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太子参中痕量汞

沈燕;韩超;刘翠平;詹秀明

关键词:太子参,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 汞
摘要:目的 对太子参中痕量汞的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太子参中痕量汞,系统地研究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的佳条件.结果 太子参中汞的含量较低.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检出限为0.05 μg/L,RSD为1.1%,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6.9%~105.4%.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瓜香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黄瓜香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免疫器官重量法等方法,评价黄瓜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黄瓜香水提物0.8,0.4 mg/ml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0.04 mg/ml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瓜香水提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艳;李先辉;吕江明;高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仲景运用小柴胡汤的探析

    通过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笔者认为张仲景在记述及归纳自己平生医学经验的同时,也在展示后世医者一个诊治疾病的思维--辨证论治,通过疾病外在表现,把握其本质及其变化,予以相应的治疗.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剂,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病势不定,故多见变证或兼证,笔者以小柴胡汤为例,略陈己见.

    作者:熊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鱼腥草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目的 综述中药鱼腥草的研究近况.方法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严重,已被国家停止生产和使用.结论 鱼腥草的研发需要有新的思路,鱼腥草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姚森;周玖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天山岩黄芪根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天山岩黄芪中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天山岩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溶剂量>提取次数,即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 min,体积为40 ml,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 超声乙醇提取法佳工艺组合A3 B3 C3 D3,可为利用天山岩黄芪工业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海力茜·陶尔大洪;乌莉娅·沙吾提;阿布都哈米提·阿不都克依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山花楸中的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天山花楸叶与果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S ODS C18(4.6 mm×15 cm,5 μm)色谱柱,甲醇-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3.952~19.76 μg/ml,叶中绿原酸含量1.982%(RSD=0.58%,n=3),平均回收率为99.42%;果中绿原酸含量2.259%(RSD=1.2%,n=3),平均回收率为99.32.结论 该方法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芹;李鹏;唐辉;王鲁石;李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北豆根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北豆根提取物中北豆根总碱(TAMD)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Dauricine)的含量.方法 溴甲酚绿在无水甲醇(pH=6)中,可与TAMD直接络合生成绿色化合物,用于比色测定,大吸收波长为620 nm.HPLC法,色谱柱:Discovery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6:84:0.15;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08 nm.结果 酸性染料比色法:线性范围为6~40 μ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0.74%;HPLC法:线性范围为0.01~0.1 m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0.94%.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北豆根提取物中TAMD和蝙蝠葛碱的含量分析方法.

    作者:朱孝芹;韩铁刚;张欢;刘翠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治愈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停止所有治疗,采用苓山葛薏粥方,连续食用6个月,之后随访1年;对照组15例,停止所有治疗及善后措施,观察时间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训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设计优选味连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太性反应体系的研究

    目的 优化味连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太性(Coptis chinensis Franch.ISSR)反应体系.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BSA这4种因素3个水平进行优化.结果 确立了适合黄连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即在25 μl反应体系中,内含1×PCR buffer,1.5 mmol/L Mg2+,200 μmol/L dNTP,0.4 μmol/L引物,40 ng模板,1U Taq DNA聚合酶,BSA 1 μg/μl.结论 利用此优化反应体系能得到清晰、稳定的图谱.

    作者:陈大霞;李隆云;瞿显友;彭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离体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甲醛诱导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结果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可抑制小鼠肝细胞凋亡.结论 白芍总苷和当归提取物合用对小鼠离体肝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象青;谢军;方焱;张善堂;刘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熟地黄对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熟地黄的益智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对化学药品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行为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500 mg/kg)、熟地高剂量组(9 g/kg)、熟地低剂量组(4.5 g/kg).结果 熟地黄能够减少模型动物跳台训练期、测验期错误反应次数并延长测验期触电潜伏期;缩短模型小鼠寻找平台时间,并增加其跨台次数;降低模型小鼠脑内胆碱酯酶活性、Al3+含量,保护脑组织;并能使脑内Glu/GABA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熟地黄对于化学药品所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具有增强其学习记忆和空间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脑内Al3+含量,保护脑组织及维持脑内Glu/GABA的正常水平有关.

    作者:曹玉净;沈云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及对A549细胞凋亡生成素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实验动物学原理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设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应用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法检测其对Survin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3549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Survinin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下调凋亡相关基因Survinin的表达.

    作者:许浪;李玉红;成肇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乌拉甘草有效成分对人体4种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测定乌拉甘草提取物对人体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甘草水提物(甘草酸)与醇提物(总黄酮)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乳腺癌细胞株(Bcap-37)、胃癌细胞株(MGC-803)以及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剂测试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甘草酸的抑瘤效果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高浓度甘草酸(1 000 μg/ml)对Bcap-37,Hela,MGC-803的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6.37%,79.71%,71.06%,对Bel-74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仅为24.2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00~1 000 μg/ml),其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样本浓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200 μg/ml剂量的甘草黄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佳,其对Bcap-37,Hela,Bel-7404,MGC-803等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79.98%,67.91%以及37.86%.甘草酸、甘草黄酮均能有效诱导这4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甘草酸和甘草黄酮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

    作者:马淼;周旭莉;户元林;肖辉;李学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鉴定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味猕猴桃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鉴定其中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37%.结论 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3,7-二甲基-3-羟基-1,6-辛二烯、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

    作者:葛静;王雯慧;姜建萍;甄汉深;钟振国;梁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制定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异羟肟酸铁-高氯酸铁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剂中的酯型生物碱及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酯型生物碱在6.4~64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2.25%(n=5).乌头总生物碱在1.94~15.52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为2.07%(n=5).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倩;潘金火;严国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哮喘胶囊中吗啡的含量

    目的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哮喘胶囊中吗啡的含量,建立哮喘胶囊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壬酯(DNP)为内标,石英毛细管柱SE-54(30 m×0.32 mm×0.32 μm)为固定相,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吗啡在0.080~0.801 m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6%.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快速、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哮喘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陈文生;张明时;王兴宁;夏品华;张泽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香附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香附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以充分利用香附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香附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186 4 mg/ml,回收率为102.7%,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香附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罗建华;张丽丹;蒙春越;刘娇;冯玲;张炜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丹芩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丹芩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丹芩颗粒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优选出丹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取仙鹤草、黄芩等,加入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1.5 h/次;取丹参、柘树根等9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 h/次,药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60 ℃),加药用酒精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12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田成旺;张铁军;王文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影响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活化、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必要条件[1].在生理状态下,VSMCs合成并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维持血管的正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是,粥样斑块形成早期,VSMCs从血管中膜迁移至内膜,进而增殖并发生表型变化,合成并分泌细胞外基质、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还可摄取脂质成为肌源性泡沫细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VSMCs终和其他细胞一起形成阻碍血流的巨大粥样斑块.

    作者:胡艺琼;刘先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8β-甘草次酸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 观察18 -甘草次酸(18 -glycyrrhetinic acid,GA)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丰度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GA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后,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变化.结果 GA作用HT29细胞后,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A处理组细胞阻滞于G1/S期,并出现p16,p21,p27蛋白水平上调.结论 GA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16,p21,p27蛋白有关.

    作者:葛艳;范钰;李仪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