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凤云;钟正灵;张丽艳;梁光义;曹佩雪;杨玉琴
目的 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玉盘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鉴定出4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21%. 结论 紫玉盘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十六烷酸(17.21%)、α-桉叶醇(11.68%),与紫玉盘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卢汝梅;朱小勇;李兵;蔡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作者:王晓慧;汤晓闯;杨恩秀;姜程曦;董建勇;黄志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73例病人均采用皮粘散换药,1次/2d,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80.8%,总有效率97.3%,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中药外治皮肤溃疡前景广阔.
作者:陈明岭;谢德娟;周继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鬼针草属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比较鬼针草属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 18柱(4.6 mm×250 mm, 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0.4 %磷酸水溶液(41∶59);检测波长 360 nm;流速1 ml·min-1.结果 槲皮素在0.02~0.8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3×106X-33 404,R2=0.999 9(n=5),平均回收率99.87%.鬼针草属药材各部位和各品种中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根0.075 %,茎0.48 %,叶1.4 %,狼杷草0.095 %,白花鬼针草0.677 %,婆婆针0.329 %,三叶鬼针草0.085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控制鬼针草属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就化学成分槲皮素的角度考虑,不同部位以叶入药好,其次是茎,因此建议鬼针草属药材以地上部分为好;就不同种而言,以白花鬼针草槲皮素含量高,质量好.
作者:夏清;刘圆;李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准确的穿心莲样品识别模型,为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的12个穿心莲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提取4个主成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的LM-BP神经网络模型,经过对不同产地穿心莲的识别,证明其有较好的识别功能.结论 LM-BP算法在识别速度和精度上都比传统BP算法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周舒冬;李倚岳;李丽霞;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 该.方法 过程简单,准确,易普及,测得所采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的含量为1.88%.结论 可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宽叶缬草中总缬草素的含量.
作者:陈建伟;武孔云;梁光义;靳凤云;黄勇琪;杨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新药蒲参胶囊用于军队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其降脂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蒲参胶囊口服,对照组予脂必妥口服;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捷频;王剑波;谢艳华;李阳;王四旺;孙纪元;缪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皱皮木瓜总黄酮(FLC)的镇痛作用及其镇痛机制.方法 利用小鼠热板、扭体法模型和兔耳皮下K+ 渗透外周致痛模型,观察FLC的镇痛作用,并分析与Ca2+的关系.结果 FLC不仅具有全身镇痛作用,还具有外周镇痛作用;其全身及外周镇痛作用可被CaCl2拮抗,被EGTA所加强.5%,10%和20%FLC呈浓度依赖性抑制50 mmol·L-1 K+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10%FLC抑制10-5mmol·L-1NE诱导蟾酥坐骨神经Ca2+含量增加.结论 FLC的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组织钙通道和非神经组织钙通道,减少致痛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
作者:孔劲松;杨兴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袁利梅;杜同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夏枯草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夏枯草治疗,20 g/d,煎服,连用1个月为1疗程.B组采用改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化疗.C组采用夏枯草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结果 A组19例,有效率为10.53%;B组38例,有效率为52.63%;C组44例,有效率为75.00%.3组中任意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表明接受夏枯草和CHOP方案联合化疗的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率高于仅接受CHOP方案或夏枯草治疗的患者.结论 夏枯草用于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明智;南飞飞;付晓瑞;宋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未病学理论,探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病情演变各阶段的干预作用,认为应用解毒化浊法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进行干预可能是有效的,但似乎都应该干预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应尽早尽多地进行研究.
作者: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蝇蛆壳聚糖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蝇蛆壳聚糖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蝇蛆壳聚糖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灌胃给药全部动物健存,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蝇蛆壳聚糖大给药量为2 700 mg/ kg体重,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7.5倍.腹腔注射给药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 蝇蛆壳聚糖毒性较小.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阐述了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相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验效果的提高等重要教学.方法 ,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藏茵陈等5种治疗赤巴病藏药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所测元素中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4种人体必需常量元素分布与治疗赤巴病藏药的临床功效的关系.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结果 治疗赤巴病的5种藏药中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Fe,Zn,Mn,Cu和常量元素Na,Mg,K,Ca,且这些元素的分布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Fe>Mn,Zn>Cu.结论 治疗赤巴病藏药的临床功效与其所含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为揭示治疗赤巴病藏药的药效与其部分基础物质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作者:利毛才让;热增才旦;马永林;童丽;李文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小鼠和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匙精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和长期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灌胃匙精胶囊的LD50以及大鼠连续灌胃匙精胶囊180 d,观察给药180 d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30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昆明种小鼠灌胃匙精胶囊的LD50为294.23 g/kg.匙精胶囊大鼠给药180 d的毒性试验,剂量分别为5.0,10.0,20.0g/kg (指含生药量,下同)(相当于临床60 kg人用量的13.3,26.7,53.3倍),给药期间各组大鼠毛色、活动、二便均无异常变化,但给药组大鼠摄食、饮水、体重以及部分血液生化学指标和脏器系数有异常变化,停药后,上述异常变化指标均已恢复正常.给药期和恢复期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除给药期间高剂量死亡7只大鼠,解剖发现其肺部和肾脏均有感染,其它给药各组大鼠均无异常发现.结论 长期大剂量灌胃给予匙精胶囊对大鼠有一定毒性,但停药后均已恢复.
作者:肖小华;徐丽瑛;朱令元;丁琦;郭晟;方铝;钟小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AMI对照组(n=8)、AMI卡托普利组(n=7)、AMI通冠胶囊组(n=7).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灌胃,通冠胶囊组予通冠胶囊溶剂灌胃,余2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周称体重后调整剂量,灌药持续4周.检测体重、左心室重量、心脏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左心室重/体重)、心脏重量指数(心脏重/体重)、血浆醛固酮(ALD)、心肌血管紧张素II(A-II)、心肌组织胶原等指标.结果 结扎大鼠LAD对大鼠体重和心脏重量有一定影响,且对心脏重量影响更大,而服用卡托普利或通冠胶囊能够减少这种影响,两组之间影响力无统计学差异;结扎大鼠LAD能够显著升高心肌局部A-II和血浆ALD水平,卡托普利组和通冠组能明显降低这两项指标,且对于A-II,通冠胶囊组较卡托普利组降低更明显,ALD则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差异;通冠胶囊和卡托普利都可使梗塞区心肌细胞体积变小,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胶原增生减少,但通冠胶囊作用较卡托普利更明显.结论 通冠胶囊能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塞后心脏结构,减轻心脏扩大,降低心肌局部A-Ⅱ、血浆ALD水平,抑制胶原增生并改善Ⅰ、Ⅲ胶原含量,从而提示其具有不依赖于卡托普利的独立的改善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陈伯钧;苏学旭;孟丽琴;高彦利;曾靖;李然;郑佩芝;陈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田基黄多糖对SD大鼠、家犬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BP)的影响.方法 应用颈动脉插管测压法,连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给药前后血压值.结果 大田基黄多糖使SD大鼠、家犬及SHR血压明显降低(P<0.01),降压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大田基黄多糖对SD大鼠、家犬及SHR血压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龚受基;苏小建;阮俊;梁映;何乐琼;徐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性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又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病情缠绵,临床疗效较差.文章指出采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疏风宣肺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 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李小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金果榄对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 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 的变化.结果 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 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刚;涂自良;陈黎;袁胜浩;杨光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金匮要略>为传统医学记载治疗内科杂病的代表作,里面阐述了许多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有效的方剂.笔者将现代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辨证分型,整理归纳为8个方面,并从<金匮要略>中列举相应的方与法,以利于临床应用.
作者:陈宗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