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桢;刘光明;肖怀;罗建蓉;何红平;郝小江
目的 观察夏枯草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夏枯草治疗,20 g/d,煎服,连用1个月为1疗程.B组采用改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化疗.C组采用夏枯草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结果 A组19例,有效率为10.53%;B组38例,有效率为52.63%;C组44例,有效率为75.00%.3组中任意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表明接受夏枯草和CHOP方案联合化疗的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率高于仅接受CHOP方案或夏枯草治疗的患者.结论 夏枯草用于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明智;南飞飞;付晓瑞;宋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藏成药松石丸中熊胆、麝香、檀香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建立了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TLC)法.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此品种的质量控制.
作者:甘青梅;张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保元排毒丸对顺铂肾损害的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顺铂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分为脾虚湿盛、肾气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四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第1天和化疗后第10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化学比色法各检查1次尿A1微球蛋白(a1-MG).结果 服用保元排毒丸后,脾虚湿盛型、肾气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的尿a1-M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肾气亏虚型下降明显,总有效率为88.24%,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元排毒丸能治疗顺铂引起的早期肾损害,且对肾气亏虚型疗效较好.
作者:葛信国;张福产;蒋小燕;王缨;曹杰;周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新颖的化合物,总结其化学结构特点有利于结构解析.方法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由寡糖链与长链脂肪酸组成大环,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由于结构变化多样,解析困难大,通过总结文献报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结果 归纳了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内酯环取代位置,当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时端基糖信号的波谱学特征.结论 根据总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可以快速确定此类型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结构.
作者:尹永芹;孔令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金银花解热作用的中枢机制, 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复制新西兰兔发热模型, 在观察金银花解热作用的基础上,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静脉注射金银花对IL-1β作用下新西兰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组织中前列腺素受体EP3(E-type prostaglandin receptor EP3)表达的影响.结果 金银花静脉注射后对正常新西兰兔结肠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大体温上升高度(△T)及1 h体温反应指数(TRI1) 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IL-1β组在静脉注射IL-1β后, 结肠温度逐渐升高, △T及TRI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金银花+IL-1β组结肠温度上升峰值明显低于IL-1β组, 两组△T及TRI1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西兰兔POAH EP3在生理状态下仅有少量表达; 静脉注射IL-1β诱导实验动物发热时, EP3 表达明显增强(P<0.01); 而金银花能减少IL-1β引起的EP3 表达(P<0.05).结论 金银花对IL-1β性发热新西兰兔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P3 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新华;蒋绍祖;邹晓琴;周琴;温二生;薛进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羚玳息风丸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蜜丸组、超微粉碎组及超微粉碎浓缩组3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传统蜜丸组有效率为70.0%,超微粉碎组有效率为90.0%,超微粉碎浓缩组91.7%,后两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蜜丸组 (P<0.05),超微粉碎浓缩组疗效与超微粉碎组疗效相当(P>0.05),但服用体积减半.结论 超微粉碎浓缩组疗效与超微粉碎组疗效均较好,且超微粉碎浓缩组服用体积小,更方便服用.
作者:孙文格;李红;郑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甘草项下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对甘草中甘草苷的提取.方法 进行了正交优选,并与药典.方法 进行了比较.结果 佳提取方法为用药材250倍体积的0.3%氨水,80℃水浴回流30 min,含量测定结果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项下甘草中甘草苷测定.方法 30%~50%.结论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
作者:李翠;徐必学;张永萍;梁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慈姑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将山慈姑提取物经大孔树脂(D-101)分离得到4个组分A,B,C和D,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组分D有很强的敏感性,MIC≤12.5 mg/ml,对组分B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对组分B和组分D有中等强度的敏感性,MIC为12.5~25 mg/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各组分的敏感性都较低,MIC>50 mg/ml.结论 山慈姑提取物B和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郭东贵;王寒;朱晓鹤;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刺人参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了各种层析分析分离技术,分得单体,经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刺人参茎中分离得到了6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3-O-咖啡酰奎宁酸(A)、1-O-咖啡酰奎宁酸(B)、大黄酸(C)、紫丁香苷(D)、蔗糖(E)、葡萄糖(F).结论 3-O-咖啡酰奎宁酸、1-O-咖啡酰奎宁酸、大黄酸均为同属植物中首次分离.
作者:王海静;严铭铭;武星;邵帅;赵大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准确的穿心莲样品识别模型,为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的12个穿心莲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提取4个主成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的LM-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对不同产地穿心莲的识别,证明其有较好的识别功能.结论 LM-BP算法在识别速度和精度上都比传统BP算法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周舒冬;李倚岳;李丽霞;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风湿骨康胶囊中两种有效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ypersil BOD 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0.3%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2.8)-乙腈:(88∶12).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进样量分别在0.010 8~0.345 6 μg 和0.009 2~0.292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7.7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风湿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晶;伍庆;乙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为30℃.结果 炒焦、滑石粉炒、麸炒3种炮制品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滑石粉炒后的炮制品降低率高.结论 这3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到了降低毒性的目的.
作者:胡芳;潘金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蝇蛆壳聚糖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蝇蛆壳聚糖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蝇蛆壳聚糖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灌胃给药全部动物健存,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蝇蛆壳聚糖大给药量为2 700 mg/ kg体重,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7.5倍.腹腔注射给药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 蝇蛆壳聚糖毒性较小.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乳鼠心肌细胞于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下的影响.方法 以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造成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浓度.结果 红景天苷能显著抑制垂体后叶素所造成的心电图T波抬高和J点升高;能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下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培养液中的LDH和CK浓度.结论 红景天苷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颜天华;马莹;杨伟;王秋娟;贾莹;潘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是以模型思维来构建其理论核心的.这种模型表达为哲学模型、数学模型、模型数学公式推导等.脏、腑、官、窍,都是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的演化表达,它们却统一在同一个奇素数演化简式N=2 m+1,揭示出中医几千年来巨大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器官演化统一论.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益母草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观察益母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益母草的抗炎作用.结果 益母草(60g和90 g生药·kg-1,ig)及阿司匹林均能延长小鼠对热刺激疼痛反应潜伏期,使小鼠10,2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并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及抗炎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稍弱.结论 益母草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王丽娟;张丽;王勇;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金佛山民间中草药胡豆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胡豆莲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 胡豆莲在性状和显微上均有明显的鉴别特征.
作者:张军;舒光明;刘正宇;林茂祥;任明波;申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佛手种质资源多样性和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佛手13份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 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8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68条,多态率为90.8%.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7的水平上将13份材料分为3类.结论 佛手种质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以产地为依据对佛手进行品种类群划分较为一致.
作者:张桂芳;徐鸿华;贺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对中药材全蝎人工养殖的条件、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养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丽坤;曹莉;韩日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