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品种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王言才;段金廒;华永庆;宿树兰

关键词:柴葛, 粉葛, 葛根素,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不同品种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测葛根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柴葛、粉葛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葛根素峰分离度提高,峰形改善;葛根素0.204~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7%(n=5),精密度RSD=0.86%.总黄酮浓度在4.08~16.32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葛根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及其常见伪品性状鉴别

    麻黄Herba Ephedrae因其茎表面粗糙,具槽棱,干燥品为黄色,味麻辣而得名.

    作者:刘运东;王绍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炮制后鲜卑花属植物叶中熊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炮制后鲜卑花属植物叶中熊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超声功率(A)、时间(B)、次数(C)和溶媒用量(D)4个影响因素,以熊果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 超声影响因紊主次顺序为D、B、A、c.结论 熊果酸的超声提取佳工艺为用8倍量无水乙醇浸泡30 min后,在输入功率80%下超声20 min 2次.

    作者:闫志慧;李志刚;杨永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药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生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教学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药学专业主干课,其内容多,易混淆,易学难记.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自制生药学辅助教学课件,合理安排和充实教学内容,变枯燥内容生动化,分散内容系统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了药学生综合素质和对传统生药真伪优劣的鉴定能力.

    作者:高春华;戚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背三七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提取分离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技术提取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认其平面和立体结构.结果 从白背三七地上部分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二十烷(n-Eicosane 1),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 2),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 3),二十八烷醇(Octacosyl alcohol 4),棕榈酸(Palmitic acid 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 6),豆甾醇(Stigmasterol 7),β-谷甾醇(β-Sitosterol 8),胡萝卜苷(Daucosterol 9),木栓酮(Friedelin 10).结论 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作者:李丽梅;李维林;郭巧生;任冰如;张涵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板栗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板粟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板栗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组成.结果 共从板栗叶中分离鉴定了22种挥发性成分,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占60.33%.烷烃类化合物占23.09%,烯烃类化合物占8.67%,醛类化合物占6.14%.结论 22种挥发性成分均首次从该中药中得到相对含量在3%以上的化合物有11个,其中以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含量高(27.34%).

    作者:何玲玲;王新;陆慧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mg·g-1)为指标,对乙醇浓度、溶剂量及提取次数和时间3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将柿叶粗粉用25倍80%乙醇提取4次,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结论 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张秀梅;曾祖平;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渊舒口服液对急性鼻窦炎大鼠鼻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对急性鼻窦炎大鼠鼻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急性鼻窦炎大鼠,同时应用其他常规用药作比较,终以大鼠鼻黏膜的病理切片观察为探讨依据.结果 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降低大鼠鼻黏膜中的TNF-α.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通过调节TNF-α与受体结合和受体后信号传导,下调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减弱白细胞的粘附、游出和聚集,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促进急性鼻窦炎的痊愈.

    作者:袁晓辉;熊大经;杨旭;尉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何立人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经验

    介绍何立人教授应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其临床辨证注重辨证辨病结合,脾肾同治,阴阳相配,方药对证,善用药对,大方复治;组方配伍注重五脏相关,辨证施补,不求峻补.

    作者:辛效毅;尚德师;黄天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黄鼎坚临证经验举隅

    全国名老中医黄鼎坚临证40余年,勤求古训,探<灵枢>,问<甲乙>,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临床应如桴鼓,现将其临证经验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庞勇;赵利华;黄瑜;王刚;卢琰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目的 测定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波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测定.结果 共鉴定出了3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72%.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25.37%)、蒜氨酸(12.19%)、十二烷醇(10.61%)、蒜糖醇(8.78%)等.结论 没有经过贮存的新鲜大蒜中蒜氨酸的含量较高;超声波预处理法对挥发油的提取不破坏主要化学成分,但提高了挥发油的提取速度.

    作者:王新芳;董岩;刘洪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市售千金子饮片质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市售千金子饮片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千金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脂肪油、浸出物、秦皮乙素和七叶树苷为指标,对市售的6个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各地千金子样品脂肪油组分、醚溶性成分差别不大,水溶性成分、醇溶性成分、泰皮乙素和七叶树苷差异较大.结论 各地市售样品在内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群;江波;张蒙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常用根茎类中药材鉴别快速记忆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而中药材又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许青;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观察诊疗一名28岁男性患者.开始主诉恶心、呕吐,少尿3 d,皮肤黄染1 d入院,立即进行的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血液透析与药物治疗.结果 经治疗病情好转,血BUN、肝酐、血钾、血尿酸分别由79 mmol/L,1 166.8 μmol/L,5.96 mmol/L,445.4 μmol/L降到5.27 mmol/L,106.6 μmol/L,4.7 mmol/L,193 μmol/L.结论 经血液透析、药物,综合治疗肝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与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博宇;李淑红;高普军;于大汮;杨立明;刘志伟;吕秀梅;朴成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谈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从现今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看,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本身的一种属性.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品,中药是药品,必然也不例外.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比例高、程度严重的剂型是注射剂.

    作者:李淑兰;高玉兴;张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贴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接受液的选择研究

    目的 筛选川芎贴膏体外透皮实验中的佳接受液.方法 利用TP-5型智能透皮扩散仪,以川芎贴膏中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溶媒系统对川芎贴膏的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以选择佳接受液,为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 生理盐水和pH 7.4磷酸盐缓冲液的透皮速率常数J大;10%乙醇/生理盐水、10%丙二醇/生理盐水、10%PEG 400/10%乙醇/生理盐水、10%PEG 400/生理盐水的J值依次减少.10%PEG 400/生理盐水透皮时滞长,pH 7.4磷酸盐缓冲液透皮时滞短.结论 对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而言,生理盐水或pH 7.4磷酸盐缓冲液均可作为其佳接受液.

    作者:李锦;赵晓莉;祖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甲醛诱导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结果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可抑制小鼠肝细胞凋亡.结论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象青;谢军;方焱;张善堂;刘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加味小柴胡汤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加味小柴胡汤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醋氨酚致肝损伤动物为模型,观察小鼠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探讨加味小柴胡汤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结果 加味小柴胡汤能降低小鼠LPO,IL-6,升高GSH,IL-2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有关.

    作者:谢斌;俞大军;程绍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太子参中痕量汞

    目的 对太子参中痕量汞的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太子参中痕量汞,系统地研究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的佳条件.结果 太子参中汞的含量较低.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检出限为0.05 μg/L,RSD为1.1%,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6.9%~105.4%.

    作者:沈燕;韩超;刘翠平;詹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水曲柳皮总香豆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水曲柳总香豆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考察浸渍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水曲柳中总香豆素含量的佳工艺为水曲柳粗粉加25倍量95%乙醇,室温超声提取45 min.结论 优选的超声提取条件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省时,可增加水曲柳的利用率.

    作者:陈玉娟;张宏桂;孙严彤;王会堂;贺丽鹏;牟旭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