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强;朱华旭;郭立玮
目的 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101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 该病恢复期证候分布概率以阴虚阳亢高(31.7%),其次为痰证(23.8%)、火热证(20.8%)、风证(14.9%)、血淤证(6.9%)及气虚证(1.9%).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1个类型.脑梗塞者以2证组合居首,3证次之.结论 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脑梗塞恢复期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恢复期量化诊断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作者:牛玉国;焦久存;刘文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初步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可明显降低D-半乳糖衰老小鼠肝脏和脑组织中过高的MDA含量,上调其过低的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脑组织中的MAO活性,提高胸腺、脾脏指数.结论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可通过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杨宏图;宋玲玲;常翠;饶曼妮;刘艳;黄凤如;徐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灵芝总三萜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灵芝总三萜萃取率的影响.结果 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1℃,夹带剂用量2.2ml/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预测性好.
作者:杨军;余德顺;罗俊;罗喜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研究概况,以及动物实验模型和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非;吴开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空心莲子草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空心莲子草药材的品质差异.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2%磷酸水溶液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m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建立了空心莲子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空心莲子草药材指纹图谱中的17个共有峰,计算了12批空心莲子草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很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用于空心莲子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文乾;熊梦晓;李琼娅;艾伦强;潘晓云;刘焱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千里光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千里光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制作小鼠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炎症渗出物中白细胞数(WBC)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千里光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千里光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和PGE2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千里光总黄酮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为千里光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且此作用部分是与炎症因子PGE2的产生和释放受抑制有关.
作者:张文平;陈惠群;张文书;曹镐禄;黄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甘肃产蜂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甘肃产蜂胶索氏提取法所得乙醚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蜂胶醚提取物含主要成分31个.结论 甘肃蜂胶乙醚-索氏提取法所得提取物主要是挥发油、脂肪酸及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等化合物.
作者:王小平;林励;潘建国;林芳花;卢占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工艺,制备包裹砒霜的白蛋白纳米粒并检验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叶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通过正交设计选择佳配方;用去溶剂法制备包裹砒霜的纳米粒,并观察其对靶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 采用佳条件合成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率为30.31μg/mg,纳米粒的砒霜包封率为10.3%,对靶细胞杀伤率为97%,对非靶细胞的杀伤力仅为23%.结论 包裹有砒霜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简称F-BSANP)对靶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作者:刘海;朱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茯苓为中医临床常用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诸多方剂中,其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与应用各异.笔者从渗利痰浊、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利湿健脾等方面阐述茯苓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以期对茯苓临床应用有所启发.
作者:吴正平;晏莉;刘素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紧脉和弦脉两种脉象脉图是否存在差异,寻找两种脉象的客观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脉象仪对紧脉(38例)和弦脉(40例)进行了脉图参数的检测,以35例平脉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 紧脉和弦脉主波升支陡峭,脉波上升速度快、斜率大;主波高且宽;重搏前波波幅及高度升高;降中峡高度升高.与平脉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弦脉比较,紧脉重搏前波波幅及降中波波幅增高明显(P
作者:陈冬志;牛欣;董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筛选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白芷总香豆素的工艺.方法 采用A,B,C 3种大孔树脂对白芷提取液进行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总香豆素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A型树脂效果较好.佳工艺:白芷提取液(相当于原生药0.1g/ml),动态吸附后,静置30 min,用相当于原生药7倍量水,8倍量30%乙醇、8倍量80%乙醇以流速1.0ml/min依次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得产物为黄棕色粉末.结论 A型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白芷总香豆素,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何芳辉;尹蓉莉;刘杨;赖庆宽;施明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用图片的方式介绍中草药鸡骨草和毛鸡骨草在根、茎、叶、种子、荚果等方面的形态学区别,为正确地鉴定这两种植物提供简单方法,为鸡骨草和毛鸡骨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胡彦;罗永明;刘大强;林兴;黄荣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八角油的包合作用.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应用3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法,筛选出八角油包合物的佳制备条件,即温度、研磨时间、样品与β-CD的比例.结果 实验得出佳条件:当温度为35.0℃,研磨时间为4.0 h,八角茴香油与β-CD的比例1:13.0(ml:g)时,包合率为81.4%;红外测定包合作用是否完全.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结果稳定可行.
作者:赵星华;盛家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建立清脂颗粒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脂颗粒剂中的白芍与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含量在3.6~1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测得清脂颗粒剂含有芍药苷57.5626mg/g.结论 该实验所建立清脂颗粒质量标准合理可行,定量定性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冯笑珍;蔡宇;余绍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竹节人参对小鼠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用竹节人参处理后,建立小鼠急性重复缺氧耐受模型,观察竹节人参对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中的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对正常脑组织EAA含量无影响,可使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Glu,Asp含量降低,对GABA,Gly无明显影响.结论 竹节人参能明显降低缺氧脑组织中EAA含量,从而发挥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国栋;文德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龙血竭丸中龙血素B的含量,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冰醋酸溶液(1→90)-乙腈(61:39)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60nm.结果 龙血素B浓度在14~8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龙血素B的加样回收率99.88%,RSD=0.31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便于生产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林;吴玉强;杨兴;黎明;农毅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多、规模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多困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办法有很多种,其中把握好药理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根本.笔者将其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的基本教学规律列举出来,希望能给药理学教学同仁一些启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广东从化地区三叉苦叶挥发油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叉苦叶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三叉苦叶的挥发油中分离出46个成分,鉴定了其中1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8.37%.结论 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叉苦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作者:刁远明;高幼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哈蟆油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阐述了哈蟆油质量控制现状和方法,从传统的基源鉴别发展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色谱法、光谱法以及生物鉴定法,尤其是现代发展较好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色谱、PCR技术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使哈蟆油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科学领域.对哈蟆油的鉴定手段不断的完善,为提高哈蟆油质量控制和鉴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永生;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常用6种中草药(板蓝根,黄芪,当归,党参,羌活,地黄)中重金属Pb、Cd含量.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结果 6种中草药重金属Pb,Cd含量依次为:板蓝根Pb 5.25 mg/kg,Cd 0.253 mg/kg;黄芪含Pb 2.25 mg/kg,Cd 0.314 mg/kg;当归Pb 1.25 mg/kg,Cd 0.137 mg/kg;党参Pb 1.50 mg/kg,Cd 0.130 mg/kg;羌活Pb 1.25 mg/kg,Cd0.090 mg/kg;地黄Pb 3.75 mg/kg,Cd 0.234 mg/kg.结论 6种中草药中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Pb,Cd,板蓝根重金属含量高,其次是地黄和黄芪,其余几种均在国家允许范围内.
作者:雷泞菲;彭书明;李凛;陶向;冯宗徽 刊期: 2008年第03期