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穿心莲药材分类识别

周舒冬;李倚岳;李丽霞;张敏

关键词:LM-BP神经网络, 穿心莲,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准确的穿心莲样品识别模型,为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的12个穿心莲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提取4个主成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的LM-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对不同产地穿心莲的识别,证明其有较好的识别功能.结论 LM-BP算法在识别速度和精度上都比传统BP算法有了较大提高.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针草属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鬼针草属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比较鬼针草属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 18柱(4.6 mm×250 mm, 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0.4 %磷酸水溶液(41∶59);检测波长 36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槲皮素在0.02~0.8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3×106X-33 404,R2=0.999 9(n=5),平均回收率99.87%.鬼针草属药材各部位和各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根0.075 %,茎0.48 %,叶1.4 %,狼杷草0.095 %,白花鬼针草0.677 %,婆婆针0.329 %,三叶鬼针草0.085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控制鬼针草属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就化学成分槲皮素的角度考虑,不同部位以叶入药好,其次是茎,因此建议鬼针草属药材以地上部分为好;就不同种而言,以白花鬼针草槲皮素含量高,质量好.

    作者:夏清;刘圆;李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还原痹痛宁胶囊的抗炎作用及机理研究

    目的 研究还原痹痛宁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对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抗炎作用,并检测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果 还原痹痛宁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 还原痹痛宁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为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产生.

    作者:李淑雯;黄萍;吴清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复制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模型家兔AS斑块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麝香银杏叶滴丸高、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实验组供给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喂养45 d.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AS斑块的形态学影响,测定MMP9,纤维帽厚度、中心脂质面积、斑块面积和主动脉血管切面中总的斑块数、血栓数.结果 麝香银杏叶滴丸能明显降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与中心脂质面积比值、中心脂质面积与斑块面积比值,能够减少斑块数和血栓数的发生,主动脉组织中的MMP9与蛋白含量比值亦有降低趋势.结论 麝香银杏叶滴丸具有一定的稳定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王志刚;沈明勤;胡政力;沈建平;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山慈姑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山慈姑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将山慈姑提取物经大孔树脂(D-101)分离得到4个组分A,B,C和D,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组分D有很强的敏感性,MIC≤12.5 mg/ml,对组分B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对组分B和组分D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各组分的敏感性都较低,MIC>50 mg/ml.结论 山慈姑提取物B和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郭东贵;王寒;朱晓鹤;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保元排毒丸对顺铂肾损害的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元排毒丸对顺铂肾损害的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顺铂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分为脾虚湿盛、肾气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四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第1天和化疗后第10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比色法各检查1次尿A1微球蛋白(a1-MG).结果 服用保元排毒丸后,脾虚湿盛型、肾气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的尿a1-M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肾气亏虚型下降明显,总有效率为88.24%,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元排毒丸能治疗顺铂引起的早期肾损害,且对肾气亏虚型疗效较好.

    作者:葛信国;张福产;蒋小燕;王缨;曹杰;周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力智宝对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脑力智宝对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血液流变学、脑组织丙二醛(MDA)与一氧化氮(N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检测,并观察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脑内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脑力智宝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脑组织内MDA、NO含量,提高SOD活力,并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 脑力智宝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自由基损伤,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超微结构有关.

    作者:江雪华;李锐;周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正常人中常见脉象的研究

    目的 观察常见脉象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方法 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 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脉象测定.结果 受检者中,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出现的比率分别为13.75%,10.26%,5.46%,4.33%,11.11%,12.90%,15.35%,9.23%,8.85%.洪脉则未出现.结论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皆可在正常人中出现,因此在临床上遇到这些脉象时,必须注意辨别是生理性因素还是病理性因素引起.

    作者:唐亚平;戴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杜仲提取物的致突变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杜仲提取物的致突变性,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实验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杜仲提取物水溶液,检测小鼠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及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进行观察.结果 杜仲提取物水溶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影响;对小鼠精子无畸形诱变作用;对供试菌株无致突变作用.结论 杜仲提取物对受试物未见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作者:刘月凤;符达;袁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从未病学理论探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通过未病学理论,探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病情演变各阶段的干预作用,认为应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进行干预可能是有效的,但似乎都应该干预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应尽早尽多地进行研究.

    作者: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β淀粉样蛋白及其产生通路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观察脑益康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APP)裂解途径的影响,探讨脑益康改善AD模型大鼠症状的机制.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β-amyloid protein25-35,Aβ25-35)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用电迷宫刺激器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脑组织Aβ40/42表达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 检测大鼠海马β-APP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 测定大鼠皮层组织β位点剪切酶(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1)的表达.结果 脑益康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D大鼠脑组织Aβ40/42的生成;下调 AD大鼠海马β-APPmRNA的表达;减少AD大鼠脑皮层内BACE1蛋白的含量.结论 脑益康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可能是通过抑制BACE1从而下调β-APP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缪丽莉;周爱玲;朱燕;施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

    目的 建立了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样品,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 mm×6 mm,5 μm),乙腈-2%的醋酸水溶液(13∶87)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洋蓟素在0.004 9~0.19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洋蓟叶中洋蓟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海英;杜刚;杨阳;张建胜;李正全;李干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痹证从肝论治探讨

    痹证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不同.广义泛指机体为病邪痹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喉痹,食痹,水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等.狭义指的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如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久痹及五体痹等.

    作者:朱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对荆芥-桂枝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药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对荆芥-桂枝、单味药荆芥、桂枝的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结果 荆芥-桂枝、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分别定性得到51,47和61个结果,占总含量的88.72%, 90.52% 和88.37%.结论 药对挥发油成分的数目大致为荆芥和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加和,但相对含量有变化.

    作者:李国辉;李晓如;谭斌斌;曾笑;张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MTT法检测对其抑制增殖作用,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莪术油注射液可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量-效、时-效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密度明显减少,胞体变长,细胞内颗粒感增强,细胞界限模糊,胞浆减少, 细胞脱落呈悬浮状,存活细胞减少,细胞核出现裂解,可见细胞碎片,随着莪术油作用浓度的增加上述现象更加明显.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杨美春;方刚;钟振国;汤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探讨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挥发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蒸馏初期的赤桉叶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主成分1,8-桉叶油素主要集中在蒸馏的30 min内,其相对百分含量大大高于在总挥发油中的含量.结论 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控制蒸馏时间提高赤桉叶油的品质.

    作者:田玉红;张祥民;陈志燕;蒋宏霖;王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药对的组配方式和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应用

    药对的主要组配方式有:相须相使配对、相畏相杀配对、性味药对配对、趋向药对配对、补泻配对、动静配对及其他药对配伍等.文章结合祛痰法中主要药对的配伍,举例说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吴依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甘肃青兰属植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甘肃青兰属植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490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Y=0.014 00X+0.000 17 ,r= 0.999 6.测得异叶青兰、香青兰、岷山毛建草和唐古特青兰多糖含量分别为13.38%,10.42%,5.795%,15.07%;平均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95.03%,3.063% (n= 5);96.42% ,2.830% (n= 5);95.85%,2.470% (n= 5);101.1%,2.044% (n= 5).结论 所用.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青兰属植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

    作者:李莉;徐杨;马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狐尾葛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狐尾葛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成分. .方法 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①3β [(O-β-D-glucopyranosyl ) oxy]-olean-12-ene-2β-tetraol;②androseptoside A;③La (-) 3R,4R hydroxy-4 (cis) melleine 3;④3, 4-二羟基苯甲醛 (3, 4-dihydro-amandol);⑤4-羟基苯甲酸 (p-Hydroxybenzoic acid);⑥二十八酸(octacosanoic);⑦胡萝卜苷(daucosterol);⑧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 以上化合物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张桢;刘光明;肖怀;罗建蓉;何红平;郝小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

    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阐述了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相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验效果的提高等重要教学.方法 ,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甘草项下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对甘草中甘草苷的提取.方法 进行了正交优选,并与药典.方法 进行了比较.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用药材250倍体积的0.3%氨水,80℃水浴回流30 min,含量测定结果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项下甘草中甘草苷测定.方法 30%~50%.结论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作者:李翠;徐必学;张永萍;梁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