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军;韩刚
目的 观察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醇提取物,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 95%可信限;②小鼠灌胃给药,测定一次给予酸枣仁醇提取物的安全剂量.结果 ①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27.5 g·kg-1,LD50 95%可信限为25.1~30.1 g·kg-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14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0.4%,略高于生理盐水组(18.2%).②小鼠灌胃给药(340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326倍)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重平均增长17.2%.结论 酸枣仁醇提取物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作者:王丽娟;张明春;闫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强的松组(C组)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D组),每组各24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D组用银杏叶提取物灌胃,C组用强的松混悬液灌胃,A、B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分别于7,14和28 d随机处死8只大鼠,制备肺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CTGF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各时间点B、C、D组CTGF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B组比较,各时间点,C、D各组CTGF表达均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 CTGF可能在肺泡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程度与肺纤维化的程度密切相关;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对肺组织起着修复及保护作用.
作者:刘霞;许朝霞;曹秀荣;丁明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优化便塞通颗粒水提澄清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液絮凝澄清法与离心法平行对比,以辛弗林、总黄酮保留率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液澄清工艺.结果 高速离心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辛弗林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选取佳纯化条件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以12 000 r·min-1高速离心10 min.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便塞通颗粒水提澄清工艺.
作者:张丹;李毅;唐学贵;钟华;周淑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IR)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用 6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6周后再用腺嘌呤[100 mg/(kg·d)]加乙胺丁醇[250 mg/(kg·d)]灌胃2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黄芪治疗组、别嘌醇治疗组、黄芪加别嘌醇治疗组、模型对照组进行实验,分别于治疗的第3周、第6周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及测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明显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大鼠的FPG、FINS、UA(P<0.05或P<0.01),增加ISI(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UA明显(P<0.001);黄芪治疗组治疗后UA与FPG、FINS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2和0.66(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为-0.64(P<0.05).结论 中药黄芪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中药黄芪对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水平,其降UA的作用较单独使用黄芪或单独使用别嘌醇更明显;中药黄芪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似与提高ISI及降低FPG、 FINS密切相关,因此,提示IR应是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共同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黄芪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治疗IR和IR并高尿酸血症的中药.
作者:杨传经;李雪梅;孔德明;赵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痂囊腔菌素A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痂囊腔菌素A以高浓度药液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全部实验动物健存,未见毒副反应.计算得出痂囊腔菌素A给药量为5.07 mg/kg体重,相当与成年人日用药量的253倍,痂囊腔菌素A的大耐受量为5 mg/kg体重.结论 痂囊腔菌素A毒性较小,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俭;代威;郭金豹;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复方颠倒散药物面膜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根据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采用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复方颠倒散药物面膜;观察37例患者应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该面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标准可靠,临床有效率86.5%.结论 该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简单,质量稳定可靠,临床疗效确切,适合于轻中度痤疮患者的治疗.
作者:吴婧;陈莹;黄启涛;甄新现;李淑敏;郑水立;郭婷婷;陈恩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山东不同品种玫瑰花药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别方法.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 19个品种的玫瑰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显现出谱带1~5条,其中D1带和D2带是玫瑰的基本谱带.结论 山东产玫瑰花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型较多,品种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作为玫瑰花栽培品种鉴别的依据,为玫瑰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资料.
作者:李明;田永云;耿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历代少提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历代少提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肺主气功能的影响之外,还与古人认为肺脏为少血之脏有关.
作者:苏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蛋白激酶C(PKC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AngII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测定细胞增殖活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KCζ与ERK1/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增殖活度显著增高,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中、高剂量川芎嗪组的细胞增殖活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PKCζ与ERK1/2表达亦明显低于AngⅡ组(P<0.01),与低剂量川芎嗪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说明川芎嗪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KCζ-ERK1/2通路有关.
作者:孙银平;王省;张大伟;郭勇;王煜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烧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校医院门诊接诊的烧伤患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且以开水烫伤为主,其次是化学药品烧伤和物理实验电烧伤.
作者:黎孔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研究山菍3种提取物对正常动物颈总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分离得山菍总提物、纯化物和沉淀物;用正常猫、犬急性降血压实验,比较3种提取物对颈总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 山菍总提物和纯化物经十二指肠灌注给药,能使颈总动脉血压下降20%以上.结论 山菍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动物血压有降压作用.
作者:林忠文;李茂;曾宪彪;党美琼;黄敏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根管治疗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规方法,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进行根管清理、消毒、充填三个步骤,缺一不可,但消毒是重要的环节,我们用META PEX糊剂作为根管消毒剂和FC消毒液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曾晓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7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脑心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银杏叶片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心康片给药前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后24,48,72 h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心康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抑制ICAM-1蛋白的表达.结论 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遵循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其机理可能与脑心康片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苏云明;张学会;李环;李卉;孟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麋鹿角为古方记载的补益类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后因药源缺乏而被迫停用.而今麋鹿已能大量繁育,且其角自然脱落,药源充足,当尽快恢复药用.文章概述麋鹿角的药用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开发利用设想,为合理开发应用麋鹿角这一珍贵药源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华;王丽娟;刘训红;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四氧嘧啶用NS配成0.02 g/ml,按200 mg/kg注射到小鼠腹腔;连续2 d用葡萄糖灌胃(2 g/kg),早晚各1次,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大于11.00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入选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提液组、醇提液组和降糖灵组(0.10 g/kg),另取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 d,第16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结果 水提液和醇提液组血糖显著降低.结论 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吴颖;孔德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消肿止痛酊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正辛醇为内标;柱温16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和气化室的温度均为250℃;N2流速3 ml/min;H2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气N2流速30 ml/min.结果 樟脑、薄荷脑和正辛醇能达到良好分离;樟脑的线性范围3.00~18.00 μg/ml(r=0.999 2),薄荷脑的线性范围3.20~19.20 μg/ml(r=0.999 5);樟脑的回收率98.5%~101.5%,薄荷脑的回收率97.6%~101.7%.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肿止痛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晓霞;陈安家;张一鸣;王洁;李霞;李进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该文从目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结合实践来探寻提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华;池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壳聚糖的含量测定新方法.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壳聚糖与水溶苯胺蓝的超分子反应条件,并建立分析方法.结果 在pH 2.21时水溶苯胺蓝与壳聚糖发生了超分子褪色反应,所拟方法用于壳聚糖的测定,结果与溴甲酚绿法一致.结论 所拟方法简单,快速,用于壳聚糖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马卫兴;王敏;朱鹏;周亚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建立生产实习模式的必要性,介绍了制药工程生产实习需要具备的条件,根据生产实习的经验,总结了制药工程生产实习的模式以及今后生产实习的改进方向.
作者:刘瑞江;张业旺;于小凤;闻崇炜;徐秀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了比较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优选出的包合方法的佳包合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并对包合物进行TLC检验.结果 优选出的包合方法为研磨法,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与挥发油的投料比为10 g∶1 ml,加3倍量水,研磨3 h.混合挥发油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实验为确认白术、木香混合挥发油的合理包合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桂卉;刘东文;邹龙;蔡光先;颜红;文雅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