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志刚;陈明玉;刘志强;皮子凤;刘忠英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大脑皮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参考Bannister′s.方法 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治疗;在光、电镜下观察了皮质水肿及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血管周围、神经细胞周围水肿带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可见神经元凋亡,治疗组凋亡减少.结论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赵秋振;李炜;薄爱华;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50%乙醇给大鼠灌胃5 d造成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第3天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第5天给药后检测血清ALT,AS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及AST(P<0.01或P<0.05),能明显抑制造模大鼠血清中GSH含量降低(P<0.01),明显提高肝匀浆SOD水平(P<0.01),降低肝匀浆MDA含量(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了药效学基础.
作者:郭科男;钱宁;董小君;吴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复制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模型家兔AS斑块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麝香银杏叶滴丸高、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它实验组供给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喂养45 d.观察麝香银杏叶滴丸对家兔AS斑块的形态学影响,测定MMP9,纤维帽厚度、中心脂质面积、斑块面积和主动脉血管切面中总的斑块数、血栓数.结果 麝香银杏叶滴丸能明显降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与中心脂质面积比值、中心脂质面积与斑块面积比值,能够减少斑块数和血栓数的发生,主动脉组织中的MMP9与蛋白含量比值亦有降低趋势.结论 麝香银杏叶滴丸具有一定的稳定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王志刚;沈明勤;胡政力;沈建平;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73例病人均采用皮粘散换药,1次/2d,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80.8%,总有效率97.3%,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中药外治皮肤溃疡前景广阔.
作者:陈明岭;谢德娟;周继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体外溶血实验葛根素注射液浓度对红细胞膜脆性的影响及与红细胞溶血率的相关性.方法 用热诱导法考察50℃时葛根素注射液对Beagle犬红细胞膜脆性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溶液分别与Beagle犬红细胞、豚鼠红细胞在温度为37℃的生化培养箱内孵育6 h,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样品管的溶血程度,并于6 h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管在波长540 nm处的吸光率,计算溶血率.结果 高温条件下葛根素注射液可加剧Beagle犬红细胞溶血程度;葛根素注射液均能直接引起Beagle犬、豚鼠红细胞溶血,溶血率与葛根素浓度成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红细胞膜脆性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更明显.
作者:侯少贞;龙彦纲;黄晓其;王艳;刘丹丹;苏子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新颖的化合物,总结其化学结构特点有利于结构解析.方法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由寡糖链与长链脂肪酸组成大环,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由于结构变化多样,解析困难大,通过总结文献报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结果 归纳了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内酯环取代位置,当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时端基糖信号的波谱学特征.结论 根据总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可以快速确定此类型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结构.
作者:尹永芹;孔令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鼻炎、银屑病、白癜风等.文章从白芷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表明白芷具有解热、解痉、镇痛、平喘、降压、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抗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光敏性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白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其有些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还未阐明,临床药理研究也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媛媛;蒋桂华;马逾英;高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与确定猫豆的佳采收季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成熟时期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以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1 mol·L-1冰醋酸溶液∶甲醇(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 5种不同成熟时期猫豆中左旋多巴的含量在3.47%~6.55%之间.结论 干枯期采收的猫豆左旋多巴含量高(6.55%),是猫豆的佳采收时期.
作者:巫世红;蒋伟哲;黄敏;黄增琼;苏桂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性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又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病情缠绵,临床疗效较差.文章指出采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疏风宣肺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 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李小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为30℃.结果 炒焦、滑石粉炒、麸炒3种炮制品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滑石粉炒后的炮制品降低率高.结论 这3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到了降低毒性的目的.
作者:胡芳;潘金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化痰祛淤法对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重度OSAHS 110例,分中药组(A)40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B)30例和中药加nCPAP组(C)40例,疗程15 d,结束10 d后复查多导睡眠图(PSG).观察有效率、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PSG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变化,比较三者疗效.结果 C组疗效好(P<0.05),A、B组疗效相近(P>0.05).各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下降(P>0.05).在改善PSG指标方面,同组间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改善(P<0.05);不同组间治疗后比较C组改善明显(P<0.05),A、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化痰祛瘀法治疗重度OSAH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无力承担nCPAP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并可能对使用nCPAP机治疗者减少使用时间或提早脱机有积极作用.
作者:胡任飞;杨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阳春砂仁种质资源30份,初步分为圆果型,长果型,小果型3种生态类型,其中以圆果型阳春砂仁种植多.3种生态类型在株高、果实形状及大小方面有显著差异.
作者:段立胜;张丽霞;彭建明;马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规范茯苓菌种分离、培育.方法 ,制定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方法 在传统产区选择2~3代,体重2.5 kg以上的优质鲜菌种作为种苓,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分离与培养.结果 制定了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结论 标准及规程的建立保证了茯苓菌种的质量.
作者:付杰;王克勤;苏玮;方红;邓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有助于构树属植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文章对该属植物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开发新药方面奠定基础.
作者:马养民;张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 ,比较草乌、附子生品及市售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为相关中药中生物碱的测定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用7种提取.方法 提取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比较各.方法 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结果 10%氨水乙醚冷浸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高.炮制品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明显低于生药,各种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也比较大.结论 采用10%氨水乙醚冷浸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PLC-UV)法对药材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能真实反映药材中药效和毒性成分.不同的炮制品中各生物碱含量差别较大,临床应用应有差别.
作者:随志刚;陈明玉;刘志强;皮子凤;刘忠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MC)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张力实验观察MC的舒张血管作用.结果 MC使去甲肾上腺素(NE)和氯化钾(KCl)收缩动脉条的量效曲线右移,大收缩力降低;并对NE诱导的细胞内Ca2+释放所引起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去除血管内皮细胞后MC反而使动脉条收缩进一步增强;在有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其抑制NE收缩的效应消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动脉条的量效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 MC有明显的舒张血管作用,表现为钙拮抗活性,以抑制细胞内Ca2+释放为主;且通过内皮细胞发挥作用,并与一氧化氮(NO)合成通路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白纪红;赵日红;吕秋军;马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卒中单元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措施,应该充分发挥祖国医学优势建立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模式.
作者:樊晓靖;张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活性碳、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表马钱子苷酸(8-Epiloganic acid,Ⅰ)、益母草苷(Leonuride,Ⅱ).结论 首次对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8-表马钱子苷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肉苁蓉生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建华;胡君萍;热娜·卡斯木;堵年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金果榄对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 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 的变化.结果 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 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刚;涂自良;陈黎;袁胜浩;杨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