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浩;彭成;余葱葱;郭力
目的 对干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表L8(2)7安排实验.结果 提取方法对梓醇提取率影响大.结论 确定地黄叶中梓醇的佳提取工艺,即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1h/次.
作者:孙利伟;李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三尖杉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方法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 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6.5%~110.O%之间.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银保;彭湘君;余磊;李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淡豆豉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早期动脉粥噜样硬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淡豆豉提取物,连续10周,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LDL,HDL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损伤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增殖指数.结果 淡豆豉组(20,40 g生药/kg)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降低(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明显较模型对照组改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增殖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 淡豆豉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的蛋白表达,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来实现.
作者:白霞;牛丽颖;刘娇;李清;崔力剑;窦玉红;曹秀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葎草提取物抗结核菌活性及有效部位.方法 以体外抑菌实验筛选葎草抗结核活性部位,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律草提取物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葎草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具有较明显的抗作用,粗提物的MIC为125 μg·ml-1,高浓度1 mg·ml-1时有杀灭作用.结论 葎草提取物对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作者:陈伟光;林霞;睢凤英;尹秀;屠婕红;盛静;黄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不同品种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测葛根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柴葛、粉葛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葛根素峰分离度提高,峰形改善;葛根素0.204~2.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7%(n=5),精密度RSD=0.86%.总黄酮浓度在4.08~16.32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葛根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言才;段金廒;华永庆;宿树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针对药物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吸收新理论完善教材内容;运用新技术成就充实教材内容;运用科技新知识、新事例更新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先进性.通过结合当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把该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电子信息化、网络化,这样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作者:马卫兴;许瑞波;许兴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麻黄Herba Ephedrae因其茎表面粗糙,具槽棱,干燥品为黄色,味麻辣而得名.
作者:刘运东;王绍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利用原子吸收鉴别中药材贝母的方法.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器和定碳定硫器对10种产地贝母中的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 测定出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以测定结果含量为指标,提取特征因子,再利用特征因子作分析.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中药材贝母的鉴别和分析.
作者:张良;李黎;袁瑜;李玉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试管对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平板改良体外复制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模型,并检测五倍子醇提液的不同MIC浓度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作用.结果 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MIC为31.25 mg/ml,1.5倍的MIC(46.8 mg/ml)能使生物膜活菌数明显减少,但不能完全清除生物膜上的细菌,2倍的MIC(62.5 mg/ml)对细菌生物膜有完全清除作用.结论 五倍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有清除效应,但还需要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作者:黄晓敏;简润好;余晓铃;曾穗红;简笑欢;黄伟雄;吴中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用超低温方法保存青天葵组培物.方法 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均匀设计法考察生长周龄、冷冻保护剂、预培养时间、降温方式、化冻方式等因素对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 青天葵组培物较佳的超低温保存程序为:5周龄的组培物,在4℃进行低温锻炼12 d,以12.5% DMSO+0.25%LH为冷冻保护剂.在4℃静置处理30 min,然后在-18℃,停留1 h后投入液氮中保存,材料取出后,在20%化冻,无洗涤后,再接种,组培物能够存活并继续生长.结论 超低温保存方式可以成功保存青天葵组培物种质资源.
作者:杜勤;王振华;徐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小鼠腹腔注射尿酸生成的前体物质次黄嘌呤(Hypoxanthine)的方法制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给予黄柏、苍术提取物灌胃(含生药18.75 g/kg·d),连续1周,采用改良尿酸酶Trinder's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值.结果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组与别嘌呤醇组均能显著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二者对正常动物血清尿酸水平仅有一定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降尿酸治疗痛风中药活性成分.
作者:潘志;段富津;王颖航;张建斌;魏雄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制定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异羟肟酸铁-高氯酸铁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剂中的酯型生物碱及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酯型生物碱在6.4~64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2.25%(n=5).乌头总生物碱在1.94~15.52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为2.07%(n=5).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倩;潘金火;严国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乌拉甘草提取物对人体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甘草水提物(甘草酸)与醇提物(总黄酮)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乳腺癌细胞株(Bcap-37)、胃癌细胞株(MGC-803)以及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剂测试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甘草酸的抑瘤效果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高浓度甘草酸(1 000 μg/ml)对Bcap-37,Hela,MGC-803的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6.37%,79.71%,71.06%,对Bel-74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仅为24.2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00~1 000 μg/ml),其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样本浓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200 μg/ml剂量的甘草黄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佳,其对Bcap-37,Hela,Bel-7404,MGC-803等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79.98%,67.91%以及37.86%.甘草酸、甘草黄酮均能有效诱导这4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甘草酸和甘草黄酮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
作者:马淼;周旭莉;户元林;肖辉;李学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加味小柴胡汤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醋氨酚致肝损伤动物为模型,观察小鼠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探讨加味小柴胡汤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结果 加味小柴胡汤能降低小鼠LPO,IL-6,升高GSH,IL-2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对醋氨酚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有关.
作者:谢斌;俞大军;程绍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新方法以考察黄酮等物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作为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体系,以化学发光的降低作为检测活力的指标.结果 杭白菊、马齿苋、槲皮素、芦丁都表现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赵芳;杜志坚;边丽;张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纯系BALB/c小鼠30只,用U14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山仙颗粒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TNF-α,IL-2的含量.结论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作者:李仁廷;范秋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的生命线.通过重视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重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应用多媒体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病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课程的知识点、难点与要求.
作者:杨立明;赵华;马岩;吴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制定通脉强肾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Discovery C18(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在0.1344~0.896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n=9).RSD为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李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复方珍珠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膏收率、梓醇含量及甘草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因素及含醇量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限成分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入24倍水量,重复两次,每次煎煮3 h.结论 优化筛选处方工艺具备良好的收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许洁;刘扬;曹莉;张学农;阮华君;廖杰;姜笃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介绍何立人教授应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其临床辨证注重辨证辨病结合,脾肾同治,阴阳相配,方药对证,善用药对,大方复治;组方配伍注重五脏相关,辨证施补,不求峻补.
作者:辛效毅;尚德师;黄天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