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燕;刘成海;孙保木;刘成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脑得生总黄酮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D-101树脂分离纯化脑得生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 柱温25℃;分析时间100 min.结果 指纹图谱中标示了23个共有峰,其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有关规定.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测定11批脑得生总黄酮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5~1.00之间.结论 实验结果为脑得生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光忠;李桥;宋恬;张明;樊文娟;刘焱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由于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及教育,对减少并发症,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连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NAFLD模型,以东宝肝泰为对照药,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及肝组织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度以上脂肪变性,并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caspase 3蛋白表达FI值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肝脂变程度显著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caspase 3蛋白表达FI值降低(P<0.01).结论 消瘀化痰方通过抑制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以达到抗脂肪肝作用.
作者:赵润生;张一盺;苗卉;周桦;吴翟;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根茎、茎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及木质部、韧皮部不同药用组织刺五加苷B、绿原酸及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含量,并测定韧皮部所占成分的比例.结果 刺五加药材中根、根茎和茎中各种成分含量相近,且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结论 不同用药部位根、根茎和茎及不同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可共同入药具合理性.
作者:孟祥才;颜丙鹏;孙晖;王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将现代酶解技术应用于板桥党参多糖的提取,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板党多糖得率为指标,先考察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自适当的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H及酶解温度,再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板党多糖的佳条件.结果 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用量分别为90,90,150 U/g干粉复合下,pH5.0、50℃酶解90 min,板党多糖得率高,达26.47%.结论 采用酶解辅助提取板党多糖,可以明显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作者:周大寨;朱玉昌;黄卫;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NAA的浓度(50,150,300 mg·L-1)、处理时间(10,20,30 s)和不同基质配比(泥炭和珍珠岩比例为1:1,1:2,1:3)对白术嫩枝扦插的生根影响.方法 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处理,利用方差分析和公式分析法确定优扦插方案.结果 试验中白术嫩枝扦插高成活率和生根率达80.00%.结论 NAA浓度为150 mg·L-1,处理时间为10 s,泥炭和珍珠岩配比为1:3的处理组合利于白术嫩枝扦插生根,实验方案适用于浙北主产区白术的嫩枝扦插.
作者:白岩;田薇;应鸽;何福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脊源性胸痛是指由于颈、胸椎原位病变引起胸部隐痛、紧束痛、闷痛、心律失常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属于脊柱相关性疾病.资料表明约有1/2胸痛属于脊源性胸痛.本临床观察旨在评价推拿手法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脊源性胸痛的疗效并对其机理作相关的阐述.
作者:陈军;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从川西獐牙菜中提取分离芒果苷.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及聚酰胺柱色谱分离法,经化学和光谱法确定其结构.结果 提取产物经结构鉴定确证为芒果苷,平均收率为0.3%.结论 该提取分离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并且提取率较高.
作者:袁叶飞;胡祥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 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佳方法.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尹俊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麻疯树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其体外释药性.方法 用卡波姆940做基质、氢氧化钠为中和剂制成凝胶剂;使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 制备的麻疯树酚,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结论 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适用于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治疗.
作者:张蜀艳;梁慧;颜钫;李政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麻疯树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和杀菌作用,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麻疯树1,2,3号提取物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Ⅰ)、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和流感A3型病毒(A3)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抑制它们增殖的作用;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观察麻疯树1号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 麻疯树1,2,3号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较小;提取物既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在胞内的增殖,又能直接灭活该病毒;总体而言,提取物对HSV-Ⅰ在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略优于HSV-Ⅱ,对HSV-Ⅰ的直接灭活作用更是显著强于HSV-Ⅱ;提取物对A3的直接灭活作用效果显著;3号提取物还能抑制A3在鸡胚内的增殖.麻疯树1号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结论 麻疯树提取物具有体外抗病毒、杀菌的作用.
作者:刘娟;雷蕾;唐琳;李昱星;陈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肢体神经损伤是指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运动、交感、感觉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疾病.肢体神经损伤的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损伤恢复缓慢,若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伤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法医临床鉴定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肢体神经损伤的57例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如下.
作者:朴大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简称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简称BBB)通透性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简称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2 h后拔线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处死前2 h经股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简称EB)并测量各组大鼠1,3 d及7 d时脑EB含量,以及拔线后12 h,1,2,3 d及7 d时间点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FXSJN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大鼠在1,2,3d及7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造模后TFXSJN组、模型组脑EB含量在1,3,7 d时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1 d时开始升高,3 d时达高峰,7 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其中3 d时TFXSJN组EB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1,7 d时TFXSJN组EB含量均数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FXSJN组及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侧AQP4mRNA的表达在12 h时已经明显升高,与健侧、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在3 d时达高峰,TFXSJN组在2 d时达高峰,3 d时已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损伤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高于健侧(P<0.05).7 d时两组损伤侧的AQP4 mRNA表达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健侧、假手术及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点内其损伤侧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健侧及正常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BBB通透性的增高和AQP4 mRNA基因表达的上调.而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法能够调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BB通透性增高与AQP4 mRNA表达的失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调节BBB通透性与AQP4mRNA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推测玄府与BBB及细胞膜上通道蛋白(如AQP4等)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实质内涵.
作者:胡建芳;余志辉;汪峰;黄培新;尤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ADS-17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考察了ADS-17树脂的吸附性能,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红花黄色素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ADS-17树脂对红花黄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即吸附流速2 BV/h,5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2 BV/h,产品纯度达到85.34%.结论 ADS-17树脂用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作者:张吉祥;白晓杰;周秋香;欧来良;孔德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所致肺损伤(ALI)时核因子-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探讨生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生脉低剂量组和生脉高剂量组.观察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同时测定肺组织核因子-кB和iNOS活性.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生脉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淤血、肺水肿明显减轻;核因子-кB和iNOS也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核因子-кB及iNOS在百草枯所致大鼠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生脉注射液能降低核因子-кB及iNOS水平,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损伤.
作者:刘会芳;赵燕燕;魏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淡竹叶清热作用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实验筛选淡竹叶有效抑菌部位,并采用HPLC-MS法分析抑菌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抑菌作用,根据液质联用图谱及文献,分析鉴定出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中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香草酸、香豆酸、牡荆苷、苜蓿素7-β-D-葡萄糖氧基黄酮、芦竹素或其同分异构体白茅素及苜蓿素.结论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各菌种的抑菌效果有较大差异,这一部位可能与淡竹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采用HPLC-MS法分析鉴定有效部位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明;吴启南;宋秋烨;邬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胆花中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SB-CM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为15:85的比例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 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6.25 μg (r 0.999 9),0.076~3.5 μg (r =0.999 8),0.04~5.65 μg(r = 0.999 9)和1.27~7.62 μg (r =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RSD=2.6%,n=5),103.0%(RSD=1.5%,n=5),101.0%(RSD=1.1%,n=5),99.7% (RSD=3.6%,n=5).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卢永昌;林鹏程;王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野鸦椿(EJK)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效应.方法 采用4种急性炎症模型和两种疼痛模型,包括角叉菜胶及蛋清诱导大鼠足趾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1%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渗出模型及扭体、热板法疼痛模型,观察EJK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EJK水提取物小、中、大( 2,4,8 g/kg)3个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对角叉菜胶和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对急性炎症导致的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冰醋酸导致的慢性炎性疼痛、热板导致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EJK水提取物两个剂量( 4,8 g/kg)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JK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效应.
作者:李先辉;李春艳;贾薇;吕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口腔黏液囊肿是常见的涎腺瘤样病变,包括一般的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1].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黏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其次可能是黏液腺导管被阻塞,黏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张而成,可发生于含有小涎腺的任何部位,常发生于下唇黏膜,其次为颊、舌黏膜[2,3].这类囊肿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由于有些黏液囊肿较大,手术创伤大,手术费用多.作者2003-10~2007-10间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囊内注射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晓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青天葵中两种黄酮类成分-鼠李柠檬素和鼠李秦素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方法的研究,用HPLC法测定两种黄酮的含量.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 RP-HPLC方法较好,结果理想.青天葵中两种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加75%甲醇20 ml,超声提取60 min.结论 建立了准确可靠、分析速度快可同时检测青天葵中两种黄酮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质量可控的提取工艺.
作者:周燕园;甄汉深;袁叶飞;钟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