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冯晓玲;侯丽辉
目的 为鉴别和开发一支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一支枪进行显微鉴别.结果 根表皮外被角质层,内皮层明显、凯氏点清晰,外韧型维管束.孢子叶穗维管柱为真中柱,外韧型.叶表皮细胞特大,有大型不等式气孔.粉末中可见球型四面体型孢子,纤维管胞及草酸钙方晶等.结论 以上显微特征对一支枪有鉴别意义.
作者:姜建萍;高雅;朱意麟;陈青;陆雪飞;赖飞娥;蔡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由于卵巢功能退化,导致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能力衰退的老化过程.雌激素代谢的改变能够引发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常见如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老年性瘙痒症、慢性荨麻疹等.由于妇女天癸衰竭后的肾精不足与绝经后的雌激素缺失具有相关性,因此通过调节阴阳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皮肤瘙痒症.
作者:朱其杰;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喋呤,并配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观察疗效.结果 7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17例转行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78.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满意,用法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冯晓玲;侯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而中药材又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许青;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化学发光新方法以考察黄酮等物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以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作为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体系,以化学发光的降低作为检测活力的指标.结果 杭白菊、马齿苋、槲皮素、芦丁都表现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赵芳;杜志坚;边丽;张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1].大致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临床上十分常见,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乐俊;吴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萍是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肿瘤临床数十年,运用中药治疗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淋巴瘤的辨治颇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高教授临治辨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大鹏;彭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试管对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平板改良体外复制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模型,并检测五倍子醇提液的不同MIC浓度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作用.结果 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MIC为31.25 mg/ml,1.5倍的MIC(46.8 mg/ml)能使生物膜活菌数明显减少,但不能完全清除生物膜上的细菌,2倍的MIC(62.5 mg/ml)对细菌生物膜有完全清除作用.结论 五倍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有清除效应,但还需要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作者:黄晓敏;简润好;余晓铃;曾穗红;简笑欢;黄伟雄;吴中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北豆根提取物中北豆根总碱(TAMD)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Dauricine)的含量.方法 溴甲酚绿在无水甲醇(pH=6)中,可与TAMD直接络合生成绿色化合物,用于比色测定,大吸收波长为620 nm.HPLC法,色谱柱:Discovery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6:84:0.15;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08 nm.结果 酸性染料比色法:线性范围为6~40 μ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0.74%;HPLC法:线性范围为0.01~0.1 mg·ml-1,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0.94%.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北豆根提取物中TAMD和蝙蝠葛碱的含量分析方法.
作者:朱孝芹;韩铁刚;张欢;刘翠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江西婺源产山蜡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蜡梅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出93个组份,鉴定了其中67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在2%以上的成分有13个,并且以桉树脑含量高(16.599%).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良好,对山蜡梅叶挥发油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曹岚;刘志勇;刘德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HSC,MTT法测Tet对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测Tet对H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 Tet在0.5-1 mg/L的范围内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P<0.05).0.5,1 mg/L Tet浓度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浓度组之闻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et 0.5,1 ms/L浓度组CyclinD1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et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D1,PCNA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发挥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赵宏贤;陈霞;郭勇;李昌平;陈庄;余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凤凰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分析.结果 鉴定出46个化合物,鉴定率95.89%.结论 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有植醇、角鲨烯、(E)-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异植醇、二十碳烷等.
作者:刘尧;毛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水曲柳总香豆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考察浸渍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水曲柳中总香豆素含量的佳工艺为水曲柳粗粉加25倍量95%乙醇,室温超声提取45 min.结论 优选的超声提取条件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省时,可增加水曲柳的利用率.
作者:陈玉娟;张宏桂;孙严彤;王会堂;贺丽鹏;牟旭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环境中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探讨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与制川鸟单煎液相比较,制川乌白芍1:1,2:1配伍组含量降低,而2:3,1:2配伍组含量升高.在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白芍2:3>1:2>2:1>1:1.结论 在制川乌配伍白芍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的减毒增效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余成浩;彭成;余葱葱;郭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藏药花锚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组织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方法 参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花锚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类、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以及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而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它黄酮苷等,具有抗肝炎、抗氧化活性、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功效.椭圆叶花锚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的开发已经成功,而组织培养技术至今尚未见成功的报道.结论 进一步从该属植物中筛选抗肝炎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及研究采用人工的方法达到该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目前及今后对该属植物重点研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作者:覃筱燕;严莉;唐丽;蓝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优化九节茶HPLC指纹图谱分离条件.方法 使用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柱温为25℃,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考察九节茶的佳梯度洗脱条件.结果 经优化的分离条件为:0~35 min,甲醇由20%线性增至40%;35~65 min甲醇由40%增至60%,65~75 min甲醇由60%减至20%.75~78 min甲醇保持20%,可使主要成分达到较好的分离.结论 通过对九节茶HPLC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更有利于控制九节茶药材的质量.
作者:杨方明;李卫民;高英;李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千金妇炎舒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细性致炎、化学性烧伤致炎、非特异型炎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药理模型.结果 千金妇炎舒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子宫重量系数,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的病理组织损害,能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减少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碳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结论 千金妇炎舒具有较明显的抗、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蔡小军;许惠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市售千金子饮片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千金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脂肪油、浸出物、秦皮乙素和七叶树苷为指标,对市售的6个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各地千金子样品脂肪油组分、醚溶性成分差别不大,水溶性成分、醇溶性成分、泰皮乙素和七叶树苷差异较大.结论 各地市售样品在内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群;江波;张蒙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三尖杉中Fe,Cu,Mg,Ca,Mn,Zn 6种微量元素.方法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 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6.5%~110.O%之间.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银保;彭湘君;余磊;李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丹芩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丹芩颗粒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优选出丹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取仙鹤草、黄芩等,加入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1.5 h/次;取丹参、柘树根等9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 h/次,药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60 ℃),加药用酒精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12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田成旺;张铁军;王文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