周,4周,8周时较卡托普利治疗组降低LVDd,LVEDV作用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4周,8周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Wti变薄程度减轻,FS%升高明显,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早期应用具有改善AMI大鼠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朱明丹;杜武勋;苏金玲;刘梅;刘长玉;冯利民;魏营;宋启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羚玳息风丸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蜜丸组、超微粉碎组及超微粉碎浓缩组3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传统蜜丸组有效率为70.0%,超微粉碎组有效率为90.0%,超微粉碎浓缩组91.7%,后两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蜜丸组 (P<0.05),超微粉碎浓缩组疗效与超微粉碎组疗效相当(P>0.05),但服用体积减半.结论 超微粉碎浓缩组疗效与超微粉碎组疗效均较好,且超微粉碎浓缩组服用体积小,更方便服用.
作者:孙文格;李红;郑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川西獐牙菜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菌种,对挥发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分离出88种成分,鉴定出61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1.32%.川西獐牙菜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二十六烷(12.88%),二十八烷(17.83%),1-碘-十六烷(7.27%),11-十烷基-二十一烷(5.47%),2-十二烷氧基-乙醇(3.04%),2-环己基-十一烷( 2.19%),1-碘-十八烷(3.21%),四十四烷( 5.47%),二十九烷(4.29%),11-十烷基-二十一烷(5.47%),三十烷( 3.17%) 等.结论 川西獐芽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氏菌有抑菌活性.
作者:张应鹏;杨云裳;刘宇;马兴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 ,比较草乌、附子生品及市售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为相关中药中生物碱的测定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用7种提取.方法 提取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比较各.方法 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结果 10%氨水乙醚冷浸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高.炮制品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明显低于生药,各种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也比较大.结论 采用10%氨水乙醚冷浸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PLC-UV)法对药材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能真实反映药材中药效和毒性成分.不同的炮制品中各生物碱含量差别较大,临床应用应有差别.
作者:随志刚;陈明玉;刘志强;皮子凤;刘忠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确定肿节风药材的采收部位与佳采收期.方法 分别将采得的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分为根、茎、叶3部分,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各部位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肿节风药材叶中总黄酮含量高,茎中反丁烯二酸含量高,根中异嗪皮啶含量高,综合考虑3种有效成分,以6月、8月含量高.结论 6月、8月份为肿节风药材的佳采收期,以全株采收为宜.
作者:李成仁;王园园;李小艳;宋晓虹;韦琪生;蒋林;叶创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雀儿舌头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根据蒽酮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戊糖及其糖醛和糠醛酸起显色反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雀儿舌头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该法的线性范围为40~320 μg, r=0.997 7,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1.35%.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雀儿舌头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彦君;王武鹏;潘顺浩;龙跃;王桂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观察脑益康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APP)裂解途径的影响,探讨脑益康改善AD模型大鼠症状的机制.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β-amyloid protein25-35,Aβ25-35)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用电迷宫刺激器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脑组织Aβ40/42表达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 检测大鼠海马β-APP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 测定大鼠皮层组织β位点剪切酶(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1)的表达.结果 脑益康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D大鼠脑组织Aβ40/42的生成;下调 AD大鼠海马β-APPmRNA的表达;减少AD大鼠脑皮层内BACE1蛋白的含量.结论 脑益康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可能是通过抑制BACE1从而下调β-APP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缪丽莉;周爱玲;朱燕;施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对家兔骨折愈合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家兔,造成桡骨骨折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复方丹参组、伤科接骨片组.于骨折后21 d与35 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分别观察肾脏TGF-β1表达的情况.结果 骨折后21 d的复方丹参组和伤科接骨片组TGF-β1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但在骨折后35 d无明显差别.结论 复方丹参可能是通过增加TGF-β1的表达而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许碧莲;吴铁;张新乐;张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用薄层色谱成像.方法 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15∶3∶0.3)为展开剂,以硅胶G为固定相展开大黄素标准样品和何首乌抽提液,用色谱成像系统处理薄层斑点,将斑点信息转换成谱峰信息进行定量.结果 大黄素标准工作曲线在0.2~1.0 μ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3.何首乌样品中大黄素含量为0.184 mg/g,RSD为1.0%,回收率100.9%,RSD为3.3%.结论 薄层色谱成像法可以应用于何首乌药材的质量管理控制,配合相应的展开系统可以推广至许多应用领域.
作者:蔡力行;戈早川;赖小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规范茯苓菌种分离、培育.方法 ,制定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方法 在传统产区选择2~3代,体重2.5 kg以上的优质鲜菌种作为种苓,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分离与培养.结果 制定了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结论 标准及规程的建立保证了茯苓菌种的质量.
作者:付杰;王克勤;苏玮;方红;邓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了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样品,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 mm×6 mm,5 μm),乙腈-2%的醋酸水溶液(13∶87)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洋蓟素在0.004 9~0.19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洋蓟叶中洋蓟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海英;杜刚;杨阳;张建胜;李正全;李干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金佛山民间中草药胡豆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胡豆莲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 胡豆莲在性状和显微上均有明显的鉴别特征.
作者:张军;舒光明;刘正宇;林茂祥;任明波;申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藏茵陈等5种治疗赤巴病藏药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所测元素中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4种人体必需常量元素分布与治疗赤巴病藏药的临床功效的关系.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结果 治疗赤巴病的5种藏药中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Fe,Zn,Mn,Cu和常量元素Na,Mg,K,Ca,且这些元素的分布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Fe>Mn,Zn>Cu.结论 治疗赤巴病藏药的临床功效与其所含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为揭示治疗赤巴病藏药的药效与其部分基础物质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作者:利毛才让;热增才旦;马永林;童丽;李文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阳春砂仁种质资源30份,初步分为圆果型,长果型,小果型3种生态类型,其中以圆果型阳春砂仁种植多.3种生态类型在株高、果实形状及大小方面有显著差异.
作者:段立胜;张丽霞;彭建明;马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一种中药空气消毒剂--蓝草消毒乳,并观察其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 以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提取物与熏衣草精油配制成中药空气消毒乳剂,并以1∶1水溶液作为样品源液进行抗菌、抗病毒实验.结果 自行研制的蓝草消毒乳剂外观浅棕色,均匀细腻,易流动,香气怡人,室温自然贮藏3个月,质量稳定.蓝草消毒乳剂对流感病毒FM1有抑制作用;对条件致病菌群及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 自行研制的蓝草消毒乳剂有抑菌、抑病毒作用,对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高莉莉;王和平;王亚贤;凌庆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疾病的相对性、机体的相对性、疗效的相对性、药物的相对性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现行艾滋病救治.方法 的优势和不足.探讨艾滋病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认为现行的艾滋病中西医药救治各有特点,现代医学救治具有针对病因、指标明确、见效迅速等优势,中医药救治具有调整机体、重视人本、综合防治的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艾滋病救治中的作用,解决现有艾滋病救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苗明三;乔静怡;郭会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鼻渊灵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用正交实验L9(34)优选鼻渊灵颗粒剂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黄芩苷在0.177 2 ~1.772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7),平均回收率为99.3 % , RSD =2.26 % (n = 6);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1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3次,1 h/次,醇沉浓度为50%.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 准确、重复性好,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春花;王永泽;李瑞平;刘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鼻炎、银屑病、白癜风等.文章从白芷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解热、解痉、镇痛、平喘、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光敏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白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其有些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还未阐明,临床药理研究也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媛媛;蒋桂华;马逾英;高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因患者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常见于中老年人,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青壮年期即出现身体健康状况严重受损.
作者:刘艳丽;修世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200 mg·kg-1·d-1,连续40 d)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并给予天年饮灌胃(30 d).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 IFCC连续监测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LP和γ-GT等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天年饮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血清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天年饮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天年饮可明显降低衰老大鼠血清ALT、AST、ALP和γ-GT含量,天年饮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天年饮可提高衰老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细胞脂质代谢、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杨振军;谢红林;李皓岩;薛景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白花蛇舌草中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ODS柱(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15∶85,V/V)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处检测.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浓度在2.5~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100.4%(n=9);结果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RSD均不大于2.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对白花蛇舌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定量.
作者:马临;李俊明;陈玉青;李燕;郭兴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其与OHSS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进一步治疗开拓新的途径.方法 将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制成OHSS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ELISA法检测血中VEGF和IL-6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大鼠卵巢黄体和子宫VEGF和IL-6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卵巢黄体中VEGF和IL-6明显表达,较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血清中VEGF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和IL-6与OHSS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祝佩芹;秦琦瑜;边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以国产沉香药材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度4因素对沉香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的影响.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物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结论 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沉香药材粉末过40目筛,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沉香精油得率为0.62%.
作者:邓红梅;周如金;童汉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 该.方法 过程简单,准确,易普及,测得所采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的含量为1.88%.结论 可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的含量.
作者:陈建伟;武孔云;梁光义;靳凤云;黄勇琪;杨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慈姑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将山慈姑提取物经大孔树脂(D-101)分离得到4个组分A,B,C和D,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组分D有很强的敏感性,MIC≤12.5 mg/ml,对组分B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对组分B和组分D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各组分的敏感性都较低,MIC>50 mg/ml.结论 山慈姑提取物B和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郭东贵;王寒;朱晓鹤;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田基黄多糖对SD大鼠、家犬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BP)的影响.方法 应用颈动脉插管测压法,连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给药前后血压值.结果 大田基黄多糖使SD大鼠、家犬及SHR血压明显降低(P<0.01),降压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大田基黄多糖对SD大鼠、家犬及SHR血压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龚受基;苏小建;阮俊;梁映;何乐琼;徐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五指毛桃药材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 柱温25℃;检测波长2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0 min,甲醇-水(15∶85);20min,甲醇-水(55∶45),40 min;甲醇-水(85∶15);45 min,甲醇-水(100∶0);50 min,甲醇-水(15∶85).流速1 ml/min;运行时间50 min;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 五指毛桃药材共有9个共有峰.结论 实验方法可行,可为检测五指毛桃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席萍;黄耀海;黄月纯;蔡庆群;曹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茶树精油的抵抗力.方法 采用Brown平板改良法体外复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扫描电镜确认后应用载体定量杀菌实验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培养3 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2.0%的茶树油耐受时间短,作用20 min完全被杀灭;培养7 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0.75%茶树油耐受时间长,作用120 min才被完全清除,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浮游菌滴染滤膜经体积分数2.0%茶树油处理后,均在10 min内被完全杀灭.结论 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茶树油的抵抗力比浮游菌强,随着生物膜形成时间延长,抵抗力明显增加.
作者:黄晓敏;王婧婷;陈春营;李海妙;林良佳;余晓铃;曾穗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还原痹痛宁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对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抗炎作用,并检测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果 还原痹痛宁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 还原痹痛宁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为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产生.
作者:李淑雯;黄萍;吴清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苍耳子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苍耳子溶液高剂量组(3.75g·kg-1)、中剂量组(1.875 g·kg-1)、低剂量组(0.937 5 g·kg-1)及阳性对照组(格列苯脲)和正常组.另取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苍耳子溶液高剂量组(3.75 g·kg-1)、中剂量组(1.875 g·kg-1)、低剂量组(0.937 5 g·kg-1)、两个阳性对照组(苯乙双胍和糖脉康)、模型组,并取一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灌胃给药10 d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考察药物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苍耳子高、中、低剂量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且具有调节血糖和维持血糖稳定作用.苍耳子高、中剂量能明显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并具有改善高血糖模型小鼠糖耐量的作用.结论 苍耳子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模型小鼠有降低血糖和维持血糖的作用.
作者:张梅;吴越;慕春海;李启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王不留行中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 分别在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和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的实验指导下,从王不留行中分离得到两种成分,用化学与光谱分析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这两种活性成分分别为王不留行环肽A,E.结论 王不留行中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是王不留行环肽A,E.
作者:花慧;冯磊;张小平;张莲芬;金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药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结果 荆芥-桂枝、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分别定性得到51,47和61个结果,占总含量的88.72%, 90.52% 和88.37%.结论 药对挥发油成分的数目大致为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加和,但相对含量有变化.
作者:李国辉;李晓如;谭斌斌;曾笑;张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风湿骨康胶囊中两种有效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ypersil BOD 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0.3%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2.8)-乙腈:(88∶12).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进样量分别在0.010 8~0.345 6 μg 和0.009 2~0.292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7.7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风湿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晶;伍庆;乙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杜仲提取物的致突变性,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实验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杜仲提取物水溶液,检测小鼠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及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进行观察.结果 杜仲提取物水溶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影响;对小鼠精子无畸形诱变作用;对供试菌株无致突变作用.结论 杜仲提取物对受试物未见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作者:刘月凤;符达;袁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金银花解热作用的中枢机制, 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复制新西兰兔发热模型, 在观察金银花解热作用的基础上,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静脉注射金银花对IL-1β作用下新西兰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组织中前列腺素受体EP3(E-type prostaglandin receptor EP3)表达的影响.结果 金银花静脉注射后对正常新西兰兔结肠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大体温上升高度(△T)及1 h体温反应指数(TRI1) 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IL-1β组在静脉注射IL-1β后, 结肠温度逐渐升高, △T及TRI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金银花+IL-1β组结肠温度上升峰值明显低于IL-1β组, 两组△T及TRI1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西兰兔POAH EP3在生理状态下仅有少量表达; 静脉注射IL-1β诱导实验动物发热时, EP3 表达明显增强(P<0.01); 而金银花能减少IL-1β引起的EP3 表达(P<0.05).结论 金银花对IL-1β性发热新西兰兔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P3 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新华;蒋绍祖;邹晓琴;周琴;温二生;薛进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合煎液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比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4.6 mm×250 mm,5 μm ) 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黄芩苷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靳凤云;钟正灵;张丽艳;梁光义;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益智复方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等手段进行分离,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益智复方汤的大孔吸附树脂50%洗脱部分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b1 ①,人参皂苷Rb2 ②,人参皂苷Rb3 ③,人参皂苷Rc④,人参皂苷Rd⑤,人参皂苷Rf⑥,人参皂苷Rg2⑦,箭藿苷A⑧,箭藿苷B⑨和2″-O-a-L-鼠李吡喃糖基淫羊藿次苷II⑩.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益智复方汤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①~⑦来源于红参;化合物⑧~⑩来源于淫羊藿.
作者:孙连娜;李霞;杨颖博;张汉明;陈万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金果榄对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 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 的变化.结果 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 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刚;涂自良;陈黎;袁胜浩;杨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脑力智宝对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血液流变学、脑组织丙二醛(MDA)与一氧化氮(N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检测,并观察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脑内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脑力智宝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脑组织内MDA、NO含量,提高SOD活力,并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 脑力智宝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自由基损伤,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超微结构有关.
作者:江雪华;李锐;周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狐尾葛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成分. .方法 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①3β [(O-β-D-glucopyranosyl ) oxy]-olean-12-ene-2β-tetraol;②androseptoside A;③La (-) 3R,4R hydroxy-4 (cis) melleine 3;④3, 4-二羟基苯甲醛 (3, 4-dihydro-amandol);⑤4-羟基苯甲酸 (p-Hydroxybenzoic acid);⑥二十八酸(octacosanoic);⑦胡萝卜苷(daucosterol);⑧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 以上化合物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张桢;刘光明;肖怀;罗建蓉;何红平;郝小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9个不同厂家的市售抗骨增生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探讨可能影响抗骨增生丸产品质量的因素.方法 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lltima C18(5μm, 250 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 淫羊藿苷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系统适应性试验和.方法 学考察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市售抗骨增生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淫羊藿药材和抗骨增生丸的制备工艺对其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切实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曾荣;史超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柳菊片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ip D-GalN溶液750 mg/kg,诱发肝损伤,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及谷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小鼠ip 0.1%CCl4的橄榄油溶液,诱发肝损伤,测定血清ALT及AST,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复方柳菊片可明显对抗CCl4及D-GalN所致小鼠ALT及AST的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复方柳菊片有保肝降酶的作用.
作者:徐丽瑛;肖小华;丁琦;刘立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为30℃.结果 炒焦、滑石粉炒、麸炒3种炮制品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滑石粉炒后的炮制品降低率高.结论 这3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到了降低毒性的目的.
作者:胡芳;潘金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P糖蛋白(P-gp)介导的膀胱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罗丹明浓度.结果 姜黄素不增加阿霉素对BIU-87的细胞毒性作用(P>0.05);而对于BIU-87/ADR,姜黄素明显增加阿霉素细胞毒性(P<0.05),逆转指数为4.0.姜黄素明显抑制P-gp的药物外排作用可能是关键因素.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P-gp的药物外排作用有效逆转多药耐药.
作者:王磊;柯红;王一羽;任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方法 ,对HIF-1α在盐酸川芎嗪预处理的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用药组中HIF-1α的mRNA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缺血缺氧并非在基因转录水平对脑组织HIF-1α的表达进行诱导.
作者:丁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芩连滴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对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方法 和溶媒种类进行优化.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在药材中加入12倍量60%乙醇浸泡60 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结论 该滴丸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郑平;王立丰;王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刺人参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了各种层析分析分离技术,分得单体,经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刺人参茎中分离得到了6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3-O-咖啡酰奎宁酸(A)、1-O-咖啡酰奎宁酸(B)、大黄酸(C)、紫丁香苷(D)、蔗糖(E)、葡萄糖(F).结论 3-O-咖啡酰奎宁酸、1-O-咖啡酰奎宁酸、大黄酸均为同属植物中首次分离.
作者:王海静;严铭铭;武星;邵帅;赵大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MC)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张力实验观察MC的舒张血管作用.结果 MC使去甲肾上腺素(NE)和氯化钾(KCl)收缩动脉条的量效曲线右移,大收缩力降低;并对NE诱导的细胞内Ca2+释放所引起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去除血管内皮细胞后MC反而使动脉条收缩进一步增强;在有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其抑制NE收缩的效应消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动脉条的量效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 MC有明显的舒张血管作用,表现为钙拮抗活性,以抑制细胞内Ca2+释放为主;且通过内皮细胞发挥作用,并与一氧化氮(NO)合成通路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白纪红;赵日红;吕秋军;马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大脑皮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参考Bannister′s.方法 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治疗;在光、电镜下观察了皮质水肿及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血管周围、神经细胞周围水肿带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可见神经元凋亡,治疗组凋亡减少.结论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赵秋振;李炜;薄爱华;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观察益母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益母草的抗炎作用.结果 益母草(60g和90 g生药·kg-1,ig)及阿司匹林均能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潜伏期,使小鼠10,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并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结论 益母草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王丽娟;张丽;王勇;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七味红花殊胜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4%磷酸)=5∶95;检测波长为274 cm;流速1 ml·min-1;柱温35℃.结果 没食子酸在0.010 3~0.206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1.88%(n=6),r=0.999 8.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郑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黄甘草汤中甘草酸对大黄中游离与结合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揭示甘草在中药方剂配伍中能缓和大黄泻下作用的原因. .方法 按传统水煎法制备大黄甘草汤,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游离与结合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大黄与甘草在水煎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酸可增加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率,降低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率.结论 大黄与甘草在煎煮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酸与产生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生成沉淀,降低了结合蒽醌的含量,甘草可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
作者:韩刚;金光灿;叶小舟;毕瑞;董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体外溶血实验葛根素注射液浓度对红细胞膜脆性的影响及与红细胞溶血率的相关性.方法 用热诱导法考察50℃时葛根素注射液对Beagle犬红细胞膜脆性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溶液分别与Beagle犬红细胞、豚鼠红细胞在温度为37℃的生化培养箱内孵育6 h,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样品管的溶血程度,并于6 h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管在波长540 nm处的吸光率,计算溶血率.结果 高温条件下葛根素注射液可加剧Beagle犬红细胞溶血程度;葛根素注射液均能直接引起Beagle犬、豚鼠红细胞溶血,溶血率与葛根素浓度成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红细胞膜脆性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更明显.
作者:侯少贞;龙彦纲;黄晓其;王艳;刘丹丹;苏子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软胶囊的抑菌、抗炎作用.方法 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清热解毒软胶囊低抑菌浓度(MIC);用蛋清诱发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抗炎作用.结果 清热解毒软胶囊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9种常见病原菌和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清热解毒软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清热解毒软胶囊具有抑菌、抗炎作用,为清热解毒软胶囊临床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等症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作者:郭芹;杨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结果 在豫北地区,3月中旬杜仲叶萌动,4月上旬叶片分化完成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等成熟组织.7月叶片厚度达到大,之后趋于稳定.4月叶片绿原酸的含量为0.654%,6月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高,为1.153%.之后,随着叶片的衰老,绿原酸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的11月,绿原酸含量为0.483%.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作者:王太霞;赵红艳;柴志艳;祁文彩;丁位华;晁金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甘肃青兰属植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490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Y=0.014 00X+0.000 17 ,r= 0.999 6.测得异叶青兰、香青兰、岷山毛建草和唐古特青兰多糖含量分别为13.38%,10.42%,5.795%,15.07%;平均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95.03%,3.063% (n= 5);96.42% ,2.830% (n= 5);95.85%,2.470% (n= 5);101.1%,2.044% (n= 5).结论 所用.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青兰属植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
作者:李莉;徐杨;马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测黄虎喷雾剂局部外敷给药后对动物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击伤法造成动物软组织损伤模型,观测供试品外敷给药后对动物局部损伤改善程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黄虎喷雾剂具有减轻创伤早期出血和炎症性渗出,促进淤血及坏死组织吸收的功能.结论 黄虎喷雾剂对动物软组织损伤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叶其正;沈明勤;石磊;罗宇慧;王志刚;丁永芳;彭蕴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简称姜大联用)进行治疗,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SOD、MDA和Hyp水平,取肝组织固定,HE、VG胶原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α-平滑肌(α-SMA)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姜大联用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NF-α,HA,LN,PCIII含量,降低肝组织MDA、Hyp含量,升高SOD水平.病理组织观察表明,姜黄素、姜大联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改善肝组织结构,抑制α-SMA在肝内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姜大联用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赵珍东;黄兆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分别处理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其对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经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作用的PG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下调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可能是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 (5 μm, 100A 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量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丹酚酸B的加样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1.02%,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8l%.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
作者:税丕先;庄元春;何兵;朱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虎杖方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参照文献.方法 制备CCl4致大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CCl4肝损伤组、药物预防组、药物不同剂量治疗组.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CCl4致大鼠肝损伤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ALT、AST、AKP活性及NO与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虎杖方剂本身对正常肝脏无损伤作用,而且虎杖方剂预防组与治疗组均能明显提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KP活性及NO与TNF-α水平(P<0.01).肝组织学检查发现虎杖方剂能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肝组织及肝细胞损伤.结论 虎杖方剂本身对肝组织无明显损伤作用,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TNF-α的表达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减轻CCl4引起的肝损伤.
作者:胡宗礼;黄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药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肾脏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SP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分别检测肾脏组织PCNA和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肾脏PCNA阳性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大鼠(P<0.05).何首乌饮各剂量组PCNA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组大鼠肾脏TUNEL阳性细胞数高于阴性对照组大鼠(P<0.05).何首乌饮各剂量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何首乌饮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肾脏的增殖能力并抑制其凋亡,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陈雪;牛嗣云;曲银娥;李亚丽;高福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消痛贴膏中润湿剂的透皮促透作用.方法 选择消痛贴膏中主药独一味所含木犀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离体扩散池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接受液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含量测定采用Plati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迪马公司);乙腈∶0.1%磷酸(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40 88~2.04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与对照组渗透系数0.373 2相比,加润湿剂组渗透系数3.97,渗透系数增加10.63倍.结论 该润湿剂能增加消痛贴膏中木犀草素的渗透速率和累积透过量.
作者:王红梅;张彤;赵婷婷;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复制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模型家兔AS斑块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麝香银杏叶滴丸高、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实验组供给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喂养45 d.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AS斑块的形态学影响,测定MMP9,纤维帽厚度、中心脂质面积、斑块面积和主动脉血管切面中总的斑块数、血栓数.结果 麝香银杏叶滴丸能明显降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与中心脂质面积比值、中心脂质面积与斑块面积比值,能够减少斑块数和血栓数的发生,主动脉组织中的MMP9与蛋白含量比值亦有降低趋势.结论 麝香银杏叶滴丸具有一定的稳定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王志刚;沈明勤;胡政力;沈建平;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乳鼠心肌细胞于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下的影响.方法 以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造成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浓度.结果 红景天苷能显著抑制垂体后叶素所造成的心电图T波抬高和J点升高;能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下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培养液中的LDH和CK浓度.结论 红景天苷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颜天华;马莹;杨伟;王秋娟;贾莹;潘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枸杞子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子中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枸杞子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提取次数实验.采用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枸杞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维生素C进行了比较.结果 确立了水提法提取枸杞子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固液比1∶30,提取时间3.5 h,提取2次.当多糖浓度达到229.5 μg/ml时,清除率达到48.1%,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41.2%.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维生素C,当多糖浓度达到229.5 μg/ml时,清除率达到13.5%,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48.6%.结论 该.方法 简单、环保,枸杞子中多糖含量为8.34%.枸杞子多糖对这两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维生素C.
作者:刘长建;姜波;刘亮;范圣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I (III ),丹参新酮(Ⅳ),柳杉酚 (Ⅴ),丹参醇 A (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 (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作者:曹春泉;孙隆儒;娄红祥;季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化痰祛淤法对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重度OSAHS 110例,分中药组(A)40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B)30例和中药加nCPAP组(C)40例,疗程15 d,结束10 d后复查多导睡眠图(PSG).观察有效率、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PSG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变化,比较三者疗效.结果 C组疗效好(P<0.05),A、B组疗效相近(P>0.05).各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下降(P>0.05).在改善PSG指标方面,同组间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改善(P<0.05);不同组间治疗后比较C组改善明显(P<0.05),A、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化痰祛瘀法治疗重度OSAH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无力承担nCPAP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并可能对使用nCPAP机治疗者减少使用时间或提早脱机有积极作用.
作者:胡任飞;杨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常见脉象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方法 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 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脉象测定.结果 受检者中,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出现的比率分别为13.75%,10.26%,5.46%,4.33%,11.11%,12.90%,15.35%,9.23%,8.85%.洪脉则未出现.结论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皆可在正常人中出现,因此在临床上遇到这些脉象时,必须注意辨别是生理性因素还是病理性因素引起.
作者:唐亚平;戴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进一步观察大蒜素抗隐孢子虫的免疫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抑制合并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随后用大蒜素治疗,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按时计数小鼠粪便中卵囊数量,第11天测定小鼠外周血T 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2R ) 和肠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 sIgA) 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小鼠粪便卵囊排出数量明显减少( P < 0. 01) ,并且大蒜素可以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CD4+ T 细胞水平,促进肠道粘膜sIgA 的产生,降低外周血sIL-2R水平.结论 大蒜素对免疫抑制合并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发挥的.
作者:张珍;郭立东;耿丽;周秀芝;李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新药蒲参胶囊用于军队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其降脂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蒲参胶囊口服,对照组予脂必妥口服;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捷频;王剑波;谢艳华;李阳;王四旺;孙纪元;缪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强精汤治疗男性少弱精不育症临床疗效和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男性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强精汤;对照组30例,口服硫酸锌片和维生素E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6.67%,16.67%;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提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更显著(P<0.01).结论 强精汤能明显增加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少弱精子致不育症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万春;封俊光;严张仁;马文军;胡蓉;熊佳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夏枯草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夏枯草治疗,20 g/d,煎服,连用1个月为1疗程.B组采用改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化疗.C组采用夏枯草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结果 A组19例,有效率为10.53%;B组38例,有效率为52.63%;C组44例,有效率为75.00%.3组中任意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表明接受夏枯草和CHOP方案联合化疗的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率高于仅接受CHOP方案或夏枯草治疗的患者.结论 夏枯草用于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明智;南飞飞;付晓瑞;宋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宫颈非典型增生主要是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变的细胞所代替,目前普遍认为非典型增生病变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并且非典型增生的程度越严重,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越多[1].因此及时诊治宫颈不典型增生对防止宫颈癌的发生极为重要.近年来中药粉剂外用治疗宫颈非典型增生已取得肯定疗效.
作者:邓国兴;李新华;张国珍;董尚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肩周炎病人接受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结果 32例肩周炎患者中,临床痊愈15例,有效11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2例肩周炎病人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且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特殊不适情况出现.结论 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作者:王艳杰;王升旭;李君;陈燕云;黄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对的主要组配方式有:相须相使配对、相畏相杀配对、性味药对配对、趋向药对配对、补泻配对、动静配对及其他药对配伍等.文章结合祛痰法中主要药对的配伍,举例说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吴依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补虚通络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标本兼治及多途径给药模式的治疗优势.方法 将 4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0 例.对照组予以激素泼尼松口服, 治疗组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多途径给药,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5.00%, 对照组总有效率45.00 %, 治疗组在症状总积分及喘息、咳嗽、Velcro啰音等积分下降方面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补虚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谭漪;董滟;董慧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引起变态反应的真菌主要为空气传播非致病性腐生菌,真菌的孢子及菌丝均有抗原性,同属不同种的真菌可有交叉抗原性[1],临床上以发作性喘息为主要表现,与支气管哮喘、COPD急性发作等难以鉴别.
作者:叶梦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保元排毒丸对顺铂肾损害的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顺铂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分为脾虚湿盛、肾气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四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第1天和化疗后第10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比色法各检查1次尿A1微球蛋白(a1-MG).结果 服用保元排毒丸后,脾虚湿盛型、肾气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的尿a1-M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肾气亏虚型下降明显,总有效率为88.24%,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元排毒丸能治疗顺铂引起的早期肾损害,且对肾气亏虚型疗效较好.
作者:葛信国;张福产;蒋小燕;王缨;曹杰;周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73例病人均采用皮粘散换药,1次/2d,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80.8%,总有效率97.3%,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中药外治皮肤溃疡前景广阔.
作者:陈明岭;谢德娟;周继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金匮要略>为传统医学记载治疗内科杂病的代表作,里面阐述了许多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有效的方剂.笔者将现代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辨证分型,整理归纳为8个方面,并从<金匮要略>中列举相应的方与法,以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宗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卒中单元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措施,应该充分发挥祖国医学优势建立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模式.
作者:樊晓靖;张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性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又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病情缠绵,临床疗效较差.文章指出采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疏风宣肺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 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李小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物靶标是指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赋予药物效应的特定分子,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包括多种受体、酶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药物靶标已经成了研发新药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药物靶标的发现、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建雄;刘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痹证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不同.广义泛指机体为病邪痹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喉痹,食痹,水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等.狭义指的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如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久痹及五体痹等.
作者:朱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袁利梅;杜同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是以模型思维来构建其理论核心的.这种模型表达为哲学模型、数学模型、模型数学公式推导等.脏、腑、官、窍,都是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的演化表达,它们却统一在同一个奇素数演化简式N=2 m+1,揭示出中医几千年来巨大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器官演化统一论.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未病学理论,探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病情演变各阶段的干预作用,认为应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进行干预可能是有效的,但似乎都应该干预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应尽早尽多地进行研究.
作者: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推拿导引不论是作为中医治疗的.方法 ,还是作为养生康复的手段,都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整个中医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都是紧密联系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文献和古典医籍,并结合自身从事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实践,对推拿导引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轨迹、学术观点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推拿导引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中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铁根;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对<伤寒论>厥阴病篇进行分析,从病证特点上把厥阴病分成足厥阴肝的该经病证以及阴阳消长不相顺接而出现的厥证、厥热胜复证两个层次.认为二者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病理上局部脏腑的功能失调,可以导致整体阴阳失衡为病;反之整体的阴阳失调,同样可以导致局部脏腑功能失常为病.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归纳整理<难经>学术思想对针法的贡献11个方面,即发扬针刺时双手配合;重视进针角度与深度;强调行针与得气;丰富了母子补泻法;创立了泻南补北法;拓展了迎随补泻法;倡导刺井泻荥法;开创了提插补泻法;规范了营卫补泻法;发挥了因时施针法;首次提出五腧穴.这些学术思想对现在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张景明;陈震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益母草炮制工艺,为益母草的炮制工艺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 以益母草炮制时干燥的时间与温度为考察因素,用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以盐酸水苏碱含量、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益母草的佳炮制工艺为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3.5 h.结论 优选得到了稳定的益母草炮制工艺.
作者:宋崎;周小初;宋英;王冰;樊敏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针灸在治疗免疫相关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该文通过回顾国外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别,以期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郑晖;梁繁荣;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对中药材全蝎人工养殖的条件、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养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丽坤;曹莉;韩日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有助于构树属植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文章对该属植物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开发新药方面奠定基础.
作者:马养民;张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藏成药松石丸中熊胆、麝香、檀香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建立了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TLC)法.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此品种的质量控制.
作者:甘青梅;张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对当地药农的访问,已知五龙潭有药用蕨类植物19科,27属,30种.以全草类中草药多,有20种;有根与根茎类中草药16种;有叶类中草药3种;有其它类中草药1种.介绍了各种中草药的入药部位、中草药名称与功能.
作者:吴建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抢救后,幸存者中约50%~70%的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现代医家多沿袭王清任气虚血淤说,援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导师张发荣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气虚血淤论基础上提出气虚精亏痰淤阻络论,并采用益气填精化痰活血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取得显著疗效.本文通过一例病案介绍该法的应用.
作者:刘骏;陈见纺;陈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阐述了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相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验效果的提高等重要教学.方法 ,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分析香港中医药现状,认为凭借粤港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以及拥有的中医药研究和产业化基本要素,粤港合作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当可迅速挤占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并成为世界植物药研究和生产的重要区域.同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策略,并对香港中医药要取得长足发展提出见解和建议.
作者:楼步青;颜文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