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贴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接受液的选择研究

李锦;赵晓莉;祖强

关键词:川芎贴膏, 体外经皮渗透, 盐酸川芎嗪, 接受液
摘要:目的 筛选川芎贴膏体外透皮实验中的佳接受液.方法 利用TP-5型智能透皮扩散仪,以川芎贴膏中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溶媒系统对川芎贴膏的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以选择佳接受液,为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 生理盐水和pH 7.4磷酸盐缓冲液的透皮速率常数J大;10%乙醇/生理盐水、10%丙二醇/生理盐水、10%PEG 400/10%乙醇/生理盐水、10%PEG 400/生理盐水的J值依次减少.10%PEG 400/生理盐水透皮时滞长,pH 7.4磷酸盐缓冲液透皮时滞短.结论 对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而言,生理盐水或pH 7.4磷酸盐缓冲液均可作为其佳接受液.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喋呤,并配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观察疗效.结果 7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17例转行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78.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满意,用法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冯晓玲;侯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市售千金子饮片质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市售千金子饮片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千金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脂肪油、浸出物、秦皮乙素和七叶树苷为指标,对市售的6个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各地千金子样品脂肪油组分、醚溶性成分差别不大,水溶性成分、醇溶性成分、泰皮乙素和七叶树苷差异较大.结论 各地市售样品在内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群;江波;张蒙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影响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生长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芒果树生长过程中,影响芒果苷在芒果叶中累积的各种因素.方法 通过控制光照、水分、施肥、挂果量、不同良种交互嫁接等生长因素,达到影响芒果叶生长的目的,然后采集芒果叶样品,测定其中的芒果苷含量.结果 挂果量、不同良种的交互嫁接不影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减少水分供应、提高光照时间和强度,能提高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过多的施水或施用富氮肥料可明显降低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结论 提高光照时间和强度、降低芒果叶的生长速度,能显著提高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挂果量和不同良种交互嫁接对芒果叶中的芒果苷含量没有影响.

    作者:李学坚;邓家刚;覃振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终止早孕的前瞻性研究比较,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和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09~2007-01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妇科就诊的129例要求终止早孕者,按SAS 9.0系统设置的随机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7例,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方法,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从服米索前列醇开始至胎囊排出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囊组织排出时阴道流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缩短药物流产胎囊排出时间,减少药物流产胎囊排出时的阴道流血量,该方案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作者:邓高丕;彭思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代谢综合征48例

    目的 探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想治法,观察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MS患者48例,采用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3个月,观察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是治疗MS的理想方法.

    作者:段海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药理学双语教学评价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药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评价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药理学英语教材和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与结论与结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药理学学习,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但在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英语基础、教材课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潘琳娜;黄丽萍;余日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捏脊对厌食模型大鼠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可能机理.方法 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捏脊、中药、捏脊与中药联合治疗,观测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大鼠体重、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体重和食量改善,各治疗组尿D-木糖排泄量明显增加.结论 捏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小儿厌食症,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作者:吴高鑫;崔瑾;张小珊;向开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材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和分析

    目的 建立利用原子吸收鉴别中药材贝母的方法.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器和定碳定硫器对10种产地贝母中的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 测定出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以测定结果含量为指标,提取特征因子,再利用特征因子作分析.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中药材贝母的鉴别和分析.

    作者:张良;李黎;袁瑜;李玉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药对恶性肿瘤化疗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扣治疗疗程的正常实施.近年来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提示,中药与化疗同用可降低各种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的疗效.该文查阅近5年的有关文献,从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治疗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冬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目的 测定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波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测定.结果 共鉴定出了3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72%.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25.37%)、蒜氨酸(12.19%)、十二烷醇(10.61%)、蒜糖醇(8.78%)等.结论 没有经过贮存的新鲜大蒜中蒜氨酸的含量较高;超声波预处理法对挥发油的提取不破坏主要化学成分,但提高了挥发油的提取速度.

    作者:王新芳;董岩;刘洪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贵州青蒿精油成分研究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生长在贵州金沙县3个产地的青蒿叶中青蒿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单萜(52.45%~75.32%)和倍半萜(24.68%~47.55%)]是青蒿精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樟脑,L-龙脑,古杷烯,β-石竹烯,红没药烯,大根香叶烯D,大根香叶烯B,(-)-新丁子香烯-(Ⅱ),异香树烯过氧化物和顺式-澳白檩醇等.3个青蒿精油样品的化学成分相一致,但是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青蒿中青蒿素与其他萜类物质之间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性.

    作者:杨占南;余正文;罗世琼;彭全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又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气囊炎等炎症模型,观察石荠苧总黄酮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蛋白质、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石荠苧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角又菜胶致大鼠气囊炎模型中渗出液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NO,MDA含量,增强血浆SOD活性.结论 石荠苧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生成及增强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聂犇;余陈欢;王芳芳;熊耀康;白冰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复方珍珠含片制备工艺

    目的 研究复方珍珠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膏收率、梓醇含量及甘草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因素及含醇量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限成分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入24倍水量,重复两次,每次煎煮3 h.结论 优化筛选处方工艺具备良好的收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许洁;刘扬;曹莉;张学农;阮华君;廖杰;姜笃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谢晶日教授从肝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举隅

    谢晶日教授临床多年,精通中医经典,学术上崇尚脾胃学说,临床上博采众长,大胆探索,擅长内科,对妇科、儿科亦很有造诣.其治病知常达变,不拘成法,以从肝脾论治疑难杂证而独树一帜,每收佳效.

    作者:刘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虎奶菇和虎乳灵芝的生药鉴定

    目的 建立虎奶菇和虎乳灵芝两种菌类药材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从形态特征、显微特征、理化性质方面对虎奶菇和虎乳灵芝两种真菌进行系统观察和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法对两种真菌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表征区分.结果 两者在形态特征、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紫外吸收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结论 该鉴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虎奶菇和虎乳灵芝两种类药材的鉴定依据.

    作者:杨兰;房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大慢性疾病防治策略、途径与中医药整合调节优势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作者:陈静;商洪才;张伯礼;李幼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肾活血汤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51例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itic Mellitus,DM)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也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DN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采用气阴双补,活血化淤为法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润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脉强肾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 制定通脉强肾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Discovery C18(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25 mol/L磷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在0.1344~0.896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n=9).RSD为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李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制定复方川乌止痛贴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异羟肟酸铁-高氯酸铁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剂中的酯型生物碱及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酯型生物碱在6.4~64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2.25%(n=5).乌头总生物碱在1.94~15.52 m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为2.07%(n=5).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倩;潘金火;严国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