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咳嗽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吴艳华;肖达民

关键词:顽固性咳嗽,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辨病治疗
摘要: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不一,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咳嗽,但肺脏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关键所在.而顽固性咳嗽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可概括为虚、痰、滞、杂四大特征.治疗上,可采用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其中益肺脾之气、养肺胃之阴至为重要,不能见咳止咳,应重视肺、脾、胃、肝、肾等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疗效.此外,要辨清久咳之虚实,攻补兼施,温清并用,遣方用药应注意祛痰、消滞,不可因久咳多虚而滥补.临证时应根据具体病情,灵活掌握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析

    目的 对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 取用生阿给、阿给炭,分别加入醋酸乙酯,超声提取后经离心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结果 从中鉴定出 32个化合物,其中有 24个峰有变化.阿给中共有11个阿给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桉油精、D-樟脑、冰片、(1R-cis)- 1-甲基-2-(1-甲基乙烯基)环丁基乙醇、二戊烯、1-羟甲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2-酮、(-)-匙叶桉油烯醇、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异香茅醇、(E)-9-十八碳烯酸和廿一烷.阿给炭中共有11个阿给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十二碳烯、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十二醛、碘代十八烷、2,4-二树丁基苯酚、2-甲基二十烷、十六碳酰胺、(Z)-9-十八烯酸酰胺、软脂酸, 2-羟基-1-羟甲基乙酯和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结论 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很大变化.

    作者:朴香兰;谢坤;崔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手法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脊源性胸痛临床观察

    脊源性胸痛是指由于颈、胸椎原位病变引起胸部隐痛、紧束痛、闷痛、心律失常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属于脊柱相关性疾病.资料表明约有1/2胸痛属于脊源性胸痛.本临床观察旨在评价推拿手法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脊源性胸痛的疗效并对其机理作相关的阐述.

    作者:陈军;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茉莉酸甲酯对丹参茎叶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 jasmonat, MJ )对栽培丹参的药效成分影响,并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和HPLC法,以丹酚酸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对茉莉酸甲酯处理的丹参茎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丹参种苗经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后的48 h内,其茎叶中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对照,在所测试范围5×10-9~5×10-3的浓度中,随浓度的升高而含量增加.结论 外施茉莉酸甲酯能促进丹参茎叶中的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积累,可以考虑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并注意今后在丹参的种植及采收中地上部分的利用.

    作者:李明;冯世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淡竹叶清热作用药效植物基础研究

    目的 研究淡竹叶清热作用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实验筛选淡竹叶有效抑菌部位,并采用HPLC-MS法分析抑菌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抑菌作用,根据液质联用图谱及文献,分析鉴定出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中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香草酸、香豆酸、牡荆苷、苜蓿素7-β-D-葡萄糖氧基黄酮、芦竹素或其同分异构体白茅素及苜蓿素.结论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各菌种的抑菌效果有较大差异,这一部位可能与淡竹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采用HPLC-MS法分析鉴定有效部位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明;吴启南;宋秋烨;邬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活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K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2例使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西药组12例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西药组为75 %(P<0.05);中药组结肠黏膜病变疗效总有效率为90.9 %,西药组为7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抑制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赵佳;沈霖;范恒;朱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八珍汤加减治疗胎位不正58例疗效观察

    臀先露是胎位不正的一种,是指妊娠30周后胎儿的先露部为臀位.约为足月分娩胎位不正的3%~4%.2004-04~2008-12,我们在以往单纯膝胸卧位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八珍汤加减,治疗臀先露58例,并与单纯膝胸卧位者62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荣生;王艳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石斛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种石斛及金钗石斛、马鞭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 不同种石斛茎中多糖含量为:球花石斛18.96 %,马鞭石斛24.89 %,金钗石斛20.49 %,报春石斛15.83 %,肿节石斛8.27 %,叠鞘石斛16.32 %,鼓槌石斛15.33 %,美花石斛28.28 %,兜唇石斛9.26 %;4种石斛不同药用部位多糖的含量:金钗石斛根15.36 %,茎20.49 %,叶22.30 %;马鞭石斛根17.56%,茎24.89 %,叶20.88 %;叠鞘石斛根9.48 %,茎16.32 %,叶17.42 %;鼓槌石斛根10.06 %,茎15.33 %,叶19.81 %.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各种石斛及其根茎叶中多糖含量均比较高,从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可以全草入药;美花石斛、球花石斛、报春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肿节石斛茎在进行药效研究的提前下,确认是否可以替代当前<中国药典>品种入药.

    作者:孙卓然;刘圆;李晓云;刘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效果.方法 应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SCOP)制备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避暗实验、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和Y型电迷宫穿梭实验等方法观察不同剂量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效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东当归乙醇提取物中、高浓度组均能改善记忆障碍,作用强度类似于石杉碱甲.结论 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SCOP诱导的小鼠记忆障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金莉莉;付美华;杨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旱柳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分离、鉴定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大黄酚(Ⅲ);用TLC法检查出大黄素甲醚(Ⅳ).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作者:杨明;葛友群;曾宪仪;彭晓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罗布麻叶中无机元素的分析

    目的 测定罗布麻叶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罗布麻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了23个无机元素,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为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宋建平;张月婵;刘训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 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佳方法.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尹俊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苎麻叶中总酚酸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优化

    目的 研究苎麻叶中总酚酸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采用改进的Folin-Ciocalteu 比色法测定总酚酸含量,检测波长为755 nm.结果 适宜的总酚酸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80%浓度乙醇, 70 ℃提取3次,2 h/次,水稀释体积为700 ml, 碱化pH值为10.测得苎麻叶8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酸粗膏得率为19.9%,总酚酸含量为0.214%.结论 该工艺步骤简单,成本较低,提取率高,适合于苎麻叶中总酚酸的工业化提取.

    作者:周媛;邹坤;汪滗植;朱静靖;彭元丽;刘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脑得生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脑得生总黄酮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D-101树脂分离纯化脑得生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 柱温25℃;分析时间100 min.结果 指纹图谱中标示了23个共有峰,其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有关规定.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测定11批脑得生总黄酮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5~1.00之间.结论 实验结果为脑得生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光忠;李桥;宋恬;张明;樊文娟;刘焱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薏颗粒中咖啡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蒲薏颗粒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磷酸(7:10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 nm, 柱温:40℃,流速:1 min·ml-1.结果 咖啡酸在0.005 3~0.848m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5%,RSD=2.8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蒲薏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韩瑜;王爱民;王海军;王永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男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高校是推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基地.男护生在我国一直是社会和医学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其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难以满足我国医疗机构对男护士的需求.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存在着十分突出专业思想问题.专业思想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理性认识和态度,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对今后所从事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1].专业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作者:张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与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疏肝健脾作用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的疏肝健脾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脾虚小鼠自主活动、脾虚小鼠游泳时间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均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ALT活性,增加脾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脾虚小鼠游泳时间.3种制剂等剂量组比较,功效上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标准煎剂>醇沉工艺制剂.结论 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均有明显的疏肝健脾作用,采用高速离心工艺既可保留原方功效又可达到除杂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

    作者:陈玉兴;黄雪君;曾晓会;赵自明;杜铁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驱白巴布期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驱白巴布期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驱白巴布期片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Con A和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影响.结果 驱白巴布期片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免疫器官脾、胸腺的重量,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促进脾脏B、T淋巴细胞的增殖,可以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论 驱白巴布期片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等功能都有上调作用,说明驱白巴布期片对免疫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兰兰;闫明;刘晓东;霍仕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蒙药那如三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蒙药那如三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343 nm,柱温为25℃ .结果 经过方法学考察,胡椒碱含量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和可行性,样品在0.106~2.1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 RSD为0.11%.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那如三味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杨;王淑敏;刘志强;盛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合酶法提取板党多糖的研究

    目的 将现代酶解技术应用于板桥党参多糖的提取,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板党多糖得率为指标,先考察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自适当的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H及酶解温度,再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板党多糖的佳条件.结果 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用量分别为90,90,150 U/g干粉复合下,pH5.0、50℃酶解90 min,板党多糖得率高,达26.47%.结论 采用酶解辅助提取板党多糖,可以明显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作者:周大寨;朱玉昌;黄卫;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报伤甲征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概要

    文章在阐述甲诊理论依据、检查手法、指甲原色主病、指甲分区等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如何运用报伤甲征这一独特的甲诊方法进行疾病诊断.

    作者:杨逸淦;刘耀岽;周雯;袁旺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