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林晓北;吴东林;吴晓英;王成鑫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心力衰竭, 布瑞宁,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研究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瑞宁注射液,对照组予以传统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25/28)%和57.14%(16/2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值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及其常见伪品性状鉴别

    麻黄Herba Ephedrae因其茎表面粗糙,具槽棱,干燥品为黄色,味麻辣而得名.

    作者:刘运东;王绍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九节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目的 优化九节茶HPLC指纹图谱分离条件.方法 使用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柱温为25℃,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考察九节茶的佳梯度洗脱条件.结果 经优化的分离条件为:0~35 min,甲醇由20%线性增至40%;35~65 min甲醇由40%增至60%,65~75 min甲醇由60%减至20%.75~78 min甲醇保持20%,可使主要成分达到较好的分离.结论 通过对九节茶HPLC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更有利于控制九节茶药材的质量.

    作者:杨方明;李卫民;高英;李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影响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活化、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必要条件[1].在生理状态下,VSMCs合成并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维持血管的正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是,粥样斑块形成早期,VSMCs从血管中膜迁移至内膜,进而增殖并发生表型变化,合成并分泌细胞外基质、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还可摄取脂质成为肌源性泡沫细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VSMCs终和其他细胞一起形成阻碍血流的巨大粥样斑块.

    作者:胡艺琼;刘先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工艺

    目的 对干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表L8(2)7安排实验.结果 提取方法对梓醇提取率影响大.结论 确定地黄叶中梓醇的佳提取工艺,即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1h/次.

    作者:孙利伟;李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鉴定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味猕猴桃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鉴定其中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37%.结论 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3,7-二甲基-3-羟基-1,6-辛二烯、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

    作者:葛静;王雯慧;姜建萍;甄汉深;钟振国;梁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三尖杉中六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目的 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三尖杉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方法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 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6.5%~110.O%之间.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银保;彭湘君;余磊;李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仲景运用小柴胡汤的探析

    通过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笔者认为张仲景在记述及归纳自己平生医学经验的同时,也在展示后世医者一个诊治疾病的思维--辨证论治,通过疾病外在表现,把握其本质及其变化,予以相应的治疗.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剂,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病势不定,故多见变证或兼证,笔者以小柴胡汤为例,略陈己见.

    作者:熊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又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气囊炎等炎症模型,观察石荠苧总黄酮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蛋白质、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石荠苧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角又菜胶致大鼠气囊炎模型中渗出液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NO,MDA含量,增强血浆SOD活性.结论 石荠苧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生成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聂犇;余陈欢;王芳芳;熊耀康;白冰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甲醛诱导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结果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可抑制小鼠肝细胞凋亡.结论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象青;谢军;方焱;张善堂;刘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者:周浓;段意梅;陈强;马晓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荔枝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荔枝草挥发油中分离出103个离子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65%.结论 荔枝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β-按叶醇,γ-桉叶醇,(-)-去氢白菖蒲烯,沉香螺醇,β-杜松烯,为荔枝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卢汝梅;潘丽娜;朱小勇;钟振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虎杖疏松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目的 研究虎杖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佳激素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虎杖愈伤组织诱导率、疏松程度以及增殖率的影响.结果 以诱导率为指标,NAA对虎杖细胞脱分化影响显著.以增殖率为指标,2,4-D对虎杖的细胞生长分裂影响显著.结论 以叶柄为外植体更容易诱导出疏松的愈伤组织,虎杖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佳的激素组合分别为6-BA 1.5 mg/,L+2,4-D 1.0 mg/L+KT 0.2 mg/L+NAA0.5 mg/L和6-BA 2.0 mg/L+2,4-D 2.0 mg/L+KT 0.4 mg/L+NAA 0.4 mg/L.

    作者:曾超珍;刘志祥;黎继烈;吴耀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淤证与基因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血淤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和黏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症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都可以概括在血淤证的病理实质中.近年来,对血淤证的基础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血淤证与基因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众多学者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探索血淤证的形成机制.现就近几年血淤证与基因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唐亚平;杨力强;戴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谈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从现今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看,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本身的一种属性.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品,中药是药品,必然也不例外.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比例高、程度严重的剂型是注射剂.

    作者:李淑兰;高玉兴;张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捏脊对厌食模型大鼠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可能机理.方法 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捏脊、中药、捏脊与中药联合治疗,观测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大鼠体重、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体重和食量改善,各治疗组尿D-木糖排泄量明显增加.结论 捏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小儿厌食症,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作者:吴高鑫;崔瑾;张小珊;向开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黄鼎坚临证经验举隅

    全国名老中医黄鼎坚临证40余年,勤求古训,探<灵枢>,问<甲乙>,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临床应如桴鼓,现将其临证经验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庞勇;赵利华;黄瑜;王刚;卢琰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观察诊疗一名28岁男性患者.开始主诉恶心、呕吐,少尿3 d,皮肤黄染1 d入院,立即进行的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血液透析与药物治疗.结果 经治疗病情好转,血BUN、肝酐、血钾、血尿酸分别由79 mmol/L,1 166.8 μmol/L,5.96 mmol/L,445.4 μmol/L降到5.27 mmol/L,106.6 μmol/L,4.7 mmol/L,193 μmol/L.结论 经血液透析、药物,综合治疗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博宇;李淑红;高普军;于大汮;杨立明;刘志伟;吕秀梅;朴成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何立人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经验

    介绍何立人教授应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其临床辨证注重辨证辨病结合,脾肾同治,阴阳相配,方药对证,善用药对,大方复治;组方配伍注重五脏相关,辨证施补,不求峻补.

    作者:辛效毅;尚德师;黄天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