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叶飞;胡祥宇
目的 比较超临界法及夹带剂超临界法对黄芪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方法 分别以CO2及CH3OH-CO2为萃取剂对黄芪进行超临界萃取,以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芪中剩余重金属离子含量.结果 以CO2萃取剂进行超临界萃取,重金属离子平均去除率为68.5%;以CH3OH-CO2为萃取剂进行超临界萃取,重金属离子平均去除率为89.2%.结论 夹带剂超临界法对重金属的去除率明显优于普通超临界萃取法.
作者:孔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效果.方法 应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SCOP)制备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避暗实验、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和Y型电迷宫穿梭实验等方法观察不同剂量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效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东当归乙醇提取物中、高浓度组均能改善记忆障碍,作用强度类似于石杉碱甲.结论 东当归乙醇提取物对SCOP诱导的小鼠记忆障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金莉莉;付美华;杨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根茎、茎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及木质部、韧皮部不同药用组织刺五加苷B、绿原酸及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含量,并测定韧皮部所占成分的比例.结果 刺五加药材中根、根茎和茎中各种成分含量相近,且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结论 不同用药部位根、根茎和茎及不同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可共同入药具合理性.
作者:孟祥才;颜丙鹏;孙晖;王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膜分离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传统中药生产中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在制剂生产方面去杂除热源以及药剂浓缩和溶剂回收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韩永萍;林强;何绪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川崎病(kawasakl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属于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多系统性的疾病,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冠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川崎病恢复期易出现汗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见血小板、血沉、心电图及冠状动脉改变,我们称之为川崎病恢复期综合征.笔者曾提出川崎病早中期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并在临床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经过反复的临床摸索,对于川崎病恢复期的后续诊治,运用丹参生脉饮加味治疗,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新;邱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 jasmonat, MJ )对栽培丹参的药效成分影响,并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和HPLC法,以丹酚酸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对茉莉酸甲酯处理的丹参茎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丹参种苗经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后的48 h内,其茎叶中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对照,在所测试范围5×10-9~5×10-3的浓度中,随浓度的升高而含量增加.结论 外施茉莉酸甲酯能促进丹参茎叶中的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积累,可以考虑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并注意今后在丹参的种植及采收中地上部分的利用.
作者:李明;冯世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院自2000~2006年的重症狼疮性肾炎(LN)68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对照组: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组(中西结合组):激素+ CTX+中药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并进行比较,证明中西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减少其不良反应,降低其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达;陈望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病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量表对新疆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加以分析讨论.结果 新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病率居全国之首,其患病率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影响因素亦存在民族间差异,但均与气候地域相关;且其轻中重型分布情况在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病情况及病因学规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故其治当因地因人制宜.
作者:史红;韩斐;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05-01正式实施以来,至今已近两年,对提高处方管理水平,促进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药处方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现就我院中药处方的质量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曹茂堂;谢腾芳;侯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薰衣草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提取4 h,浸泡2 h,加8倍量水.结论 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可行.
作者:陈韩英;赵文彬;成玉怀;陈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常见的有赤芝Ganodermalucidum,紫芝G.japonicum,薄树芝G.capense等.薄芝糖肽是从薄树芝菌丝体纯化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多糖和多肽.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薄芝糖肽促进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及细胞增殖,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加速免疫应答过程,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C) 、LAK细胞、Tc细胞及促进白介素2 ( IL-2) 、白介素3 ( IL-3)、干扰素的产生,来加强和扩大免疫监视及免疫增强的作用.近年来,一些作者的研究表明,薄芝糖肽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心血管系统活性、护肝解毒、镇静、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孙仁山;陈晓红;李文维;赵丽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一般归属中医痿证范畴,由于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刘友章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肾亏虚,虚风内动,痰湿瘀血阻络,肌肉失养为其主要病机;临证自拟健脾补肾熄风方,以健脾补肾、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法辨证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胡任飞;刘友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CRP)差值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中药巴布炎痛贴膏的开发为痛风的内外联合综合治疗提供了便利,采用中药进行内外联合治疗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韩清民;王跃辉;程慧;李经华;黄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中药研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被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鉴定、鉴别工作中,如电子显微、高效液相色谱、分子鉴定等,在中药鉴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不易普及等缺点.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作者:王建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三氯化铝,Al3+剂量为111.9 mg/kg体重,连续染毒3个月复制大鼠AD模型.采用Y-电迷宫仪检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脑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益智方能明显增加大鼠逃避正确率、缩短逃避潜伏期,明显减轻大鼠脑神经元损伤.结论 益智方是防治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有效药物.
作者:高丽萍;伊朝晖;柴锡庆;程书玲;李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372 nm,柱温 25℃.结果 甘草查尔酮A线性范围0.2~1.0 μg, r=0.999 2;精密度实验RSD为1.51 %;重复性实验RSD为2.54 %;稳定性实验RSD为1.72 %;平均加样回收率98.76 %,RSD=1.94 %.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崔永明;石月;陈悟;曾庆福;余龙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复方仙脾合剂对肾阳虚小鼠壮阳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去势及药物(氢化可的松)诱发肾阳虚小鼠模型,观察复方仙脾合剂的壮阳效果及免疫功能,观察小鼠阴茎勃起的潜伏时间及抗应激反应.结果 复方仙脾合剂对去势及药物诱发的肾阳虚小鼠补肾壮阳作用不明显,可缩短药物所致肾阳虚小鼠阴茎勃起的潜伏期,对肾阳虚小鼠的体重、体温、自主活动和耐寒能力的下降以及生殖器官精囊腺、睾丸的脏器指数的下降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可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仙脾合剂对去势及药物诱发的肾阳虚小鼠有一定补肾壮阳作用,对肾阳虚小鼠应激能力及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提高作用.
作者:史宏;李双蕾;谢金鲜;杨桂芳;何娟;刘美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大青叶单体1#,2#,3#,4#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和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药物抗RSV活性, 计算药物对病变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 ,IC50),并从药物抗病毒吸附,药物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及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3个方面初步探索大青叶单体抗RSV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 大青叶单体1#,2#,3#,4#对RSV无直接灭活作用,也不能阻止RSV的吸附,而能抑制RSV在Hep-2细胞内的的生物合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57,26.37,31.60,29.61 μg/ml,治疗指数(TI) 分别为6.15,10.50,9.21,13.22,其抗病毒效果优于病毒唑(IC50=103.20 μg/ml, TI=5.21)和抗病毒口服液(IC50=105.21 μg/ml, TI=5.03) ,P<0.01.结论 大青叶单体1#,2#,3#,4#能安全高效地抑制RSV在Hep-2细胞中的增殖,抑制作用发生在病毒入侵细胞后.
作者:刘钊;杨占秋;肖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它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灭菌制剂[1].
作者:李琼;叶根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芒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及琼脂扩散法,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肠道感染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小鼠空腹经口灌胃给予芒果核提取物,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剂量毒性效应的关系及主要靶器官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结果 芒果核提取物对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体外抑菌作用;小鼠灌胃大耐受量40 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倍.结论 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3种肠道感染菌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莫武桂;刘华钢;郑陈光;黄维真;贝为武;佘尚扬;韦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