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仲景运用小柴胡汤的探析

熊莉华

关键词:张仲景, 小柴胡汤, 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摘要:通过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笔者认为张仲景在记述及归纳自己平生医学经验的同时,也在展示后世医者一个诊治疾病的思维--辨证论治,通过疾病外在表现,把握其本质及其变化,予以相应的治疗.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剂,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病势不定,故多见变证或兼证,笔者以小柴胡汤为例,略陈己见.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捏脊对厌食模型大鼠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可能机理.方法 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捏脊、中药、捏脊与中药联合治疗,观测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大鼠体重、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体重和食量改善,各治疗组尿D-木糖排泄量明显增加.结论 捏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小儿厌食症,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作者:吴高鑫;崔瑾;张小珊;向开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瑞宁注射液,对照组予以传统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25/28)%和57.14%(16/2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布瑞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值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林晓北;吴东林;吴晓英;王成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医系统论与中药复方研究

    通过学习中医系统论,结合中药复方研究实践,回顾中药复方研究的历史沿革,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指出成分论是以分析还原法研究中药复方,不符合中医药理论;系统仿生论是以系统综合法研究中药复方,符合中医系统论.中药复方的研究应以中医系统论为指导继续探索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中药.

    作者:王淑玲;孙云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纯系BALB/c小鼠30只,用U14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山仙颗粒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TNF-α,IL-2的含量.结论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作者:李仁廷;范秋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品种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不同品种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测葛根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柴葛、粉葛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葛根素峰分离度提高,峰形改善;葛根素0.204~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7%(n=5),精密度RSD=0.86%.总黄酮浓度在4.08~16.32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葛根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言才;段金廒;华永庆;宿树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谢晶日教授从肝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举隅

    谢晶日教授临床多年,精通中医经典,学术上崇尚脾胃学说,临床上博采众长,大胆探索,擅长内科,对妇科、儿科亦很有造诣.其治病知常达变,不拘成法,以从肝脾论治疑难杂证而独树一帜,每收佳效.

    作者:刘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1].大致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临床上十分常见,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乐俊;吴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痉挛型脑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运用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43例以功能训练为主,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法,大运动评估采用盖泽尔发育量表中大运动发育商.结果 治疗后组间肌张力和大运动发育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王跑球;汤孟平;张惠佳;刘志雄;刘洪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8例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 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随访1年,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 做好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万翠娥;潘运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豆苷元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10.0~80.0 μg/ml的大豆苷元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大豆苷元处理24 h后,各组SH-SY5Y细胞均出现亚二倍体峰(Sub-G1),细胞凋亡率与大豆苷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豆苷元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对SH-SY5Y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鹰;朱恒英;李舒梅;赖日勇;唐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蒙成药乌达巴拉-7中胆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乌达巴拉-7中胆酸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结果 线性范围为1.065~5.325 μg,回归方程为Y=10 073.664X-2,r=0.999 1.在线性范围内,实验结果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91%(n=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乌达巴拉-7中胆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玉华;赵国丁;钟乃庚;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塞淤血阻络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淤血阻络证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23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及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4 d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 舒血宁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贾鸿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支枪的显微结构研究

    目的 为鉴别和开发一支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一支枪进行显微鉴别.结果 根表皮外被角质层,内皮层明显、凯氏点清晰,外韧型维管束.孢子叶穗维管柱为真中柱,外韧型.叶表皮细胞特大,有大型不等式气孔.粉末中可见球型四面体型孢子,纤维管胞及草酸钙方晶等.结论 以上显微特征对一支枪有鉴别意义.

    作者:姜建萍;高雅;朱意麟;陈青;陆雪飞;赖飞娥;蔡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材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和分析

    目的 建立利用原子吸收鉴别中药材贝母的方法.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器和定碳定硫器对10种产地贝母中的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 测定出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以测定结果含量为指标,提取特征因子,再利用特征因子作分析.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中药材贝母的鉴别和分析.

    作者:张良;李黎;袁瑜;李玉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粉防己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调控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HSC,MTT法测Tet对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测Tet对H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 Tet在0.5-1 mg/L的范围内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P<0.05).0.5,1 mg/L Tet浓度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浓度组之闻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et 0.5,1 ms/L浓度组CyclinD1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et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D1,PCNA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发挥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赵宏贤;陈霞;郭勇;李昌平;陈庄;余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贴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接受液的选择研究

    目的 筛选川芎贴膏体外透皮实验中的佳接受液.方法 利用TP-5型智能透皮扩散仪,以川芎贴膏中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溶媒系统对川芎贴膏的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以选择佳接受液,为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 生理盐水和pH 7.4磷酸盐缓冲液的透皮速率常数J大;10%乙醇/生理盐水、10%丙二醇/生理盐水、10%PEG 400/10%乙醇/生理盐水、10%PEG 400/生理盐水的J值依次减少.10%PEG 400/生理盐水透皮时滞长,pH 7.4磷酸盐缓冲液透皮时滞短.结论 对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而言,生理盐水或pH 7.4磷酸盐缓冲液均可作为其佳接受液.

    作者:李锦;赵晓莉;祖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

    简要地说明并着重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应注重从文法、自学方法和实践检验等角度去掌握.

    作者:江花;肖力强;王明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者:周浓;段意梅;陈强;马晓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现行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思考

    针对现行高职高专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心主生血,肺主肃降异物,胆气主升,脾主升清及气、反治法等的内涵或概念,结合临床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以后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出某些思考建议.

    作者:唐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