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孔德平
目的 探讨了中药方剂四物汤水煎液对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颈内动脉放入二氧化钛球于大脑中动脉制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在制备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前2,4 h,分别以四物汤灌胃250 mg/(kg·ml).TTC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确定梗塞面积.结果 口服四物汤明显减少大脑的梗塞面积.结论 传统中药四物汤水煎液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作者:金光石;金元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广西产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 氧化苦参碱的点样量在2.268~11.340 μg范围内,点样量与斑点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43,n=5).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1.03%.4个不同产地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差异不大.结论 实验为制定广西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作者:潘莹;江海燕;王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在扫描电镜下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居群栝楼花粉粒大小、形态及表面纹饰和萌发沟形态等方面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4个居群栝楼花粉均为扁球形或近球形,花粉表面纹饰均呈穴状.不同居群在极轴长、赤道轴长、赤极比、孔穴密集程度以及萌发沟形态上有所差异.结论 花粉形状和表面纹饰是不同居群作为同种植物所具备的共同特征;花粉大小及萌发沟形态的差异则体现出不同居群的差异,可以作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佐证.
作者:谢果珍;舒少华;王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作者:卢定强;李衍亮;凌岫泉;涂清波;陈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四氧嘧啶用NS配成0.02 g/ml,按200 mg/kg注射到小鼠腹腔;连续2 d用葡萄糖灌胃(2 g/kg),早晚各1次,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大于11.00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入选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提液组、醇提液组和降糖灵组(0.10 g/kg),另取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 d,第16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结果 水提液和醇提液组血糖显著降低.结论 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吴颖;孔德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贵州产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贵州产金星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金星蕨科植物共56种,可作药用植物26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赵能武;张敬杰;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痂囊腔菌素A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痂囊腔菌素A以高浓度药液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全部实验动物健存,未见毒副反应.计算得出痂囊腔菌素A给药量为5.07 mg/kg体重,相当与成年人日用药量的253倍,痂囊腔菌素A的大耐受量为5 mg/kg体重.结论 痂囊腔菌素A毒性较小,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俭;代威;郭金豹;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实验观察柴茯调脂口服液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给予大鼠高脂饲料20 d,造成高血脂大鼠模型,测定灌服柴茯调脂口服液后高脂模型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柴茯调脂口服液高剂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G,CHOL,LDL,MDA含量,提高HDL含量和SOD活性.结论 柴茯调脂口服液具有明确的调节高血脂症的作用.
作者:宋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灵雷菌质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及醋酸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法观察灵雷菌质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灵雷菌质的镇痛作用.结果 灵雷菌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 双向固体发酵后的灵雷菌质仍保留一定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作者:周雪娥;刘敏亮;谢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药材的真伪、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临床中医用药的疗效及安全.由于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产地来源不同,加工方法各异,再加上中药材的混淆品种极多,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金钱的利益掺假掺杂,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造成药材的质量下降.
作者:韩进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海藻提取物Fucoidan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探.方法 观察Fucoidan对小鼠S180移植性实体瘤、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了解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Fucoidan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P<0.01),且呈现剂量相关性,其抑瘤率达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的70.4%~78.2%,对体外培养A549细胞、HeLa细胞和L1210细胞的生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碳粒廓清实验中的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和脾脏器指数(P<0.05或P<0.01),但对胸腺脏器指数影响不大.在DNFB诱导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中,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亦可使小鼠耳肿胀度增大.结论 Fucoidan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来实现的.
作者:王君;胡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作者:吴丽;潘苏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消肿止痛酊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正辛醇为内标;柱温16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和气化室的温度均为250℃;N2流速3 ml/min;H2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气N2流速30 ml/min.结果 樟脑、薄荷脑和正辛醇能达到良好分离;樟脑的线性范围3.00~18.00 μg/ml(r=0.999 2),薄荷脑的线性范围3.20~19.20 μg/ml(r=0.999 5);樟脑的回收率98.5%~101.5%,薄荷脑的回收率97.6%~101.7%.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肿止痛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晓霞;陈安家;张一鸣;王洁;李霞;李进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蛤蚧常发病-口腔炎症进行研究.方法 试验①组用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消毒液给蛤蚧进行体表消毒后,清除口腔脓块,涂搽碘甘油,然后给蛤蚧口服复方新诺明,后注射抗菌素,按以上处理方法连续使用7 d后,停药3 d,继续用药处理3 d,再外用3 d.试验②组试验方法和过程同试验①组,但不注射抗生素.对照组患口腔炎症的蛤蚧,只作体表消毒,不再进行其他药物处理.结果 经过16 d治疗后,试验①组总治愈率为86.67%;试验②组的总治愈率为75.00%,其治愈率略低于试验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病蛤蚧全部死亡,其治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复方新诺明对蛤蚧口腔炎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云;潘红平;谢保令;赵成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威灵仙类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紫外谱线组法,分别对氯仿、无水乙醇、水3种溶剂的威灵仙类药材浸出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其峰位值.结果 威灵仙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鉴别威灵仙类药材.
作者:黄婕;靳凤云;王祥培;孙宜春;李保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从万寿菊花萃取物的皂化产物中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叶黄素.方法 万寿菊干花颗粒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到万寿菊花萃取物,加碱皂化的产物用水稀释后,用二氯甲烷从中萃取叶黄素,在分出的水相中加入氯化钙,分离出被分散在水相的叶黄素,蒸馏溶剂后用醋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制得高纯度叶黄素.结果 实验确定了加水量为皂化产物的4倍;二氯甲烷用量为水与皂化产物的和;醋酸乙酯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4,用量为分离产物的3倍.结论 此法制得的叶黄素纯度高,色泽纯正,工艺简单.
作者:李高峰;聂永亮;王佩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复方颠倒散药物面膜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根据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采用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复方颠倒散药物面膜;观察37例患者应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该面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标准可靠,临床有效率86.5%.结论 该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简单,质量稳定可靠,临床疗效确切,适合于轻中度痤疮患者的治疗.
作者:吴婧;陈莹;黄启涛;甄新现;李淑敏;郑水立;郭婷婷;陈恩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铁灯兔耳风与杏香兔耳风成分对3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水、70%乙醇、95%乙醇及醋酸乙酯等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用管碟法测抑菌圈的大小进行抑菌实验,用两倍稀释法进行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极性大的溶剂所提取出的成分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菌作用,杏香兔耳风水提取物的小抑菌浓度为6.25%,铁灯兔耳风水提取物的小抑菌浓度为3.13%.极性小的溶剂提取出的成分对霉菌(白色念球菌)有抑菌作用.结论 不同极性的提取物抑菌作用各不相同.
作者:葛菲;张晓伟;裴各琴;陈武;赖学文;刘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烧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校医院门诊接诊的烧伤患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且以开水烫伤为主,其次是化学药品烧伤和物理实验电烧伤.
作者:黎孔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于4℃、25℃和37℃条件下0~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配伍溶液0~6 h内外观、pH值变化情况.结果 0~6 h内,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的含量、颜色及pH值无显著变化.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0~6 h内稳定.
作者:高媛媛;汤道权;魏雅芹;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