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潘丽元;黄讯;王艳红
目的 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 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 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 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淤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和黏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症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都可以概括在血淤证的病理实质中.近年来,对血淤证的基础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血淤证与基因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众多学者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探索血淤证的形成机制.现就近几年血淤证与基因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唐亚平;杨力强;戴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瑞宁注射液,对照组予以传统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25/28)%和57.14%(16/2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值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林晓北;吴东林;吴晓英;王成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全国名老中医黄鼎坚临证40余年,勤求古训,探<灵枢>,问<甲乙>,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临床应如桴鼓,现将其临证经验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庞勇;赵利华;黄瑜;王刚;卢琰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扣治疗疗程的正常实施.近年来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提示,中药与化疗同用可降低各种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的疗效.该文查阅近5年的有关文献,从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治疗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冬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Glu和Asp的含量.结果 衰老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Glu,As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中药天年饮可明显降低衰老大鼠各脑区Glu,Asp的含量(P<0.05,P<0.01).结论 中药天年饮可改善衰老大鼠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具有延缓脑老化的作用.
作者:张文彬;叶红;陈志宏;薛景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提高盾叶薯蓣产量的根外施肥技术.方法 将地胖哥和黄姜优质丰产剂,于薯蓣苗齐和植株生长旺盛期,分别喷施1次,清水作对照,找出佳结果.结果 喷施地胖哥的产量高,极显著高于喷施黄姜优质丰产剂和清水的产量;喷施黄姜优质丰产剂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喷施清水的产量;喷施清水的产量低.结论 叶面喷肥能大幅度提高经济产量,该技术可在生产中推广.
作者:肖杰易;申明亮;韦中强;韩凤;蒲盛才;文龙明;殷先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素在乙醇/硫酸铵两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变化体系中乙醇的浓度、添加不同分子量及浓度的PEG、改变体系pH值.结果 葛根素的分配系数与回收率和体系中乙醇的浓度成正比,小分子量的PEG更有利于葛根素在上相的分配,增加pH值,对提高葛根素的分配系数有正面影响.结论 佳分配体系是向组成为乙醇(21%)/硫酸铵(20%)的体系中添加5%(W/W)的PEG400,佳萃取环境为pH=7.8.
作者:王志辉;朱建航;郑楠;刘国金;甄晨;戴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荔枝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荔枝草挥发油中分离出103个离子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65%.结论 荔枝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β-按叶醇,γ-桉叶醇,(-)-去氢白菖蒲烯,沉香螺醇,β-杜松烯,为荔枝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卢汝梅;潘丽娜;朱小勇;钟振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8例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 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随访1年,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 做好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万翠娥;潘运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淡豆豉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早期动脉粥噜样硬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淡豆豉提取物,连续10周,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LDL,HDL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损伤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增殖指数.结果 淡豆豉组(20,40 g生药/kg)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降低(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明显较模型对照组改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增殖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 淡豆豉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的蛋白表达,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来实现.
作者:白霞;牛丽颖;刘娇;李清;崔力剑;窦玉红;曹秀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综述中药鱼腥草的研究近况.方法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严重,已被国家停止生产和使用.结论 鱼腥草的研发需要有新的思路,鱼腥草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姚森;周玖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熟地黄的益智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对化学药品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行为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500 mg/kg)、熟地高剂量组(9 g/kg)、熟地低剂量组(4.5 g/kg).结果 熟地黄能够减少模型动物跳台训练期、测验期错误反应次数并延长测验期触电潜伏期;缩短模型小鼠寻找平台时间,并增加其跨台次数;降低模型小鼠脑内胆碱酯酶活性、Al3+含量,保护脑组织;并能使脑内Glu/GABA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熟地黄对于化学药品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具有增强其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脑内Al3+含量,保护脑组织及维持脑内Glu/GABA的正常水平有关.
作者:曹玉净;沈云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鉴别陈香露白露片中的甘草、陈皮、川木香、大黄.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结果 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TLC.结论 可用于陈香露白露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卉;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北豆根提取物中北豆根总碱(TAMD)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Dauricine)的含量.方法 溴甲酚绿在无水甲醇(pH=6)中,可与TAMD直接络合生成绿色化合物,用于比色测定,大吸收波长为620 nm.HPLC法,色谱柱:Discovery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6:84:0.15;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08 nm.结果 酸性染料比色法:线性范围为6~40 μ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0.74%;HPLC法:线性范围为0.01~0.1 m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0.94%.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北豆根提取物中TAMD和蝙蝠葛碱的含量分析方法.
作者:朱孝芹;韩铁刚;张欢;刘翠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制定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异羟肟酸铁-高氯酸铁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剂中的酯型生物碱及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酯型生物碱在6.4~64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2.25%(n=5).乌头总生物碱在1.94~15.52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为2.07%(n=5).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倩;潘金火;严国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新方法以考察黄酮等物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作为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体系,以化学发光的降低作为检测活力的指标.结果 杭白菊、马齿苋、槲皮素、芦丁都表现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赵芳;杜志坚;边丽;张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干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表L8(2)7安排实验.结果 提取方法对梓醇提取率影响大.结论 确定地黄叶中梓醇的佳提取工艺,即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1h/次.
作者:孙利伟;李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用超低温方法保存青天葵组培物.方法 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均匀设计法考察生长周龄、冷冻保护剂、预培养时间、降温方式、化冻方式等因素对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 青天葵组培物较佳的超低温保存程序为:5周龄的组培物,在4℃进行低温锻炼12 d,以12.5% DMSO+0.25%LH为冷冻保护剂.在4℃静置处理30 min,然后在-18℃,停留1 h后投入液氮中保存,材料取出后,在20%化冻,无洗涤后,再接种,组培物能够存活并继续生长.结论 超低温保存方式可以成功保存青天葵组培物种质资源.
作者:杜勤;王振华;徐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小鼠腹腔注射尿酸生成的前体物质次黄嘌呤(Hypoxanthine)的方法制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给予黄柏、苍术提取物灌胃(含生药18.75 g/kg·d),连续1周,采用改良尿酸酶Trinder's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值.结果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组与别嘌呤醇组均能显著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二者对正常动物血清尿酸水平仅有一定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降尿酸治疗痛风中药活性成分.
作者:潘志;段富津;王颖航;张建斌;魏雄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