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巴哈尔古丽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而中药材又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许青;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1].大致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临床上十分常见,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乐俊;吴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自体皮肤移植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 自拟肤白膏外敷治疗自体皮肤移植后色素沉着.结果 显效22例,占55%;有效18例,占4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使用中药外敷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哲敏;董尚朴;张克亮;朱晓光;邵新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新方法以考察黄酮等物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作为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体系,以化学发光的降低作为检测活力的指标.结果 杭白菊、马齿苋、槲皮素、芦丁都表现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赵芳;杜志坚;边丽;张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AlCl3)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含量的专属性,并建立AlCl3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含量的优条件.方法 通过对几类典型结构的黄酮类及多酚类化合物AlCl,显色前后的吸收峰(200~600 nm)进行比较,分析以芦丁为对照品的AlCl3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的合理性.结果 AlCl3显色后,部分黄酮类物质在421 nm处有较强吸收.结论 采用AlCl3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的含量具有合理性,并建立了AlCl3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含量的优条件.
作者:马陶陶;张群林;李俊;孟晓明;黄成;陈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小鼠腹腔注射尿酸生成的前体物质次黄嘌呤(Hypoxanthine)的方法制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给予黄柏、苍术提取物灌胃(含生药18.75 g/kg·d),连续1周,采用改良尿酸酶Trinder's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值.结果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组与别嘌呤醇组均能显著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二者对正常动物血清尿酸水平仅有一定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降尿酸治疗痛风中药活性成分.
作者:潘志;段富津;王颖航;张建斌;魏雄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瓜香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免疫器官重量法等方法,评价黄瓜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黄瓜香水提物0.8,0.4 mg/ml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0.04 mg/ml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瓜香水提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艳;李先辉;吕江明;高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环境中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探讨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与制川鸟单煎液相比较,制川乌白芍1:1,2:1配伍组含量降低,而2:3,1:2配伍组含量升高.在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白芍2:3>1:2>2:1>1:1.结论 在制川乌配伍白芍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的减毒增效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余成浩;彭成;余葱葱;郭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及酶链免疫、免疫组化技术研究鼻渊舒口服液对实验性急性鼻窦炎(ARS)大鼠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依据Y.Gel的改良方法造模,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灌胃1周,处死动物,取血及鼻黏膜用分剐用酶链免疫及免疫组化测血和鼻黏膜中IL-6和TNNF-α的表达情况;取肝脏抽提总RNA,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选用Oligo-60S芯片,对鼻渊舒口服液治疗ARS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谱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 鼻渊舒口服液能显著降低ARS大鼠血中IL-6和鼻黏膜TNF-α表达,发现了与鼻渊舒口服液治疗作用直接相关的24条差异表达基因.结论 首次证明鼻渊舒口服液可能从细胞内PKC信号传导途径影响ARS大鼠IL-6和TNF-α的表达.
作者:朱天民;熊大经;袁晓辉;许必芳;曾秀燕;李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针对药物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吸收新理论完善教材内容;运用新技术成就充实教材内容;运用科技新知识、新事例更新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先进性.通过结合当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把该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电子信息化、网络化,这样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作者:马卫兴;许瑞波;许兴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又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气囊炎等炎症模型,观察石荠苧总黄酮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蛋白质、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石荠苧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角又菜胶致大鼠气囊炎模型中渗出液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NO,MDA含量,增强血浆SOD活性.结论 石荠苧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生成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聂犇;余陈欢;王芳芳;熊耀康;白冰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鉴定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味猕猴桃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鉴定其中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37%.结论 美味猕猴桃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3,7-二甲基-3-羟基-1,6-辛二烯、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
作者:葛静;王雯慧;姜建萍;甄汉深;钟振国;梁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简要地说明并着重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应注重从文法、自学方法和实践检验等角度去掌握.
作者:江花;肖力强;王明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 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 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 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水曲柳总香豆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考察浸渍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水曲柳中总香豆素含量的佳工艺为水曲柳粗粉加25倍量95%乙醇,室温超声提取45 min.结论 优选的超声提取条件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省时,可增加水曲柳的利用率.
作者:陈玉娟;张宏桂;孙严彤;王会堂;贺丽鹏;牟旭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5个不同厂家(分别以代码A,B,C,D和E表示)三黄片的体外溶出度,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以水为释放介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厂家的三黄片的溶出度进行测定和比较.使用SPSS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对不同厂家三黄片的体外溶出度进行多重比较.结果 5个不同厂家相互之间的溶出度有显著差异(Sig.<0.01),只有厂家A和厂家B之间无显著差异(Sig.=0.945),厂家C和厂家E之间无显著差异(Sig.=0.238).结论 有必要对各个厂家的三黄片剂进行溶出度检查,以保证临床用药疗效.
作者:卢文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天山岩黄芪中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天山岩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溶剂量>提取次数,即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 min,体积为40 ml,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 超声乙醇提取法佳工艺组合A3 B3 C3 D3,可为利用天山岩黄芪工业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海力茜·陶尔大洪;乌莉娅·沙吾提;阿布都哈米提·阿不都克依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快速、高效测定蝉花ISP类免疫活性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ISP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通过线性度和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度等指标评价该方法.结果 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6~30 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79%.结论 茚三酮比色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蝉花ISP类免疫活性组分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明静;王伯初;余佳文;毛先兵;朱华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生长在贵州金沙县3个产地的青蒿叶中青蒿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单萜(52.45%~75.32%)和倍半萜(24.68%~47.55%)]是青蒿精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樟脑,L-龙脑,古杷烯,β-石竹烯,红没药烯,大根香叶烯D,大根香叶烯B,(-)-新丁子香烯-(Ⅱ),异香树烯过氧化物和顺式-澳白檩醇等.3个青蒿精油样品的化学成分相一致,但是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青蒿中青蒿素与其他萜类物质之间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性.
作者:杨占南;余正文;罗世琼;彭全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的生命线.通过重视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重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应用多媒体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病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课程的知识点、难点与要求.
作者:杨立明;赵华;马岩;吴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