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基喜树碱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的抑制作用

赖日勇;李小波;许春鹃;叶金花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 人胰腺癌细胞PANC-1, 抗肿瘤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羟基喜树碱对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羟基喜树碱对PANC-1细胞周期、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羟基喜树碱能抑制PANC-1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1.52 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低浓度羟基喜树碱处理后可将细胞先后阻滞于S 期和G2/M 期,高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则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随药物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递增.结论 羟基喜树碱能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激活Caspase-3活性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昆明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昆明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2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92:8),检测波长:310 nm.结果 石杉碱甲在0.015~0.048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0.56%.结论 首次对昆明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易行、灵敏、准确.

    作者:李齐激;邹娟;王冲;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 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佳方法.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尹俊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 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在+70mV时,3 μg/g,6 μg/g,10 μg/g和20μg/g甘松挥发油分别抑制Ito峰值电流的抑制率为 (27.01±6.93)%(n=5),(51.13±9.82)%(n=5),(80.86±4.63)%(n=5)和(94.81±4.30)%(n=5).甘松挥发油对Ito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current density-voltage curve,I-V曲线)的影响:在+70 mV时,6μg/g甘松挥发油使Ito峰电流从(23.081±0.74)pA/pF减少到(11.232±1.47) pA/pF (n=5,P<0.05),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50%,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甘松挥发油对Ito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在甘松挥发油6 μg/g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V1/2)为:(36.063 ±1.792)mV vs (34.788±3.029)mV(P> 0.05,n=5);斜率因子(S) 为:(22.972±1.491)mV vs (30.791±2.899)mV(P<0.05,n=5).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甘松挥发油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半数失活电压(V1/2)为(-33.738±0.476)mV vs (-40.536±0.696)mV (n=5, P<0.01);斜率因子(S)为:(5.001±0.396) mV vs (8.420±0.620) mV (n=5, P<0.01) .结论 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使I-V曲线下移,但对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同时,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使心室肌细胞复极化减慢,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胡朗吉;葛郁芝;罗骏;杨涛;张淑华;吴志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提取方法赶黄草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赶黄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制得赶黄草提取物,以抗坏血酸为对照,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95 %乙醇>水>丙酮,不同极性部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醋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水部分>石油醚部分,赶黄草提取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与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结论 回流提取法是适合提取赶黄草中有效成分的方法,赶黄草95 %乙醇回流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醋酸乙酯部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

    作者:贺晓华;许龙;谈满良;杜方麓;曾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的毒理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幼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按 Bliss法,根据所提取的虎眼万年青总皂苷不同剂量一次性灌胃后,逐日观察小鼠7 d,并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死亡数,计算LD50和SLD50.结果 Wistar幼鼠的LD50为3.2 g/kg;SLD50为(3.2±0.196) g/kg.结论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有一定的毒性.

    作者:金星林;杜希臣;千昌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线粒体DNA序列分析鉴定4种蛇粗毒

    目的 利用PCR技术鉴定干燥蛇粗毒的来源.方法 从4种蛇粗毒中提取总DNA--其中包括1份已保存了7年的干燥眼镜蛇粗毒,并分别以从蛇粗毒和肌肉组织中提取的总DNA作为模板用1对线粒体16S rRNA基因引物进行扩增.结果 测序结果提交NCBI,并与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论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证实,该扩增的即为正确的蛇粗毒来源物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该技术有可能推广用于对动物粗毒的来源进行准确和直接地鉴定.

    作者:陈念;赵树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蒙药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析

    目的 对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 取用生阿给、阿给炭,分别加入醋酸乙酯,超声提取后经离心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结果 从中鉴定出 32个化合物,其中有 24个峰有变化.阿给中共有11个阿给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桉油精、D-樟脑、冰片、(1R-cis)- 1-甲基-2-(1-甲基乙烯基)环丁基乙醇、二戊烯、1-羟甲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2-酮、(-)-匙叶桉油烯醇、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异香茅醇、(E)-9-十八碳烯酸和廿一烷.阿给炭中共有11个阿给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十二碳烯、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十二醛、碘代十八烷、2,4-二树丁基苯酚、2-甲基二十烷、十六碳酰胺、(Z)-9-十八烯酸酰胺、软脂酸, 2-羟基-1-羟甲基乙酯和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结论 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很大变化.

    作者:朴香兰;谢坤;崔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的研究

    目的 考察ADS-17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考察了ADS-17树脂的吸附性能,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红花黄色素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ADS-17树脂对红花黄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即吸附流速2 BV/h,5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2 BV/h,产品纯度达到85.34%.结论 ADS-17树脂用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作者:张吉祥;白晓杰;周秋香;欧来良;孔德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伍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急、慢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在已婚、体虚的妇女更为多见.其病因大多是由于性生活或分娩时损伤宫颈,使细菌侵入而得病.也有因体质虚弱经期细菌感染而造成的.

    作者:史百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秋冬季加重,夏季减轻,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呈阵发加重,常影响睡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院从2007-10~2009-02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丽;徐江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腹部B超检查情况分析

    为了广大教职工的健康,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我院每两年对全院教职工进行1次健康检查.现将2008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已建档的922人肝、胆、脾、肾B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喻银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黄芩茎叶总黄酮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注射用黄芩茎叶总黄酮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91~4.55 μg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3%,RSD=2.21%.结论 该法可以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国军;毛晓霞;苏占辉;刘玉翠;陈四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阴虚内热证红斑狼疮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SELDI蛋白峰的差异

    目的 研究阴虚内热证红斑狼疮(SLE)患者正常人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应用SELDI方法比较15例阴虚内热证SLE患者治疗前与15例健康对照淋巴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找出差异表达蛋白峰73个(P<0.05),其中44个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ZUCIPDAS软件建立的蛋白质质谱检测模型(10542 Da m/z和2554 Da m/z)的判别率和正确率均为100%,可以通过以上两个峰将SLE与正常人区别开来,10542 Da SLE缺失表达的质荷峰可能是HLA基因家族相关的多个蛋白片段的混合峰,而2554 Da可能是SLE特异表达的未知蛋白峰.结论 阴虚内热证SLE治疗前与正常人存在淋巴细胞蛋白表达模式的差异,提示SELDAI蛋白表达谱作为早期诊断SLE的一种方法值得研究.

    作者:赖梅生;范瑞强;程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注射用葛根素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 研制注射用葛根素纳米乳.方法 采用单因素筛选,通过相图优化制备工艺,并对葛根素纳米乳的理化性质、形态和粒径分布、含量等质量指标进行考察.结果 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为大豆油、磷脂和山梨醇,三者之间的适比例为1.6:20:20.以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注射用葛根素纳米乳的含量为2.5%,外观呈浅黄色,透明,乳滴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2.4 nm,粒径分布较窄,电导率为69 μs·cm-1,粘度为17.8 mPa·s,折光率为1.3815,稳定性较好.结论 成功地研制了具有较好质量指标的葛根素纳米乳,为注射用葛根素纳米乳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军;任芬;蒋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与贝尔面瘫针灸临床研究中不同疗法评价的研究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各种不同疗法进行评价,为本病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证据,并促进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推广.方法 对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SR和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搜索,并按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证据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目前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是有效的,但对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几种针灸方法,目前尚无有效证据证明其有效性.结论 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研究还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

    作者:陈晓琴;李瑛;邙玲玲;余姝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茉莉酸甲酯对丹参茎叶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 jasmonat, MJ )对栽培丹参的药效成分影响,并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和HPLC法,以丹酚酸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对茉莉酸甲酯处理的丹参茎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丹参种苗经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后的48 h内,其茎叶中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对照,在所测试范围5×10-9~5×10-3的浓度中,随浓度的升高而含量增加.结论 外施茉莉酸甲酯能促进丹参茎叶中的丹酚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积累,可以考虑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并注意今后在丹参的种植及采收中地上部分的利用.

    作者:李明;冯世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疆准葛尔盆地阿魏资源调查

    对新疆准葛尔盆地进行野生阿魏资源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确定新疆准葛尔盆地南缘主要有新疆阿魏、大果阿魏和荒地阿魏,依据3种阿魏的种类、分布、生长环境、蕴藏量等方面的综合分析,3种阿魏种群数量处于濒危状态,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新疆阿魏资源建议.

    作者:赵文彬;谭勇;相颖;成玉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荨麻提取物对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荨麻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的5a-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 基于荧光测定的方法,建立一种5a-还原酶抑制剂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粗酶,与底物睾酮(Testosterone)以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荧光测定仪检测NADPH的含量,以荧光的强弱来判断5a-还原酶的活性,以非那雄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反应体系中加入荨麻提取物后荧光值有显著升高.结论 荨麻根的水溶性成分在体外能够抑制5a-还原酶的活性.

    作者:冀保全;杨爱岗;朱永宁;逄越;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气郁质与妇科临床辨治举隅

    体质受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由于男女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他们的体质特征就存在着差异,并随年龄的变化体质往往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女性体质常以阴虚、血虚、气郁为主.由于女性的这种特殊体质状态,决定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作者:李杰;吴承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扶正化淤方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基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化淤方通过影响基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淤方药物干预组.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淤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印迹法分析肝组织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水平;明胶酶图法检测肝组织MMP-2/9活性.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异常、肝组织炎症明显、肝组织IV型胶原表达与沉积增加,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升高,而MMP-2/9活性水平明显上升.扶正化瘀方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沉积;降低MMP-2、TIMP-2和MT1-MMP蛋白表达;抑制MMP-2/9活性.结论 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MMP-2的激活与活性水平,并减少Ⅳ型胶原沉积,而起到减轻肝组织的破坏与重构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崔红燕;刘成海;孙保木;刘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